杨增歧 作品数:28 被引量:123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分泌IL-4和IFN-γ的影响 2018年 为了将秃疮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试验研究运用ELISA技术,研究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IL-4和IFN-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有明显的调节功能,能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调节体液免疫水平。 党岩 陈德坤 姚婧 赵燕清 赵丽娟 杨增歧 李引乾 杨鸣琦 马志宏 张莉敏 常攀峰 苟想珍关键词:小鼠淋巴细胞 IL-4 人工饲养朱鹮沙门氏菌感染致死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2005年 对一只突然死亡朱鹮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该朱鹮与禽类感染沙门氏菌的病理变化相似。眼观显著的病变是肝脏、肺脏、脾、肾脏肿胀、出血、淤血;输卵管出血并与多数脏器粘连。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细胞颗粒变性,肿胀,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肝窦隙扩张,淤血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坏死、脱落。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地方有出血现象;肺脏严重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肠黏膜脱落,黏膜下层血管扩张、充血,有炎性细胞浸润。微生物学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 何玉龙 杨增歧 阿依木古丽 周宏超 田光明 王月影 范光丽关键词:沙门氏菌感染 病理学观察 朱鹮 人工饲养 卵黄性腹膜炎 微生物学诊断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被引量:4 2005年 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基因工程疫苗、英特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分别免疫鸡群后,观察接种反应并做免疫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基因工程疫苗几乎没有接种反应,基因工程疫苗与英特威疫苗对ILT免疫保护率是相同的。一般鸡群通过两次的疫苗免疫接种5个月后,对ILT的免疫保护率能够达到100%。通过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基因工程疫苗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用该疫苗免疫鸡群,不仅接种反应小、安全、能有效地防止ILT的发生,而且由于鸡群几乎没有接种反应,育成期死淘率低,鸡群生长发育整齐,在产蛋期能表现优良的生产性能。 朱旭东 杨增歧 梁金平关键词:传染性喉气管炎 免疫保护率 秃疮花针剂抗鸡NDV和IBV-H52试验 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确定秃疮花针剂的抗病毒临床应用剂量标准,试验用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秃疮花针剂,以Reed-Muensch法和血凝实验进行了鸡胚的毒性试验及抗鸡NDV、IBV-H52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针剂在18~36倍稀释时对鸡ND病毒和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52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探索秃疮花针剂的抗病毒机理和秃疮花针剂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苟想珍 党岩 马志宏 孙春香 张莉敏 常亮 陈德坤 杨增歧 李引乾 杨鸣琦关键词:NDV 影响鸡IBV血凝因素及HI试验抗原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6 2003年 选择没有自然血凝性的三个标准IBV毒株 (M41、Gray、T株 )和四个由西北农大禽病研究室分离的陕西省地方株〔X、Fu、W和H株 (有自然血凝性 )〕 ,在非免疫鸡胚上增殖后 ,用蔗糖透析法浓缩 10倍 ,再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处理 ,制备IBV -HA抗原 :1)用浓缩 4倍的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滤液 (R .W .F .C4)处理IBV ;2 )用 2 .5U/mlI型磷酸酯酶C(PLC1)处理IBV ;3)用 1%胰酶处理IBV。结果显示 ,除T株仍不具有血凝性外 ,其余毒株都有了较高的血凝价。IBVM41株、X株HA效价株高达 2 8,Fu、Gray、W、H株的HA效价也达 2 7- 2 9。但是 ,用方法 3)来制备HA抗原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因为 1%胰酶本身具有非常强的非特异性凝集作用 ,非特异性HA价高达 8log2 。而采用R .W .F .C4和2 .5U/mlPLC1处理IBV浓缩毒制得的IBV -HA抗原 ,除T株外 ,均能凝集鸡红细胞 ,且该凝集作用可被特异的IBV抗血清所抑制 ,而不能被ND、EDS - 76、IBD等其它鸡病阳性血清所抑制 ,说明该抗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本试验还对影响IBV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用R .W .F .C4和用 2 .5U/mlPLC1处理IBV制备HA抗原血凝价 ,结果显示二者的血凝价是一致的 ,所以完全可以用廉价的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代替昂贵的PLC1作为抗原处理液。 舒黛廉 赵余放 杨增歧 康佐文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 HI效价 血凝特性 抗原制备 3种疫苗单独和联合免疫对猪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寻求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以有效控制猪瘟(CSF)、猪口蹄疫(FM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在陕西省横山和米脂两县将140头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头,采用CSF活疫苗(脾淋源)、FMD灭活疫苗(0型Ⅱ)、PRRS灭活疫苗(NVDC-JXA1株)分别进行单独、2种及3种同时分点免疫注射试验,用正向间接血凝和ELISA法检测猪抗体水平。[结果]①3种疫苗都可以刺激猪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抗体在21、28和35 d呈规律性增长。②CSF疫苗与FMD、PRRS疫苗分开和三者同时使用时,虽然FMD、PRRS疫苗推迟CSF抗体的上升时间,但是对CSF的免疫效果产生的影响不明显。③PRRS与FMD疫苗同时注射后,所产生抗体效价在21、28和35 d均比单独注射PRRS疫苗阳性率高,说明FMD疫苗可对PRRS疫苗注射后有效抗体的产生达到积极协同作用,促进PRRS有效免疫抗体的产生,同时免疫CSF疫苗和PRRS疫苗的抗体水平低于单独注射PRRS疫苗,说明共同免疫CSF和PRRS疫苗时,2种疫苗会相互影响,使免疫效果不如单独免疫。④FMD和PRRS疫苗同时注射后,FMD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OD值)最高,且一直呈上升趋势,优于FMD疫苗单独注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说明FMD和PRRS疫苗同时注射,更能促进FMD抗体的产生。[结论]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和单注CSF产生抗体后再同时分点注射FMD和PRRS都是较好的防疫体系,具体应根据养殖规模及地域选择合适的防疫体系。 窦鹏勋 葛建强 张勇 杨增歧 韩斌 贾燕青 冯磊 南风 白永平 张红梅 雷祥前关键词:猪瘟活疫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 抗体 大肠杆菌灭活苗的免疫试验 2010年 用甘肃省大肠杆菌的代表血清型和筛选的大肠杆菌菌株原生质体融合菌株及大肠杆菌菌株与沙门氏菌菌株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研制的大肠杆菌菌苗进行大肠杆菌灭活苗免疫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苗免疫性能好,菌苗的免疫高峰期在30 d左右,凝集抗体滴度在28左右,对动物的保护期在4个月以上,而且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均良好,是一种效果较好的菌苗。 党岩 孙春香 苟想珍 马志宏 杨增歧 王晶钰 陈德坤关键词:免疫 致病性大肠杆菌苗用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2010年 对筛选的5株大肠杆菌(E2:O2、E6:O78、E7:O8、E9:O9、E22:O138)进行药敏试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原生质的制备、融合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①5株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素存在抗药性,并且这种抗药性能进行培育,同时,在原生质的融合过程中能递进;②大肠杆菌原生质体选择的最佳组合是:溶菌酶2.0 g/L,处理时间是20 m in;③大肠杆菌的融合率在10-8左右,大肠杆菌之间的融合率为10-6左右;共选出3株融合菌株为E2-E6、E6-E7和E2-E22,各融合株的生化特征介于起源菌株的生化特征之间,有2株融合株的抗原特征含原菌株各自的抗原成分。 苟想珍 党岩 孙春香 马志宏 杨增歧 王晶珏 陈德坤关键词:致病性大肠杆菌 原生质体融合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地方毒株血清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0年 应用系统血凝抑制试验 (HI)确定了 4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毒株 (Fu、X、W、H )与 3个标准株 (M4 1、Gray、T)间的抗原相关性 ,并对分型结果以雏鸡免疫交叉保护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Fu、X株与T株的抗原性接近 ,W、H株与M4 康佐文 杨增歧 赵余放 张淑霞 李云岗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地方毒株 血清型 大肠杆菌菌苗的研制 2010年 对苗用菌株的灭活时间和菌苗免疫条件进行筛选的条件下,用甘肃省大肠杆菌的代表血清型和筛选的大肠杆菌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研制大肠杆菌菌苗,并进行菌苗安全性试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苗的最佳组合是抗原含量是4亿/mL和佐剂含量是10 mg/mL。苗用菌株的灭活试验结果表明:鸡苗的灭活条件是1%甲醛作用96 h;猪苗的灭活条件是2%甲醛作用48 h。 党岩 孙春香 苟想珍 马志宏 杨增歧 王晶钰 陈德坤关键词: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