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皮质
  • 5篇糖皮质激素
  • 5篇皮质激素
  • 5篇疗效
  • 5篇激素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观察
  • 4篇儿童
  • 3篇治疗儿童
  • 3篇上气道
  • 3篇上气道咳嗽综...
  • 3篇气道
  • 3篇咳嗽
  • 3篇鼻炎
  • 3篇变应性
  • 3篇变应性鼻炎
  • 2篇代谢
  • 2篇神经性
  • 2篇慢性
  • 2篇感音

机构

  • 12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杨敬
  • 7篇马瑞霞
  • 7篇侯丽
  • 5篇冯宁宇
  • 5篇郭宏庆
  • 3篇文武林
  • 3篇李莹
  • 3篇雍惠
  • 3篇高小平
  • 3篇朱玉楠
  • 2篇康晶
  • 2篇周宇
  • 2篇申学良
  • 2篇李霞
  • 1篇张丽萍
  • 1篇邵辉
  • 1篇李海亮
  • 1篇闫小会
  • 1篇刘静
  • 1篇李鹏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第九次全国听...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与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宁夏医学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300例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射频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射频组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围手术期指标、总体疗效以及鼻腔结构状况。结果 射频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术后14 d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21,P<0.05)。术后14 d,两组患儿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升高,且射频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并不会增加手术的复杂度,还可减少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提高对患儿的总体治疗效果。
杨敬张志娟于英杰康晶梁鹏董伦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儿童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血脂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收集的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同时以60例同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排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正常体检者的血脂水平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正常人均进行了一个完整的音频前庭测试实验,包括Dix-Hallpike实验和Roll-test实验,测试后半规管(PSC)和水平半规管(HSC)。结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TG、TC、LDL水平较高于对照组,Apo-A1水平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HDL、APO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TG是BPPV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APOA1是本病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血脂水平高于正常群体,TG与APOA1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有相关性。
李莹郭宏庆申学良侯丽杨敬文武林马瑞霞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血脂代谢
鼻咽癌中Period2下调ERK/MAPK磷酸化水平的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iod2在鼻咽癌中下调ERK/MAPK磷酸化水平的分子机制。方法用慢病毒对细胞进行感染,构建细胞系。采用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检测方法对PER2蛋白表达进行验证。采用不同浓度的ERK通路激活剂Ceramide C6干预各组细胞,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采用ERK通路激活剂Ceramide C6干预细胞,正常对照组采用等剂量药物溶剂进行处理,分为6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ER2、ERK、p38MAPK、p-ERK、p-p38MAPK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进一步明确PER2调控ERK、MAPK磷酸化的机制。用免疫组化检测PER2、p-ERK在人体鼻咽癌样本中的表达,并分析PER2、p-ERK与鼻咽癌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示PER2过表达组的PER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病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Top 20差异蛋白显示MAPK3在PER2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结果:不同药物浓度处理后,根据每组细胞抑制率,得出最佳的药物作用浓度10μmol/L,最佳处理时间24 h。WB结果显示PER2过表达下调p-ERK、p-p38MAPK蛋白表达,ERK通路激活剂Ceramide C6干预后,在PER2-OE组中ERK、p38MAPK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p-ERK、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ERK通路激活剂Ceramide C6干预各组细胞后,使细胞在G1期的比例明显增加,而在G2期数量减少。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PER2过表达抑制细胞侵袭能力,此种现象不能被磷酸激酶逆转。在鼻咽癌组织、鼻咽部黏膜中PER2蛋白、p-ERK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2蛋白表达与肿瘤的T分期相关(P<0.05)。在鼻咽癌组织中PER2蛋白与p-ERK蛋白表达相关(P<0.05)。结论PER2过表达下调ERK/MAPK磷酸化水平,可能不是直接作用于ERK和p38MAPK的�
张志娟马政康晶杨敬徐倩茹牛欣冉罗小丫王婧媛李海亮侯丽
关键词:鼻咽癌生物节律
伴有骨质破坏的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伴有骨质破坏的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4例伴有骨质破坏的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电子鼻咽镜下特点、影像学特点、细菌培养结果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4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与其他鼻窦炎相比无特殊性。镜下所见患侧鼻腔中鼻道向内膨隆、黏膜水肿、大量白色脓涕潴留并脱向鼻咽部。影像学特点,CT表现为单侧上颌窦腔内均匀低密度影填充,上颌窦口周围有骨质破坏,其中钩突尾端破坏最显著;MRI表现为T1窦壁黏膜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患侧上颌窦腔内呈均匀低信号,增强后无强化,T2患侧上颌窦腔内见囊液性信号填充,中心可见斑片状高信号影,窦壁黏膜呈结节样增厚。在结构上,与健侧相比,患侧筛泡截面积比健侧大(P<0.05),鼻窦炎在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狭窄侧比宽敞侧多(P<0.05);一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7.27%(34/44)。共分离出9种细菌,排在前3名的菌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0.91%(18/44)、草绿色链球菌31.82%(14/44)和星座链球菌9.09%(4/44)。结论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骨质破坏仅限于上颌窦口周围,以钩突尾端破坏为主;患侧筛泡肥大、鼻中隔偏向患侧可能是窦口阻塞的影响因素;葡萄球菌与链球菌可能是此类鼻窦炎的致病菌。
杨敬邵辉张丽萍马政王浩李鹏侯丽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窦炎上颌窦炎细菌学分析
鼻用糖皮质激素结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观察鼻用糖皮质激素结合鼻腔冲洗对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73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随机分为3组,使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12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以及症状评分与鼻内镜检查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用糖皮质激素结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AR的疗效优于单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P>0.05),且其疗效等同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抗组胺药的疗效。结论:长期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结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中-重度持续性AR的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单一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患者的可取选择。
高小平周宇冯宁宇侯丽杨敬雍惠马瑞霞
关键词: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黏液调节荆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就诊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相关分析,32例患者确诊为UACS,对其中的20例患儿(实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
郭宏庆李霞李莹杨敬朱玉楠闫小会文武林冯宁宇马瑞霞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对小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免疫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 axis,HPA)紊乱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中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将8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R模型组,单侧肾上腺切除(adrenalectomy,ADX)/AR组,双侧ADX/AR组,每组20只。构建小鼠ADX或AR造模,采用量化叠加法计算症状评分,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ELISA法检测卵清蛋白特异性IgE(ovalbumin-sIgE,OVA-sIg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 cortico tropic hormone,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指标水平,qRT-PCR法检测鼻黏膜组织中IFN-γ、IL-4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组织Foxp3、RORγt蛋白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无明显打喷嚏、搔鼻及清鼻涕症状,鼻黏膜基底层细胞排列整齐,嗜酸粒细胞未见炎性细胞浸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R模型组小鼠剧烈搔鼻,喷嚏及清鼻涕较多,症状评分、OVA-sIgE水平、鼻黏膜组织中IL-4 mRNA表达率和RORγt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mRNA和Fox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TCH、COR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AR模型组相比,单、双侧ADX/AR组基底层细胞排列更为整齐,嗜酸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症状评分、ATCH、CORT、OVA-sIgE水平、IL-4 mRNA表达率及Fox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IFN-γmRNA及RORγt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侧ADX/AR组相比,双侧ADX/AR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 ADX导致小鼠HPA功能紊乱,可通过调节Th1/Th2和Treg/Th17细胞免疫反应平衡,抑制AR病情进展。
刘静杨敬雍惠侯丽高小平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细胞因子
甲泼尼龙鼓室内注射与全身应用在分型治疗特发性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鼓室内注射与全身应用治疗不同分型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ISSHL)的疗效。方法选取单耳特发性突聋患者167例,其中低中频下降型47例,中高频下降型42例,平坦型15例,全聋型63例。各型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全身给药组(84耳),鼓室给药组(83耳),对各型患者有效率及治愈率分组进行分析。结果鼓室内注射组低中频下降型治愈率较中高频下降型、全聋型高(P<0.05),鼓室内注射组低中频下降型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其余三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中频下降型ISSHL经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比全身性给药效果更佳,其它三型如患者无激素应用禁忌建议首选全身用药。
杨敬申学良侯丽郭宏庆马瑞霞
关键词: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
感音神经性耳聋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感音神经性耳聋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探索感音神经性耳聋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防治提供线索,进一步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
杨敬
关键词:神经性耳聋代谢综合征
文献传递
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黏液调节剂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就诊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相关分析,32例患者确诊为UACS,对其中的20例患儿(实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
郭宏庆李霞李莹杨敬朱玉楠王志凯文武林冯宁宇马瑞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