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冠群

作品数:33 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文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历史地理
  • 5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唐代
  • 7篇唐蕃关系
  • 5篇赞普
  • 5篇政治
  • 3篇语言学
  • 3篇吐蕃王朝
  • 3篇历史语言
  • 3篇历史语言学
  • 2篇宰相
  • 2篇宰相制度
  • 2篇政治制度
  • 2篇社会
  • 2篇史料
  • 2篇史学
  • 2篇释义
  • 2篇唐朝
  • 2篇文史
  • 2篇君臣
  • 2篇考释
  • 2篇古藏文

机构

  • 28篇中国文化大学
  • 3篇吴凤技术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3篇林冠群
  • 1篇徐君

传媒

  • 19篇中国藏学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敦煌学辑刊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西藏民族学院...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西北民族论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吐蕃大论恩兰达札路恭(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属唐代吐蕃人物研究之领域,研究对象为恩兰达札路恭(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恩兰达札路恭为公元8世纪中叶时期,主导吐蕃政局与唐蕃关系的重要人物。由于其姓名、作为、事迹等,让笔者怀疑其出身非吐蕃本土氏族,而且学界对于恩兰达札路恭的研究,仍有不足、缺陷与扭曲之处,特别是为何后代藏族史家将恩兰达札路恭型塑成吐蕃反佛阵营中的大将,反对赞普墀松德赞弘佛政策的大奸巨恶,而唐代文献中的恩兰达札路恭却是一位效忠赞普,为蕃廷迭立不世出功劳的重臣,如此巨大的反差,涉及了西藏历史编纂的方方面面,值得探索。本文将依据吐蕃碑铭、敦煌古藏文卷子以及汉史料与西藏教法史料所载,以藏语文知识及史学方法,由吐蕃重要人物的研究,扩展到西藏历史编纂。
林冠群
两件吐蕃赞普弘佛盟誓诏书史料价值之探讨
2021年
文章透过现存的吐蕃碑铭与《贤者喜宴》所录两件吐蕃赞普弘佛盟誓诏书及与誓官员名录的比较,分析此二文献乃《贤者喜宴》作者亲见原件并忠实抄录于该史籍之中。以二文献所载内容,就有关吐蕃王室对当时佛教的认识,为何心仪佛教以及为何坚持弘扬佛法、当时吐蕃社会为何抗拒佛教信仰、吐蕃王室又以何种方式推广佛法等问题,阐扬其史料价值。该二件文献所附公元779年及公元799—804年间吐蕃官员名录,也提供了今人借以与敦煌古藏文卷子的比较与补阙,修正汉史料记载模糊不清的问题。
林冠群
唐代吐蕃僧相官衔考被引量:5
2014年
唐代吐蕃"僧相"一职的出现,是唐代吐蕃政教情势在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呈现,在吐蕃的宰相制度演进上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以史学方法与藏语文知识,分析唐代吐蕃时期汉藏双方所遗留的史料,厘清■、钵阐布、■三词的疑义,探明唐代吐蕃僧相的藏文官衔并予以正名。
林冠群
关键词:宰相制度
吐蕃“尚”、“论”与“尚论”考释──吐蕃的社会身份分类与官僚集团的衔称被引量:10
2012年
吐蕃王朝为区别出任官员的贵族身份,采用"zhang"(尚)及"blon"(论)二种名词予以界定。对于"zhang"、"blon"二名词的意义,所指涉者为何?以及文献上经常将"zhang blon"联用,而以"zhang lon"(尚论)形式呈现,因而造成了汉史料以及学界对"zhang"、"blon"乃至"zhang lon"的解释与说明与古藏文文献所呈现者有所歧异。对"zhang"、"blon"乃至"zhang lon"等名词的理解,事关吐蕃社会身份的分类,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的内涵与发展,含混不得。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厘清"尚"、"论"与"尚论"的意义。
林冠群
关键词:吐蕃王朝
“大西藏”(Greater Tibet)之商榷——西藏境域变迁的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十四世达赖喇嘛主张"大西藏"疆域,宣示青海、四川、云南与西藏自治区内藏族分布区域,皆纳入其历史领土范畴。本文从三方面逐一讨论其陈述是否为真。首先,藏人治史,首重教法史,对碑铭金文与正史典籍鲜少引用对照,并使用《西藏王臣记》等对唐代吐蕃史事记载非常不可靠的教法史料,致使彼等所宣称之"大西藏",在史实上站不住脚。其次,众所周知,政治统驭的疆域,随着王朝势力而变迁,固定疆域界线的主张,显与历史事实常识不符。其三,青海、四川与云南省等多民族聚居且镶嵌的情形在所多有,尤其,藏族在该多民族区域呈现少数弱势状态,一律划入藏区,不易治理,难以服众。作者认为西藏疆域的区划。
林冠群
关键词:达赖喇嘛
从《吐蕃大事纪年》论唐代吐蕃的史学被引量:5
2013年
文章利用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吐蕃大事纪年》与《旧唐书》《新唐书》及《资治通鉴》等汉文史料,通过相互印证和比对唐蕃双方对于同一事件或相关事件的记载来比较双方对于历史的记录方式,指出《吐蕃大事纪年》的写作方式呈现出我国传统纪传体中的本纪体例,其记事简陋,只是作为彰显王权、纪录统治阶层活动使用。同时,《吐蕃大事纪年》中的多次纪录征收赋税为吐蕃王国的年度大事与吐蕃独尊于天下的世界观等。从唐代吐蕃史书的写作方法及特色来看,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而逐渐使用固定词语的历史纪录方式,显示出其发展已有一段进程,亦已初具国史规模。
林冠群
关键词:史学
汉文史籍中的吐蕃官称二三则被引量:1
2020年
文章以两唐书《吐蕃传》《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史籍所载及吐蕃宰相官称、中央的其他官称、边境军区官员衔称以及身份等为例,与吐蕃传世文献,包括敦煌古藏文卷子、吐蕃碑铭以及后世藏文文献《贤者喜宴》所记载的吐蕃官称作比较研究,以之作为论断唐朝究竟对强邻吐蕃是否有充分理解之判准。
林冠群
武则天时期李唐反击吐蕃之探讨被引量:8
2016年
李唐于高宗龙朔年间(663)以后,失去吐谷浑作为李唐与吐蕃的缓冲国,导致唐蕃直接接界,蕃患自此与唐祚相终;连带地,李唐于新疆地区的军力部署亦面临威胁,而不得不撤军。此于唐高宗一朝而言,是为对外的重大挫败,面对吐蕃对外扩张的威胁,竟然束手无策。当武则天正式独当李唐国政以后(684),在认知吐蕃为国之大患,且面临吐蕃的寇边与挑衅时,武则天究竟如何回应?本文透过史籍记载之分析,了解武则天时期李唐对吐蕃主动出击,并非如高宗时期的被动回应。此期间,唐蕃虽各有胜负,但武则天的积极决断,重用郭元振等贤才,扼阻了吐蕃势如破竹的侵轶,迫使独揽大权的吐蕃大论论钦陵无法安坐逻些,必须远离吐蕃政治中心,前往青海地区以应付边情的逆势。当时吐蕃赞普母后墀玛蕾与赞普墀都松正处心积虑于重掌吐蕃政权,而苦无良机之时,武则天一反前朝对吐蕃的态势,遂予吐蕃王室以倾覆噶尔氏家族之机。唐蕃互动之间的诡谲、多变,相互影响之巨于此可见。
林冠群
关键词:武则天唐蕃关系
唐蕃舅甥关系释义被引量:7
2016年
唐蕃和亲初始,李唐为岳父居于尊位,吐蕃为女婿居于卑位,二者尊卑位序甚为清楚,毋庸置疑。据《唐蕃会盟碑》碑铭记载,蕃方所称之唐蕃双方关系"dbon zhang du vgyur"(转变成为甥舅),系因娶了文成公主及金城公主以后,方转变而成。唯蕃方将"甥"(dbon)置于前方,"舅"(zhang)置于后方,而为"甥舅"(dbon zhang),适与唐方所使用之"舅甥"顺序相反。由此即可了解,对于"唐蕃舅甥关系"的内涵与意义,唐蕃处于各自解读的情境。史学研究必须从文献之载记出发,以文献载记为本,方能免于落入空穴来风或无根之谈的窘境。本文从中原文化对舅甥的解释,对比吐蕃对舅甥的理解,希冀以此途径探讨唐蕃"舅甥关系"的内涵与意义,究竟为何?唐蕃对"舅甥关系"的解释与认知,是否一致?于唐蕃关系演进之中,"舅甥关系"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产生了何种作用与影响等?
林冠群
关键词:唐蕃关系
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从事唐代吐蕃研究者所参考的基本史料中有不少失实之记载 ,惜至今仍未见有此方面之专论 ,仅散见于各类藏学的研究成果之中 ,且仍有前人时贤所未发现之错误 ,亟待修正。本文采用史学方法 ,兼取人类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之观点 ,以记载唐代吐蕃的诸基本史料 ,就唐代吐蕃社会文化的各个主题 ,诸如族属、国号、饮食、居住、文字、礼仪、妇女及政问题、宗教信仰及政教相关问题姓氏及身份分类 ,以及伦理亲情等 ,先撷录各书记载 ,再以唐代吐蕃所遗留的第一手史料———吐蕃金石铭刻及敦煌古藏文卷子、后期藏文文献 (如《贤者喜宴》等 ) ,并参酌当代西藏社会的生活习惯、文化礼俗及民情风俗等 ,作为考据时之依据 。
林冠群
关键词:唐代汉文史料社会文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