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当归对高糖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高糖培养液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影响及当归注射液对高糖培养环境中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在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内皮细胞后,分成对照组、高糖培养组、高糖+当归组、当归组,培养48h后观察各组内皮细胞形态、检测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和ECV304细胞增殖活性。结果:高糖培养ECV304细胞有肿胀现象,且数量减少;当归干预后,ECV304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似,且数量增多。高糖培养的ECV304细胞增殖活性和NO浓度较高糖+当归组显著减少(P<0.05),而当归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可以预防高糖培养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分泌NO功能的损害,从而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害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林涛王涛蒋学俊
- 关键词: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重塑高糖当归血管活性物质血小板活化
- 新型可注射水凝胶植入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将新型可注射水凝胶植入心肌梗死区,观察其对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新型生物材料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和理论基础。方法将16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随机分为水凝胶注射组和对照组,1周后将200μl可注射水凝胶聚乙二醇-己内酯/α-环糊精(MPM/α-CD)多点注射到心肌梗死区,对照组注射200μ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28d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水凝胶注射组左室射血分数(56.1%±8.4%)明显高于对照组(37.3%±6.4%,P〈0.05),组织学染色显示水凝胶注射4周后已降解吸收,无明显残留,水凝胶注射组梗死面积(22.48%±3.30%)小于对照组(29.02%±3.02%,P〈0.05),水凝胶注射组梗死壁厚度[(3.08±0.32)mm]大于对照组[(2.18±0.46)mm,P〈0.05]。但水凝胶注射组新生血管数[(100.8±2,4)/mm^2]与对照组[(98.5±2.9)/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M/α-CD水凝胶注射到心肌梗死部位可防止梗死扩展和心室扩大,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可注射水凝胶植入可能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全新有效策略。
- 王涛蒋学俊林涛李晓艳张进锋郑兆斌陈金玲
- 关键词:心肌梗死生物相容性材料心室重构
- C反应蛋白、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总结两者在CHF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02例,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LVEF≤50%病例组(A组)54例和LVEF〉50%病例组(B组)48例,测定血浆hs—CRP和cystatin-C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C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hs—CRP,cystatin—C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1),且A组hs—CRP较B组明显升高(P〈0.01),但A组cystatin—C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tatin—C与hs—CRP呈正相关性(r=0.248,P〈0.05)。结论CHF随着LVEF值降低,血浆hs—CRP和cystatin—C值升高,两者结合更有利于评价CHF临床严重程度。
- 何文俊蒋学俊林涛王晋明
- 关键词: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左心室射血分数
- 可注射水凝胶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量心肌细胞坏死、纤维瘢痕形成引起的负性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是影响远期预后的主要问题。由于心肌梗死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降解可导致心室重构和进行性心功能不全,从而提示治疗心肌梗死的一种新治疗方法——植入生物材料代替受损的ECM,改善梗死区局部微环境^[1,2]。水凝胶是一种结构与ECM十分相似的生物材料^[3],
- 林涛蒋学俊王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后可注射心肌细胞坏死MATRIX心室重构
- 基于水凝胶的内皮细胞三维培养
- 2009年
- 目的研究可注射温度敏感性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做为三维培养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接种于水凝胶,体外共同培养后进行形态结构观察,用MTT法检测ECV304细胞增殖活性,AO/EB试剂盒观察细胞凋亡,NO试剂盒测量细胞分泌NO等功能。结果ECV304细胞在水凝胶中生长及功能均比较理想。AO/EB双重染色有少量黄色荧光,显示仅有少量细胞凋亡。细胞在水凝胶中培养后上清液体中分泌的NO浓度与二维培养组之间差异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948)。结论可注射温度敏感性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良好的三维培养材料,可作为种子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中。
- 王涛林涛郑兆斌蒋学俊
- 关键词:水凝胶内皮细胞
- 新型可注射水凝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研究
- 目的观察新型可降解水凝胶注射到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新型生物材料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理论基础。方法合成生物相容性好、温度敏感性好、成胶速度快、可完全降解和降解速度可调控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M...
- 林涛蒋学俊王涛李晓艳吴德群
- 文献传递
- 水凝胶携带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水凝胶携带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18只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PBS、水凝胶、水凝胶+rHuEPO治疗处理,分别于烫伤即刻、14天、21天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指数;治疗21天后取烫伤组织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三组标本上皮化程度、肉芽组织生成和血管形成情况,并进行组织学评分;比较治疗21天后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21天,水凝胶+rHuEPO组组织学评分高于水凝胶组和PBS组,表现为较多的肉芽组织形成和血管生成(P<0.05),创面愈合指数大于PBS组和水凝胶组(P<0.05),VEGF表达量高于PBS组和水凝胶组(P<0.05)。结论:应用水凝胶携带rHuEPO治疗深Ⅱ度烫伤可以增加烫伤组织VEGF表达,促进血管生成、肉芽组织生长、内皮增生和迁移,从而促进烫伤愈合。
- 贺轶宇蒋学俊林涛王涛
- 关键词:烫伤创面愈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凝胶多器官功能衰竭自体移植异种移植
- 当归对高糖培养环境中的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高糖培养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的影响及当归注射液对高糖培养环境中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在RPHI1640培养液中培养内皮细胞后,分成对照组、高糖培养组、高糖+当归组、当归组,培养
- 林涛王涛蒋学俊
- 关键词:高糖培养当归注射液
- 文献传递
- 自组装肽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植入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特性生物材料自组装肽水凝胶(RAD16-Ⅱ)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DPHP)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将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梗死区注射磷酸缓冲溶液;RAD16—Ⅱ组:梗死区注射RAD16-Ⅱ;DPHP组:梗死区注射DPHP;另设假手术组(10只):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d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心导管检测左心室舒张收缩压力。取心肌梗死区标本行Masson三色法染色以及抗α-平滑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心室结构改变以及梗死区新生血管密度。结果DPHP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小于RAD16-Ⅱ组[(7.9±0.9)mm比(8.9±0.8)mm,P〈0.05],左室收缩末压力(LVESP)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高于RAD16-Ⅱ组[LVESP(114.0±7.6)mmHg比(99.1±9.6)mmHg;INFS(25.4±5.1)%比(21.9±2.9)%,P〈0.05)]。组织学检测发现DPHP组水凝胶残留,而RAD16—Ⅱ组水凝胶则完全降解。DPHP组较RAD16-Ⅱ组梗死面积小,梗死区室壁厚度高,但新生血管密度低。结论DPHP水凝胶注射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抑制作用较RAD16—Ⅱ水凝胶强,其机制与新生血管密度无关。
- 王涛林涛任珊袁明杰李晓艳蒋学俊
- 关键词:心肌梗死水凝胶心室复建
- 新型可注射水凝胶治疗家兔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新型可注射水凝胶植入到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同时对使用水凝胶注射治疗家兔心梗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检测,从而探讨新型生物材料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MP...
- 魏芳林涛王涛蒋学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