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石明
- 作品数:60 被引量:3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漳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资助项目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单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针刺单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后溪穴组)30例,B组(常规穴组)30例。以外周血中TNF-α为观测指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MPQ)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治疗前外周血中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中TNF-α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NF-α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两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组治疗方法均可降低患者外周血中TNF-α的水平。(2)两种方法治疗均可达到相近的止痛效果。(3)单穴治疗可以取得近似针刺常规多穴的效果,具有取穴少,患者所受痛苦小,易于接受,且简单易学,值得推广。
- 李兆文林俊山赵学田方云添林石明张云凌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疗法单穴
- 颈痛宁对颈椎间盘髓核炎症介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观察颈痛宁对实验性颈椎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28只6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其中模型组20只,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组用彭氏和余氏两种方法相结合建立模型。术后8周将模型组分为颈痛宁组、颈复康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喂服颈痛宁、颈复康、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喂服生理盐水。喂药4周后处死取材,取颈5-6、小颈6-7髓核,匀浆后取上清液,行放射免疫法测PGE2和6-K-PGF1α,用酶联免疫法测HE含量。结果:颈痛宁组、颈复康组、生理盐水组髓核组织申PGE2、6-K-PGF1α及HE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颈痛宁组和颈复康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生理盐水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颈痛宁组与颈复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颈痛宁组和颈复康组PGE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6-K-PGF1α及HE相比,P<0.05,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退变颈椎间盘髓核中PGE2、6-K-PGF1α及HE水平明显升高,表明髓核炎症反应与颈椎病发病有关,颈痛宁能有效抑制髓核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治疗作用机理之一。
- 林石明许书亮李兆文陈联源陈鲁峰郑玉堂杨源中周琳英
- 关键词:颈椎病髓核炎症介质颈痛宁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式的选择被引量:36
- 2006年
-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病,好发于老年人。自1996年1月~2004年12月分别采用DHS、DCS、Gamma钉、PFN、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共22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26例中男192例,女134例,其中60~69岁57例,70~79岁106例,80~89岁52例,90岁以上11例,平均77岁。骨折按Evan分型:Ⅰ型24例。Ⅱ型46例,ⅢA型62例,ⅢB型20例,Ⅳ型56例,Ⅴ型18例。采用DHS内固定145例,DCS内固定38例,Gamma钉阻固定23例,PFN内固定15例,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5例。入院后即行下肢皮牵引,3~10d内手术治疗。
- 郑玉堂林石明陈联源杨源中梁辉张嵩图刘凯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固定术式DHS内固定股骨头假体下肢皮牵引
- 针刺单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病尚无特效疗法。手术治疗复杂、风险大,故患者多愿意接受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治疗的基本方法,而其中的针灸疗法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多,疗效好,但选穴亦多,治疗步骤繁琐。而单穴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 李兆文林峻山赵学田蒋明珠林石明张云凌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疗法单穴
- 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起点撕脱骨折被引量:7
- 2007年
- 林石明陈联源郑玉堂王雪松
- 关键词:骨折后交叉韧带微创性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限量负重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回顾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限量负重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均接受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根据术后负重时间分为早期负重组(23例)和晚期负重组(115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早期负重组患者住院时间(5.26±1.22)d、骨折愈合时间为(11.26±3.02)周,短于晚期负重组患者(6.96±1.02)d,(13.20±2.0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5,3.799,P<0.05);和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趋势,呈现为逐渐升高,且术后早期负重组1个月(56.23±5.14)分、3个月(78.63±6.15)分高于晚期负重组的(47.62±5.12)分、(75.25±4.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8,3.247,P<0.05);和术前相比,术后1~6个月,两组VAS评分趋势,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不同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限量负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升患者早期关节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赵梁郑明蔡超林建辉宋卫邱汉民林石明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
- 全髋置换术的临床应用(附215例疗效分析)
- 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自1997年-2003年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2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从适应症的选择、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术后脱位防治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 郑玉堂林石明陈联源杨源中王建云刘艺祥谢强刘凯马伯俊
- 关键词:髋关节疾病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应症围手术期处理
- 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
-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 A 组、B 组、C 组,分别采用点刺穴位放血5ml、10ml 及内服西药等3 种方法治疗。结果:B 组止痛效果最好,疗效优于其它二组...
- 李兆文林石明林俊山蒋明珠许跃龙苏友新
- 关键词:刺血疗法
- 颈椎保健操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 对颈椎保健操进行系统化临床研究 ,为保健操防治颈椎病提供临床应用的客观依据。方法 对 12 1例颈椎病人随机分三组 组 ,用一般治疗方法 ; 组 ,一般疗法加用颈椎一般锻炼 ; 组 ,一般疗法加用颈椎保健操锻炼。三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 ,统计分析。结果 一般疗法加保健操组 ,从疗效及疗程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颈椎保健操的临床应用 ,具有提高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效果 。
- 张茂狮李兆文林俊山李小国林石明林乔能
- 关键词:颈椎病保健操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修复能力差,完全断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腱-骨愈合的时间、愈合牢固程度等成为衡量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手术中残端的保留、移植物初始的张力、骨隧道角度的选择等都会影响到腱-骨界面的愈合.目前从细胞因子、血小板血浆复合物等相关研究发现具有促进移植物的腱-骨界面愈合的作用,但随着移植物的选择、移植物固定方式、手术的方法、骨隧道定位等技术的更新,现有促进腱-骨愈合的研究是否适用,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
- 吴平林石明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前交叉韧带损伤手术重建血小板血浆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