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雄
- 作品数:88 被引量:493H指数:1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物理诊断学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12年
-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桥梁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医学生灵活掌握物理诊断的方法和技能,理解实验室诊断的基础知识及方法,了解器械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为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及其他临床课程奠定基础。科学的诊断过程是通过综合分析病史、体征、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经过严密的思维做出符合疾病本质的判断过程。因此,在诊断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本院物理诊断学教研室近5年来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3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如下。
- 徐智吴国明王关嵩林科雄尹翠娥齐德广
- 关键词:物理诊断学教学方法考试改革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课程《诊断学》
- 急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85例急性哮喘患者的诱导痰炎症细胞进行分类,并研究了不同气道细胞炎症表型与患者使用全身激素剂量、时间等的关系。结果根据患者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嗜酸性细胞组(31.8%,27/85)和中性粒细胞组(30.6%,26/85)、混合细胞组(16.4%,14/85)和寡细胞组(21.2%,18/85)。各组患者在性别和是否吸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嗜酸性细胞组患者严重程度与混合细胞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嗜酸性细胞组全身激素使用剂量及时间显著少于寡细胞和混合细胞组(P<0.05)。同期患者使用吸入激素剂量使用吸入激素时间方面,混合细胞组显著多于嗜酸性细胞组(P<0.05)。中性粒细胞组吸入激素剂量显著少于混合细胞组(P<0.05),而嗜酸性细胞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混合性细胞组(P<0.05)。其余各组间在全身激素使用剂量及时间、吸入激素使用剂量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炎症表型对激素的治疗反应性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炎症表型对治疗的反应性差异可能给临床带来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志伟马千里张巧曾兰程晓明林科雄王长征
- 关键词:诱导痰气道炎症激素
- 吸入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对哮喘控制的作用研究
-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目前仍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哮喘治疗的目标是控制哮喘.吸入激素(ICS)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炎治疗药物,但是,部分患者通过吸入一定量激素后哮喘仍不能达到有效控制,此时,应增加吸入激素...
- 林科雄
- 关键词:哮喘吸入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皮质醇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雷公藤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观察和机理实验研究
- 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细胞(EOS)为主要效应细胞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文在于探讨雷公藤治疗重度哮喘患者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分为临床和动物实验两部分。临床部分观察了
- 王长征赖克方林科雄李志奎
- 关键词:雷公藤中药疗法支气管哮喘
-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主要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的 80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患者的 65株病原菌及其药敏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6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 3 6株 ( 5 5 .4% ) ,革兰阴性杆菌 2 4株 ( 3 6.9% ) ,真菌 5株 ( 7.7% )。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 ( 13 .9% ,) ,表皮葡萄球菌 ( 12 .3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2 .3 % ) ,粪肠球菌 ( 7.7% ) ,其中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PRSP)占 11.0 %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占 11.0 %。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孢菌( 12 3 % ) ,大肠埃希菌 ( 7.7% ) ,鲍曼氏不动杆菌 ( 7.7% ) ,非发酵菌检出率高达 2 0 % ,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 ,发现嗜麦芽窄食单孢菌 4株 ( 6.2 % ) ,对多数常见抗生素耐药。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 4例 ,烟曲菌 1例。结论 本研究收集的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 65株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 ,亦有少量的真菌感染。多数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回顾性分析细菌耐药性对临床经验性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张巧王长征林科雄李琦孙鲲王苹
- 关键词:细菌抗生素耐药性
- 影响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气流受限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近年研究发现,有部分重症哮喘患者其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即使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口服)治疗症状仍持续存在,且经常急性发作,生活质量差,治疗费用高,预后差。研究影响哮喘患者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的危险因素对哮喘防治具有指导意义。尽管国外多项研究分析了哮喘患者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的相关危险因素,但文献报道不尽相同。
- 李志伟程晓明林科雄陈华萍马千里张巧王长征
- 关键词:相关危险因素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塞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气道高反应性
- FasL基因和屋尘螨过敏原基因共表达质粒DNA疫苗对屋尘螨致敏/激发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FasL基因和屋尘螨过敏原Derp2基因共表达质粒的DNA疫苗(DNA-FasL-Derp2)对屋尘螨致敏/激发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DNA-FasL-Derp2肌注接种屋尘螨致敏/激发C57BL/6小鼠,再次激发后处死小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以及IL-5、IFN-γ水平。并与仅编码Derp2基因的DNA疫苗(DNA-Derp2)比较。结果:接种DNA-FasL-Derp2和DNA-Derp2均能显著减轻屋尘螨致敏/激发小鼠气道炎症,减少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比例,降低BALF中IL-5水平,以DNA-FasL-Derp2更显著。结论:DNA-FasL-Derp2可有效抑制屋尘螨致敏/激发小鼠气道炎症,而且比DNA-Derp2更有效。
- 王彦林科雄王长征吴奎毕玉田
- 关键词:DNA疫苗气道炎症
- 壳聚糖作为免疫佐剂在制备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过敏性哮喘模型,尤其涉及壳聚糖作为免疫佐剂在制备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中的用途。本发明对应用壳聚糖为免疫佐剂制备的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进行了气道反应性、肺组织病理检查和炎症指标检验,结果显示,以壳聚...
- 王彦王长征毕玉田卓文磊林科雄张巧
- 文献传递
- 老年AECOPD患者CRP与PCT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AECOPD患者进行研究,根据BODE指数(体质量、呼吸困难、气流、运动功能指数)、治疗后1年内出现急性加重次数、复发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另选择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CRP、PCT水平。结果 BODE指数1~4级的AECOPD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组内血清CRP、PCT水平比较:1级<2级<3级<4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血清CRP、PCT水平与BODE指数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482、0.317,P<0.05)。治疗后,超过3个月出现复发的AECOPD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显著低于3个月内复发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出院后1年,复发次数超过1次的AECOPD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复发少于或等于1次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血清CRP、PCT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呼吸困难、气流受限、运动功能,并且能对患者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 张勇付传发寇英华姚伟林科雄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降钙素
- 环索奈德气雾剂每天使用一次治疗轻中度哮喘
- 目的评价国产环索奈德(CIC)气雾剂每日使用一次治疗轻中度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229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CIC治疗组或布地奈德(BUD)对照组。前者给予国产CIC200...
- 林科雄王长征夏前明朱运奎黄奕江赵子文孙圣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