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巍

作品数:47 被引量:174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卟啉
  • 21篇苯基
  • 20篇配合物
  • 17篇
  • 14篇苯基卟啉
  • 11篇卟啉液晶
  • 11篇光谱
  • 10篇纳米
  • 10篇金属
  • 9篇纳米纤维
  • 9篇金属配合物
  • 9篇过渡金属
  • 9篇过渡金属配合...
  • 8篇电纺
  • 8篇电纺丝
  • 8篇静电纺
  • 8篇静电纺丝
  • 8篇红外
  • 8篇红外光
  • 7篇光声光谱

机构

  • 23篇吉林大学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2篇山东理工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浙江清华长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吉林工业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爵硕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46篇柳巍
  • 20篇师同顺
  • 11篇李晓晔
  • 8篇姜茹
  • 6篇刘国发
  • 4篇王银杰
  • 4篇赵从兆
  • 4篇黄蕾
  • 4篇吴红
  • 4篇南鹏娟
  • 3篇王杏乔
  • 3篇安庆大
  • 3篇杨大智
  • 2篇王亮
  • 2篇姜建壮
  • 2篇师宇华
  • 2篇张万金
  • 2篇王冬梅
  • 2篇刘水兵
  • 2篇耿加强

传媒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吉林大学自然...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应用化学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0篇2001
  • 10篇2000
  • 1篇1999
  • 6篇199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稀土三元配合物高分子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荧光性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将发光良好的稀土三元配合物Eu(TTA)3phen和Tb(AA)3phen复合到水溶性的聚合物PVP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了具有荧光特性的聚合物纳米纤维,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其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荧光测试表明稀土配合物在聚合物纳米纤维中比其在粉末中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及更长的荧光寿命,其原因可归结为聚合物链状结构使得配合物无辐射的分子运动的受限,聚合物纳米纤维为稀土配合物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该纳米纤维在紫外激发光的照射下可以发射出很强的稀土配合物的特征红光和绿光。
王冬梅王亮董怀柳巍姜建壮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纳米纤维高分子荧光性质
四(对-辛酰氧基)苯基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生成
2000年
柳巍李晓晔孙晓莉
关键词: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四苯基卟啉卟啉液晶
含铕配合物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发光良好的稀土配合物Eu(DBM)3.H2O和Eu(DBM)4.CPC纳米微粒复合到水溶性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中,制备了具有稀土铕离子红色特性荧光的聚合物纳米纤维。通过对稀土配合物以及聚合物纳米纤维样品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测试,发现当稀土配合物复合到聚合物纳米纤维中后,由于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醇溶解性良好,其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得到了50~100nm左右的比较均匀的线状结构。同时,通过对稀土配合物以及聚合物纳米纤维样品的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进行研究,表明稀土配合物在聚合物纳米纤维中比其在粉末状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及更长的荧光寿命,其原因在于高分子纳米纤维为稀土配合物提供了较稳定的化学环境。
王冬梅王亮董怀柳巍姜建壮
关键词: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纳米纤维荧光性质
静电纺丝法制备LaMnO3微/纳米纤维被引量:1
2007年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络合剂与Mn(CH3COO)2和La(NO3)3·6H2O反应制得前驱体,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Mn(CH3COO)2·La(N03)3纤维,经煅烧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LaMnO3微/纳米纤维。并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后纤维的直径明显减小,在150-300nm之间:PVP特征吸收峰消失,新生成的M-O吸收峰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变强;XRD分析出现相应氧化物的特征峰,说明有LaMnO3的生成。
柳巍赵从兆黄蕾
关键词:静电纺丝法纳米纤维聚乙烯吡咯烷酮
四(对-癸酰氧基)苯基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00年
柳巍姜茹李晓晔刘水兵南鹏娟
关键词:配合物卟啉液晶
低相变温度卟啉液晶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5
2001年
合成了4个系列的8种对脂肪酰氧基苯基卟啉化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并用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它们的液晶行为.
柳巍师同顺
关键词:卟啉液晶
四-(对-十二酰氧基)苯基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液晶行为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合成了 5 ,1 0 ,1 5 ,2 0 -四 -(对 -十二酰氧基 )苯基卟啉 (简称 TLPPH2 )及其 Mn( ) ,Fe( ) ,Co( ) ,Ni( ) ,Cu( )和 Zn( )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摩尔电导等分析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用 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配体及其锌配合物的液晶行为 .结果表明 ,锌配合物的液晶相变温度始于 -5 0 .6 7℃ ,相区宽度达 1 4 3℃ .
柳巍师宇华王银杰师同顺张万金
关键词:过渡金属液晶行为配合物卟啉液晶红外光声光谱
四(对-十八酰氧基)苯基卟啉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光声光谱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合成了 5 ,1 0 ,1 5 ,2 0 -四 (对 -十八酰氧基 )苯基卟啉及其 Mn( ) ,Fe( ) ,Co( ) ,Ni( ) ,Cu( )和Zn( )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和紫外 -可见光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这 7种卟啉化合物在 3 60 0~ 1 90cm- 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 ,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 .结果表明 ,3 3 1 8.0及 968.4cm- 1处的吸收谱带分别是四 (对 -十八酰氧基 )苯基卟啉 N— H键的伸缩振动和面内弯曲振动 ,生成配合物后这些谱带消失 .2 43 cm- 1 附近的吸收谱带是 M— N键伸缩振动和卟啉环变形振动的复合振动 ,3 2 1 cm- 1 附近的吸收谱带是 M— Cl键的伸缩振动 ,金属敏感带出现在 1 3 5 0 ,1 0 1 8,995 ,80 2 ,740 ,63 2和 2 3 2 cm- 1
师宇华八寻信英柳巍师同顺
关键词:过渡金属配合物红外光声光谱
低相变温度锌卟啉液晶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01年
Four series of meso-tetra (4- n-noyloxyphenyl) porphyrins Zn2+ (4 kin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UV-Vis, FTIR photoacoustic spectrum, 1H NMR and MS. The domains of stabil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s were determin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ccording to the DSC thermogram of compounds, compound(3) exhibits lower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t - 36℃ and a wide mesophase range in 175℃.
柳巍师同顺
关键词:卟啉液晶
CePO_4:Dy^(3+)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荧光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焙烧制得CePO4:Dy3+微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分析(TG-DTA)及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表面形貌、纯度、晶型及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SEM测试结果显示经过1100℃焙烧,纤维直径减小到150 nm左右。XRD测试结果显示焙烧温度越高,样品的结晶性越好,其晶相为单斜晶相,与国际标准数据库No.83-0650基本吻合。FTIR测试结果与XRD测试结果相吻合。荧光光谱测试显示样品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尤其是发射光谱展示了Dy3+的4F9/2-6H15/2,4 F9/2-6 H13/2标准跃迁并表明发射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摩尔分数为0~5.0%)随着Dy3+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耿加强李珍田龙柳巍
关键词:静电纺丝荧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