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永山
- 作品数:80 被引量:188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水稻新品种牡丹江26的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4年
- 牡丹江2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1993年以优质、适应性强的龙粳长粒香为母本,高产、抗病品种通育35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而育成.原试验品系代号为牡98—594,1999~2000年进行产量鉴定和异地鉴定。
- 柴永山孙玉友姜龙解忠王永茂曲金玲
-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抗逆性气象效应
- 牡丹江市农作物原种繁育基地建设
- 于文全柴永山刘春光赵金英邵广忠孙玉友姜龙付迎军曲金玲王蕊郭金玲孙殷会魏才强冯章丽
- 项目完成1150亩繁育基地田间水利设施建设,建设原种库房、晾晒场,购置种子干燥、清选设备、配套农机具及计算机等辅助设备.完善了平台体系建设,实际生产能力达30万公斤.构建了稳定的优良品种供应体系.执行期内销售原种42万公...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作物农业经济发展
- 高光效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 2016年
- 以东农428和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垄距下采用高光效栽培模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等物质生产和光合生产特征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模式,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比常规栽培分别高1.75~2.51 t/hm^2和2.66~3.78 kg/30 m^2。同为高光效栽培模式,(20+40)cm×15 cm的垄距处理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明显高于(20+50)cm×15 cm的垄距处理,分别高2.00~2.67 t/hm^2和2.91~4.95 kg/30 m^2,说明行距超出适宜范围其群体干物质积累反而下降,不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
- 李洪亮柴永山高春艳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赵云彤
- 关键词:水稻高光效干物质量
- 寒地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选用135个寒地粳稻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产量构成主要因素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和穗长对产量直接构成因素穗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影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穗数×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两者单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之和。千粒重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小于穗粒数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但千粒重与结实率的结合效应却大于穗粒数与结实率的结合效应。综合而言,协调好穗数和穗粒数之间的矛盾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首要途径,其次要兼顾结实率和千粒重两因素及两者结合对产量的影响。
- 李洪亮柴永山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张雨良赵云彤
- 关键词:寒地粳稻通径分析
- 插植密度对寒地不同分蘖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不同插植密度对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颖花数及产量产生较大影响。随插植密度增加,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分蘖率和穗粒重;单位面积颖花数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受品种分蘖力影响,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单位面积颖花数随插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寡蘖型品种龙稻5随插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牡丹江28在24穴/m2产量最高,龙稻5在28穴/m2产量最高,但不同插植密度间稻米食味品质变化较小。
- 孙国宏姜龙曲金玲杨福厚刘丹柴永山
- 关键词:寒地水稻分蘖力插植密度
- 黑龙江省寒地粳稻生产发展形势的政策背景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黑龙江省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粳稻生产区,黑龙江省寒地粳稻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由2003年的129.5万hm2、84.3亿kg,发展到2010年的296.5万hm2、184.4亿kg。黑龙江省粳稻未来发展,必须考虑相关的政策和规划背景。本文分析解读了国家各项相关政策,并对黑龙江寒地粳稻生产发展形势作出展望。
- 于文全刘春光柴永山孙玉友曲金玲孙国宏李洪亮王蕊魏才强
- 关键词:寒地粳稻
- 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 肖志敏苏俊胡国华潘国君辛文利关凤芝焦少杰申惠波李卓夫张凤鸣邹德棠李建华柴永山闫平冯雅舒徐希德白良明孙玉友牟凤臣孟昭河吕彬刘乃生张淑华张玉华赵宏伟周劲松刘传雪孙海正张云江姜龙黄少锋孙世臣张兰民孙淑红关世武王敬国武洪涛等
- 2006-2008年该项目主要开展了玉米、大豆、水稻、麦类、经济作物和杂粮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相关育种技术的研究,已按任务书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育成各类作物新品种143个,超过合同指标...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作物
- 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K24及其应用
- 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K24及其应用,它涉及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K24及其应用。它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K24,于2014年12月1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 王延锋柴永山董清山史磊董雪梅王金贺刘姿彤倪淑君黄文潘春磊盛春鸽张鹏于海洋孙靖轩刘莹张海峰赵鹤冯锡君王佰成孟祥海
- 文献传递
-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的氮素积累特性,以10个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生育期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15)N示踪技术,在框栽条件下分析大豆植株全氮累积规律,以及不同氮素来源,即土壤氮、肥料氮和根瘤氮的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全株和各器官的全氮积累量,除了根部,均表现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不同生育期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土壤氮和肥料氮占全氮比例与生育期负相关,即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不同生育期品种营养器官中土壤氮和肥料氮比例高于荚皮和籽粒;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瘤固氮量和占全氮比例与生育期正相关,即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根瘤氮主要积累在大豆荚皮和籽粒中,分配到籽粒中的根瘤氮占全株根瘤氮积累量的76.38%~92.25%。本研究为丰富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及氮肥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 姚玉波张树权柴永山马春梅龚振平
- 关键词:大豆氮素
- 等位基因特异扩增在水稻香味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常规育种方法培育香型水稻除了育种年限长,且在后代材料选择过程中,香味基因往往容易丢失。而通过回交转育手段将香味性状导入优良的非香型水稻品种中,则要寻找出一种高效的分子检测手段加以辅助鉴定。本研究以稻花香2号、金禾香稻、南韩长粒香、黑香米,以及8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方法对水稻香味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南韩长粒香、黑香米及非香稻获得长度为585bp和355bp的两条带,而稻花香2号、金禾香稻仅获得长度为577bp的一条带,供试材料的分子检测结果与香味基因型不完全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在水稻香味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李洪亮柴永山张雨良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赵云彤
- 关键词:水稻香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