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云
- 作品数:49 被引量:61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关于《行政诉讼法》修改中完善判决方式的若干建议被引量:10
- 2005年
- 人民法院就受理的行政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判断即为判决。判决方式则是指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司法裁断的种类。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包括撤销并重作判决)、变更判决和履行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又增加了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和确认判决两种判决方式。目前,行政诉讼判决方式的不全面和不完善已经严重影响了法院处理行政纠纷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拟就行政诉讼判决方式的完善作一个初步的设想。
- 梁凤云
- 关键词:判决方式《行政诉讼法》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确认判决
- 《张道文、陶仁等诉四川省简阳市人民政府侵犯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权案》的理解与参照--行政许可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告知行政许可期限
- 2021年
- 2017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17批指导性案例,包括第88号至第92号共5件指导性案例。为了正确理解和准确参照适用第88号指导案例,现对该指导案例的选编过程、裁判要点、参照适用等有关情况予以解释和说明。
- 梁凤云石磊
- 关键词:正当程序人力三轮车行政许可经营权
- 公私合作协议的公法属性及其法律救济
- 2018年
- 在公用事业领域实行公私合作是各国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或者新行政法理论指导下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各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进行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具体模式因各国制度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但在充分发挥公私方各自的优势、促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却是共通的。
- 梁凤云
- 关键词:法律救济公法属性公共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理论公用事业领域行政法理论
- 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如何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被引量:2
- 2022年
-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饱含对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的法治思维,着力推动和规范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高效行政管理机制,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保障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
- 梁凤云
- 关键词:行政审判工作行政管理机制司法案件法治思维法治保障
- 新司法解释答疑:拾遗补缺(下)
- 2002年
- 梁凤云
- 关键词:司法解释派出机构内设机构行政第三人被告资格
-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的若干重要制度创新被引量:17
- 2020年
-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又一部重要司法解释,它对行政协议诉讼制度进行了专门规定,全文共29条,从8个方面实现了重大制度创新。它的出台和实施必将为进一步推进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强化产权保护,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 黄永维梁凤云杨科雄
- 关键词:行政协议司法解释
- 公私合作协议的公法属性及其法律救济被引量:15
- 2018年
- 在公用事业领域实行公私合作是各国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或者新行政法理论指导下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各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进行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具体模式因各国制度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但在充分发挥公私方各自的优势、促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却是共通的。1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PP)协议目前在经济学界、公共管理学界和法学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 梁凤云
- 关键词:法律救济公法属性公共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理论公用事业领域行政法理论
- 行政诉讼核心原则论要——以行政诉讼的核心原则为视界被引量:4
- 2007年
- 一、导论在法治社会,诉讼的基本原则承载着法律的精神内核,表征着法治的重要理念,反映着法律条文或者判例的基本准则。我国诉讼法律一般在总则部分规定基本原则,以基本原则作为统率整部法律的指针和方向。
- 江必新梁凤云
- 关键词:合法性审查辩论原则诉讼法律抽象行政行为
- 物权法中的若干行政法问题被引量:69
- 2007年
- 物权法中涉及到许多行政法问题:对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涉及到公权力的干预基础的讨论;行政私法的内容与“公法遁入私法”现象相关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于财产的支配与间接国家行政相连;公民在物上的权利实际上为典型的主观公权利;特别牺牲和唇齿条款是征收征用补偿的前提条件;不动产登记行为显示的是公权力的介入;物权法对于行政公产的规定成为关键的阙失。
- 江必新梁凤云
- 关键词:物权法公共利益特别牺牲不动产登记行政公产
- 行政争议诉前调解的功能定位和制度设想被引量:12
- 2022年
-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意见提出通过诉前调解实现行政争议的诉源治理,实践中各地法院纷纷探索,但在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上尚存有空白。从功能定位上看,行政争议诉前调解是行政诉讼繁简分流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整体的有机组成,是实现司法权和行政权关系定位的初平衡平台,是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措施。从实践应用看,行政争议诉前调解的制度设想应结合其功能定位,在诉前调解居中主体、争议适用范围、启动方式、具体操作以及行政争议诉前调解与司法确认、诉讼程序衔接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设置,从而实现行政争议的诉源治理和实质性化解。
- 梁凤云陈默
- 关键词:行政诉讼诉前调解繁简分流诉调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