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婷婷

作品数:38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腺癌
  • 4篇前列腺
  • 4篇前列腺癌
  • 4篇急性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突变
  • 3篇基因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3篇恶性
  • 2篇蛋白
  • 2篇循证医学
  • 2篇循证医学证据
  • 2篇药物
  • 2篇一线治疗
  • 2篇抑癌
  • 2篇抑癌基因

机构

  • 32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吉林大学中日...
  • 5篇吉林大学白求...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38篇梁婷婷
  • 11篇李薇
  • 10篇崔久嵬
  • 9篇马克威
  • 7篇王畅
  • 5篇王尧
  • 5篇王冠军
  • 4篇吴海涛
  • 4篇杨宇
  • 4篇王娜
  • 3篇王蕾
  • 3篇王轶卓
  • 3篇王凯臣
  • 3篇王永坤
  • 2篇李爱玲
  • 2篇李卓
  • 2篇姚程
  • 2篇徐英辉
  • 2篇何华
  • 2篇宋伟

传媒

  • 5篇肿瘤代谢与营...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第十七届全国...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线规范化治疗延长HER-2阳性晚期胃癌1例
2019年
患者男性,53岁,因进食轻度哽咽感1个月,黑便1次,2015年4月2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ECOG评分:1分。PG-SGA评分:2分,无明显营养不良。实验室检查:RBC 3.82×10^12/L,HGB 103 g/L,便隐血(+)。CEA 911.10 ng/mL,CA199 67.64 U/mL。全腹CT平扫(图1):胃贲门及小弯侧胃壁增厚,胃周、肝门区、腹主动脉旁见数个结节影,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考虑转移瘤(患者因个人原因拒绝行增强CT)。肺CT平扫:左肺下叶结节。PET-CT示(图2):胃癌,累及食管末端;胃小弯侧、肝门区多发淋巴结转移癌;肝脏多发转移癌;左肺下叶转移癌。胃镜检测:食管、贲门、胃体溃疡性病变。
王辉王畅王轶卓吴海涛梁婷婷谢林颖姚程
关键词:HER-2阳性晚期胃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预后及疗效预测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由DNA错配修复(MM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疗效预测密切相关。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与错配修复蛋白缺乏(dMMR)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也可能是可切除胃癌化疗疗效的负性预测因素;同时MSI-H/dMMR是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效治疗的预测标志物,但对于晚期胃癌姑息化疗的预测作用尚未明确。文章就MSI/MMR状态与胃癌预后及疗效预测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孟令桦吴海涛梁婷婷王畅
关键词:胃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蛋白预后疗效预测
744例住院老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调查本院住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与不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PG-SGA对我院住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筛查与评估,分析营养状况与年龄、肿瘤分期、治疗手段、住院时间及费用等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744例,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7.9%;(2)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轻/中度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比率均明显高于非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为81.9%vs58.2%,40.5%vs 22.7%,P值均<0.001;(3)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临床因素相关性分析:(1)年龄: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462;(2)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9.3%(88/111),Ⅲ期为88.8%(103/116),Ⅳ期为87.5%(42/48),P=0.595,无统计学差异;(3)治疗手段:接受化疗患者(236例)营养不良发生比率明显高于仅接受手术患者(37例),86.0%vs 64.9%,P=0.001;(4)住院费用:无营养不良、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中位住院费分别为12,420.15元、15,384.20元、20,672.70元,P=0.004,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前两者;(5)住院时间:无营养不良、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6.50天、7.50天和14.00天,P=0.002,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多于前两者。结论 (1)老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尤以胃肠道肿瘤为著;(2)老年肿瘤患者合并营养不良会明显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3)不同治疗手段对营养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权衡利弊,合理应用;(4)关注老年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早筛查、及时干预。
谢林颖王畅吴海涛王轶卓梁婷婷何华姚程李薇
关键词: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
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通过调节骨髓基质抗原2的表达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观察雄激素应答基因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EAF2)对骨髓基质抗原2(BST2)的调节能力,以及EAF2通过BST2调节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方法 以Lipofectamine 2000试剂转染针对EAF2和非特异性对照组的小干扰RNA(siRNA,分别为100 pmol),干扰前列腺癌细胞C4-2中EAF2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ST2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采用质粒转染的方法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EAF2后检测BST2蛋白水平的变化,明确EAF2对BST2表达的影响;采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法和Transwell小室法计算并检测干扰BST2表达后对前列腺癌细胞C4-2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明确BST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节能力。结果 干扰EAF2表达后细胞内BST2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说明EAF2可以调节BST2的转录水平,进一步检测干扰EAF2表达后,BST2的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进一步干扰BST2表达后,检测到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比例由(22.09±1.08)%下降至(12.25±1.32)%(P=0.001)。同时,迁移细胞的数量从(50.50±3.80)%下降至(24.25±1.42)%(P=0.001)。结论 在前列腺癌细胞中,EAF2可以在转录和蛋白水平调节BST2的表达,BST2具有调节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
王凯臣梁婷婷王永坤王尧
关键词:前列腺癌
食管癌并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误诊淋巴结肿大的经验总结
梁婷婷马克威
1例直肠癌伴同时性肺多发转移患者的多学科诊疗
2020年
1初诊情况男性50岁,因“间断便新鲜血伴排便费力1个月”于2019年12月19日入住我院胃肠外科。患者既往糖尿病10余年,胰岛素控制血糖,平素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吸烟20余年,10支/日,入院时已戒烟1个月左右。否认肿瘤家族史。
常鹏宇梁婷婷曹雪源佟伟华邱香赵红光王传磊郭亮王畅王权
关键词:肿瘤家族史胃肠外科控制血糖血糖控制直肠癌
NK细胞与CIK细胞体外诱导扩增及其活性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和扩增NK细胞和CIK细胞的方法,比较二者的增殖能力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提取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NK细胞和CIK细胞。观察2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56+NK细胞和CD3+CD56+CIK细胞比例,计算细胞扩增倍数;采用ELISA法检测NK细胞和CIK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NK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过14d体外诱导培养后,NK细胞扩增(160.00±12.15)倍,CIK细胞扩增(110.00±15.48)倍,NK细胞的扩增能力强于CIK细胞(P<0.05);NK和CIK细胞分泌IFN-γ量分别为(4 227.75±731.94)和(525.96±304.84)μg.L-1,NK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强于CIK细胞(P<0.01);诱导扩增后NK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随着效靶比的升高杀伤活性增强。在效靶比为25∶1时,NK细胞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5.35%和57.68%,NK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CIK细胞(P<0.01)。结论:在体外成功建立了NK细胞和CIK细胞的诱导扩增体系,NK细胞的扩增能力、IFN-γ分泌水平以及其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均强于CIK细胞。
赵杨祉崔久嵬徐东升牛超金浩范梁婷婷李红王冠军李薇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
基于磁珠分离的生物质谱技术用于急性白血病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基于磁珠分离的生物质谱技术,建立急性白血病疗效的血清评价方法。通过对质控血清的连续检测分析,日间及日内重复性均达国际标准,确保血清多肽分析体系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以3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血清及其治疗缓解血清为研究对象,经金属铜鳌合磁珠分离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检测后获得血清多肽谱图。经过FlexAnalysis 2.4软件和Biosun_MS软件分析,在m/z1000~10000范围内,得到27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差异峰,其中治疗缓解后表达上调峰10个,表达下调峰17个,利用上述差异峰建立的诊断模型获得了100%敏感性和90%的特异性。基于磁珠分离和MALDI-TOF-MS检测建立的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差异峰进行测序鉴定将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疗效评价和发病机理研究。
梁婷婷王娜王冠军李爱玲何昆王杰崔久嵬李燕李薇
关键词:磁珠质谱急性白血病
血清多肽图技术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模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技术分析血清多肽图,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血清诊断模型。方法采用MALDI-TOF技术和Clinprotools软件分析21例EMs血清和29例健康对照血清多肽图谱,建立诊断模型。用10例EMs血清和15例健康对照血清进行盲样验证。结果在m/z1000~10000的范围内共得到18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P<0.01),表达上调的多肽有6个,下调的有12个,该模型盲样验证得到90.9%的敏感性和100%的特异性,准确率96.2%。结论可以利用MALDI-TOF-MS技术和Clinprotools软件来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标记物。
李立安王娜梁婷婷李爱玲李亚里
关键词:质谱磁珠子宫内膜异位症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与诱导治疗反应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遗传学分布特征及其与诱导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对初诊为AML的395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按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白血病指南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各组核型发生比及其1个疗程诱导治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结果预后良好、中等及不良核型分别占50.56%(180/356)、39.89%(142/356)、9.55%(34/356)。预后良好核型t(15;17)113例中,接受并完成1个疗程诱导治疗的101例患者均达CR。单纯t(8;21)组与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的t(8;21)组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00%(23/25)比50.00%(11/22)1(XL10.317,P=0.001)。正常核型及-Y异常两组核型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0%(39/63)比58.82%(10/17)](x^2=0.054,P=0.817)。复杂核型中以单体核型最多见,经治疗的10例单体核型患者9例未达缓解。结论初诊AML患者细胞遗传学分布特点与国际其他中心报道略有差异。AML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不仅与长期生存相关,而且与诱导治疗后CR率密切相关。
徐英辉崔久嵬李薇韩秀丽梁婷婷王冠军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完全缓解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