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海豫
- 作品数:28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变应性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哮喘发作期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mon前后,及未给予激素治疗的哮喘缓解组患者ECP水平,并对发作期患者ECP水平变化与肺功能1 s用力呼气量(FEV1)、1 s用力呼气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治疗后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哮喘缓解组ECP水平显著高于发作组治疗后,但低于治疗前。哮喘发作组治疗前后ECP水平于肺功能相关指标呈负相关。结论:血清ECP是哮喘病很好的疾病标志物,检测血清ECP在哮喘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中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 高晓方程相铎胡光荣梅海豫
- 关键词: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肺功能哮喘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变化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的变化,评价免疫治疗的效果,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阿罗格变应原浸液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前后抽静脉血查ECP。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ECP均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ECP,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是有效地抑制了嗜酸性粒细胞在气管的聚集与活化,降低其释放ECP的能力,起到治疗作用。
- 程相铎雍磊梅海豫李波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原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特异性免疫治疗
- 吉非替尼联合安罗替尼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及QLQ-30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 探究吉非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2)、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LQ-30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57.14%,疾病控制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长(P<0.05);治疗后两组QLQ-30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
- 李格梅海豫邢红雨
-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吉非替尼
- 集群免疫治疗轻中度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集群免疫治疗轻度至中度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轻度至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给予剂量累加阶段为期7周的集群免疫治疗,而后每4周给予1次维持治疗,疗程为1年。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完成时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药物用量评分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均完成了集群免疫治疗和维持治疗,疗程共1年。治疗组疗程完成后症状评分(1.38±0.49)和药物用量总评分(0.89±0.21)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症状评分(1.74±0.57)和药物用量总评分(1.39±0.31)相比较,显著减少(P≤0.01)。34例治疗组患者3例,共8次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占患者例数8.82%,占注射次数的0.84%,其中Ⅰ级不良反应5次,Ⅱ级不良反应3次,无Ⅲ级和Ⅳ级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集群免疫治疗轻度至中度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
- 雍磊程相铎梅海豫张彩霞何静
- 关键词:标准化变应原屋尘螨过敏性哮喘
- 口服螨液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舌下给药口服螨液免疫 (脱敏 )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 2 2例 ,对照组 2 0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逐日递增法加服螨液 ,半年为 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症状评分、FEV1 %测定、血清螨sIgE检测。结果 症状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 ( 0 .8± 0 .4)分与对照组 ( 1 .8±0 .4)分对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 <0 0 1 )。FEV1 %观察组治疗后为 ( 86± 4%) ,对照组为 ( 65± 6%) ,两组对比差异很明显(P <0 0 1 )。血清螨sIgE :观察组转阴率为 83 %,对照组为 1 0 %,两者对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 <0 0 1 )。结论 螨液舌下给药口服脱敏对于控制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肺功能 ,促使螨slgE转阴 。
- 程相铎梅海豫胡光荣
- 关键词: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药物变应原
- 青年军人过度通气综合征42例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总结青年军人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10月本院收治的42例青年军人急性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均有明显的心因性诱因,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胸部不适或胸痛、心慌、头昏、视物模糊、肢体强直等;体检及CT等检查均无异常;本组曾误诊5例。经面罩重复呼吸、镇静、暗示等治疗全部治愈。结论过度通气综合征除呼吸困难外还常有其他众多症状,但查体都无异常,且常有明显的心因性诱因。
- 胡光荣高晓方梅海豫程相铎雍磊
- 关键词:过度通气综合征军人青年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影响
- 2008年
- 雍磊程相铎梅海豫李波
-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血清总IGE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性
- 肺部真菌感染5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临床科室共59例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病人中,大部分合并基础疾病,其中以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肺结核、冠心病为主,分别占25.4%,18.6%,15.2%,10.2%,10.2%,外科手术占16.9%。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52例(88.14%),烟曲菌5例(8.47%),毛霉菌2例(3.39%)。所有患者经抗真菌药物治疗,痊愈和好转36例(61.02%),无变化8例(13.56%),恶化4例(6.78%),死亡11例(18.64%)。结论肺部是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肺部真菌感染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病,根据药敏结果尽量选用窄谱抗生素,严格控制激素使用,尽量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医源性因素。
- 梅海豫程相铎胡光荣
- 关键词:真菌感染
- 副癌综合征为肺癌首发症状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肺癌首发症状为副癌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诊断和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有病理或细胞学确认的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病人,分析其类型特点及与肺癌的关系。结果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占同期住院肺癌患者的8.2%,副癌综合征表现多样,以杵状指、神经系统症状等较为多见。治疗后,大部分副癌综合征可缓解或消失。结论提高对副癌综合征的认识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对预后估计也有一定帮助。
- 高晓方胡光荣程相铎梅海豫
- 关键词:副癌综合征肺肿瘤
- 颈部淋巴结肿大并肺部影像异常44例活检病理分析
- 2006年
- 胡光荣高晓方梅海豫程相铎雍磊王黎李杏利
- 关键词:肺部疾病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