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丹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慢性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粒细胞
  • 4篇慢性粒细胞
  • 3篇细胞性
  • 3篇粒细胞性
  • 3篇基因
  • 2篇针刺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慢性粒细胞白...
  • 2篇慢性粒细胞性
  • 2篇克隆
  • 2篇克隆演化
  • 2篇急变
  • 2篇P53基因
  • 1篇单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毕丹
  • 4篇周淑芸
  • 2篇徐兵
  • 2篇毕绍臣
  • 2篇荆淑文
  • 1篇曾益新
  • 1篇曾益新
  • 1篇曾木圣
  • 1篇蔡俊杰

传媒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癌症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国外医学(肿...

年份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多克隆急变中的克隆演化1例报告被引量:4
1999年
毕丹周淑芸徐兵
关键词: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克隆演化
慢粒急变与基因异常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急性变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慢粒急变与多种基因的异常相关,如肿瘤抑制基因p53、p16和Rb,原癌基因ras、myc及转化基因Evi-1和降钙素基因等。
毕丹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基因异常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后p53基因功能与克隆演化关系的研究
2001年
徐兵毕丹周淑芸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克隆演化P53基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53基因功能检测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通过以p21 作为标志物的功能检测方法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53 基因功能状况。方法: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未经阿霉素诱导及阿霉素诱导后慢粒患者白血病细胞中p53 及p21 蛋白表达。结果:对25例慢粒患者白血病细胞进行了检测,显示5 例p53 基因功能异常,其中1 例为慢性期,显示p53 基因为野生型,但无功能;1 例为加速期;3 例急变期,分别为急粒变、急单变和多克隆急变,在急淋变中未见。p53 基因功能异常者预后差。结论:p53 基因功能异常多出现于慢粒急性髓细胞变,与患者预后相关。除因基因本身改变而致p53 功能丧失外,慢粒中可能存在p53 抑制因子或结合蛋白,致使p53 功能丧失。
毕丹周淑芸曾木圣曾益新
关键词:慢性白血病粒细胞性P53基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53及p2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1999年
对 3 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阿霉素诱导前后的 p53及 p2 1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发现 7例在阿霉素诱导前即有 p53蛋白高表达 ,多为CML进展期患者 ,其中 6例对应的 p2 1蛋白在阿霉素诱导前后均为弱表达或不表达。 1例慢性期患者 p53及 p2 1在阿霉素诱导前后均无表达。此 7例患者预后差。
毕丹周淑芸蔡俊杰曾益新
关键词:P53蛋白P21蛋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免疫组化
“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治疗口腔晚期癌肿疼痛被引量:4
1997年
“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治疗口腔晚期癌肿疼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510282)荆淑文毕绍臣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毕丹口腔颌面部晚期癌症患者最大的痛苦是疼痛,现采用各种止痛疗法均不能达到完全止痛的效果。如何消除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过程中的疼痛,是急待研究解决...
荆淑文毕绍臣毕丹
关键词:口腔肿瘤晚期
针刺咀嚼肌神经纤维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被引量:1
1997年
针刺咀嚼肌神经纤维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510282)荆淑文毕绍臣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毕丹作者采用针刺咀嚼肌神经纤维的“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1例,其中男性3...
荆淑文毕绍臣毕丹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脱位针刺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