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家仁

作品数:31 被引量:198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7篇生物学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2篇寒武世
  • 10篇中寒武世
  • 8篇化石
  • 5篇动物群
  • 5篇凯里动物群
  • 4篇灯影组
  • 4篇寒武纪
  • 3篇地层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藻类化石
  • 3篇早寒武世
  • 3篇磷矿
  • 3篇古喀斯特
  • 3篇宏观藻类
  • 2篇灯影
  • 2篇断层
  • 2篇页岩
  • 2篇软舌螺
  • 2篇生物化石

机构

  • 21篇贵州大学
  • 10篇贵州工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31篇毛家仁
  • 14篇赵元龙
  • 13篇杨瑞东
  • 5篇毛铁
  • 5篇高军波
  • 5篇黄友庄
  • 4篇聂爱国
  • 3篇陈笑媛
  • 3篇周洪庆
  • 2篇何丰胜
  • 2篇姜立君
  • 2篇张位华
  • 2篇袁金良
  • 2篇钱逸
  • 2篇张正华
  • 2篇余平
  • 1篇顾尚义
  • 1篇沈建伟
  • 1篇沈建伟
  • 1篇王甘露

传媒

  • 4篇古生物学报
  • 3篇贵州工学院学...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2篇沉积学报
  • 2篇贵州地质
  • 2篇贵州工业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Acta B...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矿床地质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贵州省地质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北部下奥陶统牙形石生物地层被引量:2
1992年
由于贵州北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石中发现大量牙形石,本文分析了该地层中牙形石动物群的分布特点,在黔北的下奥统建立了11个牙形石生物地层带。文中将这些牙形石带与国内外下奥陶统的牙形石带作了对比。这一成果对于贵州北部下奥陶统的研究,提供了微体化石资料。
毛家仁
关键词:下奥陶统生物地层
贵州织金寒武系磷矿沉积特征及灯影组古喀斯特面控矿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扬子地台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和晚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是我国重要的成磷期。陡山沱期含磷岩系以发育磷质胚胎化石为主要特征,而梅树村期含磷岩系以高稀土含磷为重要特点。本文在研究梅树村期含磷岩系过程中,又发现该期成矿的另一重要特征,即是灯影组顶部古喀斯特不整合面对磷矿的控制作用。梅树村期海相沉积的磷块岩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在贵州范围内,贵州织金磷矿区是梅树村期成磷的典型代表。织金磷矿位于黔西南地区,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块西缘,'黔中隆起'西南端。
毛铁杨瑞东高军波毛家仁
关键词:灯影组震旦纪磷矿古喀斯特古岩溶
贵州织金寒武系磷矿沉积特征及灯影组古喀斯特面控矿特征研究
本研究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灯影组顶部古喀斯特面对织金磷矿磷块岩成矿控制作用研究,探索大型磷块岩形成条件。
毛铁杨瑞东高军波毛家仁
关键词:成矿作用
文献传递
贵州台江寒武纪的一些单板类化石被引量:7
1993年
我国有关早寒武世中期以后的单板类报道和研究较少。本文描述和讨论产于贵州省台江县八郎村下寒武统顶部和中寒武统下部的一些单板类化石,计有Helcionella terraustralis,Coreospiracf.rugosa,Latouchella taijiangensis sp.nov.,Latouchella sp.,Monoplacophora gen.et sp.indet.等。这些单板类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凯里动物群”的内容,为该区中、下寒武统的划分提供了单板类的证据,而且对研究单板类的演化和地理分布规律增加了重要材料。
毛家仁赵元龙黄友庄
关键词:寒武纪动物化石
贵州瓮福磷矿区灯影期成磷新层位及叠层石磷块岩的发现被引量:8
2013年
贵州瓮安一福泉一带是我国重要的磷矿区,被称为瓮福磷矿。长期以来,瓮福磷矿赋矿层位一直认为与开阳、息烽、襄阳一致,均为陡山沱期磷块岩。一直认为属于“下矿层”陡山沱期磷矿。随着近年来瓮福磷矿勘探的不断深入,大量的磷矿被发现,我们在开展磷矿成矿规律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灯影组上部新的磷矿成矿层位和叠层石磷块岩,这对瓮福磷矿区乃至贵州磷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杨瑞东毛铁毛家仁任海利高军波
关键词:赋矿层位磷块岩叠层石灯影组陡山沱期
华南地区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几点建议被引量:10
1992年
华南地区寒武系片Kunmingaspis—Chittidilla带出现了Redlichia、Bathynotus等重要下寒武统三叶虫,因此该带的归属出现了归中寒武统,归下寒武统及隶属中下寒武统过渡层的三种意见。本文提出了解决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工作建议,主要是在过渡区选择剖面、详测剖面、运用多学科研究、整体修正有关三叶虫的时代。
赵元龙黄友庄毛家仁沈志达谢宏
关键词:地层中寒武世下寒武世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动物群保存环境初探被引量:58
1996年
以多种方法和分析成果论证台江县革东的凯里组形成于水深90-200m,属温暖、透光、水深较大、沉积速率较高的陆棚环境,海底表面处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该环境较有利于生物繁衍。通过对多门类化石保存特征分析,近似地恢复生物群,划分出4个埋藏相和6个埋藏亚相。凯里动物群的保存条件可归结为:生物原生活于陆棚泥表面或水中,因陆棚水体能量较小,海底表面接近氧化还原界面,内栖生物少,生物扰动及食腐行为很少发生,防止埋藏前的各种破坏作用,死后被陆棚泥快速掩埋、缺氧,经早期成岩作用(如硅酸盐、黄铁矿、钙质充填、矿化和交代),成为完好的化石或软体铸模、印痕。而周期性、短暂水流或事件沉积未带来较粗沉积物而影响化石的保存。这种保存环境与Speyer等提出的古生代大陆边缘环境第7埋藏相相似。
张正华沈建伟龚显英赵元龙赵元龙颜长虹
关键词:动物群寒武纪保存环境凯里组
贵州织金寒武系磷矿沉积特征及灯影组古喀斯特面控矿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在上扬子地台早寒武纪梅树村期,沉积了许多大型磷块岩矿床。贵州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发育,是我国重要含磷层位。贵州寒武系底部磷矿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研究方向主要还是集中于含磷物质来源以及磷块岩成因方面的研究。前者主要解决的是磷质来源与磷质赋存问题,但对于磷矿的就位问题研究较少。因此,对于磷矿控矿规律及含磷岩系沉积微相等有待深入。在总结前人研究的的基础上,对贵州织金-清镇一带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剖面测试以及地质资料总结分析。认为清镇地区处于潮下低能泻湖环境,以条带状磷块岩和条带状磷质硅质岩为特征;织金戈仲伍一线,属于潮间-潮下高能沉积环境,沉积碎屑状磷块岩为主,局部沉积小壳生物磷块岩;织金熊家场浅滩和生物滩发育,属于潮上沉积环境。另外通过钻孔资料分析,发现织金地区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厚度变化很大,主要受灯影组顶部古喀斯特不整合面控制,滨岸磷质碎屑受沿岸海流的改造,搬运至古喀斯特洼地地区堆积,形成较厚度的碎屑状磷块岩。古喀斯特高地地区,受滨岸海流影响,沉积的磷块岩较薄,因此,建立织金寒武系磷块岩成矿控矿模式。该研究对贵州寒武系底部磷矿找矿预测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毛铁杨瑞东高军波毛家仁
关键词:下寒武统控矿模式
凯里化石库──一个新的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被引量:11
1996年
凯里化石库拥有10多个门类、70多个属。动物化石58属,仅次于Burgess及澄江化石库。同Spence化石库一样,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及软躯体化石比较少,三叶虫多,有别于Burgess、澄江、SiriusPasset化石库等另一类型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该化石库时代早于Spence、Burgess化石库,是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时代序列中重要的一环。形成于中寒武世赤道附近稳定的扬子碳酸盐台地东缘外迅速下沉的陆棚水体较深的环境,与Spence化石库的大地构造位置、沉积环境及埋藏模式等均很相似,证实中寒武世Burgess页岩型化石库分布于稳定的克拉通周缘陆棚海的规律。凯里化石库的发现还增添了寒武纪古生物多样化的新信息。
赵元龙黄友庄毛家仁周震袁金良张正华
关键词:古动物化石库页岩型中寒武世
全球早、中寒武世藻类生物地理分区初探被引量:5
2002年
澄江生物群、凯里生物群、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和西伯利亚藻群中均有丰富的藻类化石。根据前寒武纪宏观藻类的分布以及凯里生物群和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中藻类和后生动物的相似性 ,讨论了前寒武纪至中寒武世期间生物地理分区的控制因素。对几个生物群中的藻类化石和后生动物化石的对比研究发现 ,在相近的纬度范围内 ,动植物化石组合特征非常相似 ;而纬度有明显差异时 ,藻类生物群及后生动物群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后生生物在前寒武纪至中寒武世期间具有低的演化程度和分异能力 ,因此生物地理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古纬度。而Schopf(1976 )的生物地理分区模式不适合这一时期的生物地理分区。结合前寒武纪至中寒武世后生生物化石的分布情况 ,建立了前寒武纪—中寒武世时期的生物地理分区模式。这个模式较好地解释了分布在北美大陆和华南大陆上的寒武纪生物群相似的原因。
杨瑞东毛家仁张位华姜立君
关键词:中寒武世宏观藻类后生动物早寒武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