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岚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陕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营养亲和性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揭示陕西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变异,对采自陕西关中棉区17个棉花黄萎病菌株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棉病实验室保存的T-9菌株、VD-8菌株、泾阳菌株和安阳菌株进行培养特性、致病力和营养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21个供试菌株存在强、中、弱的致病力分化,其中强致病力类型11个,占52.38%;中等致病力类型6个,占28.57%;弱致病力类型4个,占19.05%。营养亲和性测定表明,21个菌株可划分为3个营养亲和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s,VCGs),其中T-9菌株与VD-8菌株属于营养亲和群Ⅱ(VCG2),安阳菌株属于营养亲和群Ⅲ(VCG3),其余18个菌株属于营养亲和群Ⅰ(VCG1)。根据Nit突变体互补测定,供试菌株的营养亲和群与其致病力强弱具有一定相关性。在测试的陕西关中棉区17个棉花黄萎病菌株中,未发现落叶型菌株。
- 李卫侯丽娟刘燕霞毛岚杨家荣俞征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营养亲和性落叶型
- 陕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6
- 2009年
- 采用生物学培养性状、致病力测定和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15个棉花黄萎病代表菌株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生长速率、孢子产量与致病力的强弱呈正相关。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致病力强的Ⅰ型有7个菌株,占46.67%,平均病情指数大于36.1;致病力弱的Ⅱ型有3个菌株,占20.00%,平均病情指数在21以下;致病力中等的Ⅲ型有5个菌株,占33.33%,平均病情指数在20~28之间。用4条ISSR引物对这些菌株进行PCR扩增,共得到623个条带,具多态性的有425条。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在0.55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型,遗传类型与菌株致病力类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菌株地理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毛岚宋培玲杨家荣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
- 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各国棉花产区的重要土传维管束萎蔫病害,该病原菌分布范围广,可浸染一年生、多年生双子叶植物及单子叶植物,寄主多达600多种,一旦爆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明显,病害在田间表现出...
- 毛岚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致病力营养亲和性
- 文献传递
- 正交设计优化棉花黄萎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被引量:15
- 2009年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ISSR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Taq酶、Mg2+、dNTP和引物4因素3水平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并建立了适合棉花黄萎病菌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即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1×PCR buff-er,200μmol/L dNTP,0.75μmol/L引物,150 mmol/L Mg2+,1U TaqDNA聚合酶和40 ng模板DNA。
- 宋培玲杨家荣毛岚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ISSR-PCR正交设计
- 英法两国不同生理小种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对来自英、法两国20株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生理小种和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设计了5对SSR引物,对分属于7个生理小种的苹果黑星病菌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其多态性位点,计算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并对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5对引物共检测到43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平均获得等位位点8.6个;PIC变幅为0.76~0.90,平均为0.85,GS变幅为0.72~1.0,平均为0.85;供试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生理小种和地理来源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英、法两国的苹果黑星病菌之间存在人为原因造成的基因流动,抑制了自然发生的遗传变异;病菌生理小种的划分应以传统生物学方法为主,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为辅。
- 陆遥付洁毛岚杨家荣
- 关键词:苹果黑星病菌SSR标记聚类分析
- 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特性及其毒素的生物测定被引量:1
- 2010年
- 对16株陕西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代表菌系液体培养性状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颜色、分生孢子浓度及蛋白含量等性状差异明显。菌株毒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表明,毒素对抗、感病品种的毒害作用差异显著,毒素浓度与致萎强度呈正相关性,50μg/ml毒素浓度处理36 h是观察棉苗发病的最佳浓度、时间组合。菌株液体培养特性与毒素生物活性有一定关系,菌株培养滤液蛋白含量与其致萎强度具有相关性。
- 侯丽娟李卫刘燕霞杨家荣毛岚
- 关键词:棉花黄萎菌毒素生物测定
- 陕西关中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优化棉花黄萎病菌ISSR反应体系,筛选特异性引物,对陕西关中棉花黄萎病菌的分子水平遗传变异及其与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用优化好的反应体系和筛选出的引物,对采集自陕西关中6个地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和3个参照菌系(新疆和田、陕西泾阳、河南安阳)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优化的反应体系(25μL)为:dNTP、引物的浓度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分别为150μmol/L,0.5μmol/L,1.5U。筛选到多态性强的引物842和834。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36处,将16个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群。【结论】陕西关中棉花黄萎病菌13个菌株与新疆和田、河南安阳菌系的亲缘关系较远,与泾阳菌系的亲缘关系较近,且来源于同一地域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近。
- 毛岚宋培玲杨家荣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ISSR标记反应体系优化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