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旭东

作品数:43 被引量:166H指数:9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3篇小鼠
  • 11篇衰老
  • 8篇衰老模型
  • 7篇线粒体
  • 6篇脂肪
  • 6篇脂肪酸去饱和...
  • 6篇饱和脂肪酸
  • 6篇哺乳动物
  • 6篇不饱和脂肪
  • 6篇不饱和脂肪酸
  • 5篇提液
  • 5篇老年小鼠
  • 5篇肝癌
  • 5篇哺乳动物细胞
  • 4篇独角莲
  • 4篇多不饱和脂肪...
  • 4篇心肌
  • 4篇衰老模型小鼠
  • 4篇免疫

机构

  • 43篇佳木斯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武警医学院
  • 2篇佳木斯市妇幼...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 1篇佳木斯市药品...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江旭东
  • 20篇欧芹
  • 15篇朴金花
  • 14篇李晶
  • 12篇朱贵明
  • 11篇孙洁
  • 11篇张鹏霞
  • 9篇王迪迪
  • 9篇张涛
  • 7篇魏晓东
  • 7篇葛堂栋
  • 6篇王明富
  • 5篇王淑秋
  • 3篇孙国志
  • 3篇孙佳彬
  • 3篇王昭
  • 3篇盛延良
  • 3篇杨晶
  • 2篇汪坤福
  • 2篇张义秀

传媒

  • 14篇中国老年学杂...
  • 14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第二届全国抗...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 1篇第十届中国北...
  • 1篇第五届中国衰...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独角莲醇提液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独角莲醇提液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内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模型,采用灌胃法给予其100 mg·kg-1·d-1独角莲醇提液,以生理盐水灌胃和5-FU腹腔注射作为对照,连续10 d,停药后第2天摘取小鼠眼球取血后断髓处死,取出胸腺、脾脏称重,计算小鼠的胸腺重量指数、脾脏重量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灌胃的H22肝癌荷瘤小鼠比较,5-FU腹腔注射和独角莲醇提液灌胃处理的H22荷瘤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TNF-α水平明显升高;但胸腺重量指数、脾脏重量指数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角莲醇提液可提高H22荷瘤鼠的血清IL-2和TNF-α水平。
黄展辛华江旭东欧芹孙国志
关键词:H22肝癌荷瘤小鼠白介素-2
菟丝子对衰老模型大鼠肝细胞p21、cyclinE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菟丝子醇提液对衰老模型大鼠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指出,菟丝子醇提液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减少DNA损伤从而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且其影响表现为时间依赖性。
孙洁欧芹李晶朱贵明朴金花葛堂栋江旭东王迪迪
关键词:衰老模型抗衰老作用
文献传递
学案式教学法在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学案"即导学方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围绕学习目标、基于问题和任务设计的课堂学习导学材料。本文从理论上阐明学案式教学法的涵义、在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设计特点和作用,以及在医学生中应用引发的一些思考。
王迪迪李晶张鹏霞张昆江旭东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案
山茱萸多糖对衰老小鼠肝组织中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脏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山茱萸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Wistar小鼠40只,雌雄各半,2~3月龄,体重18~22g,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山茱萸多糖小剂量组和山茱萸多糖大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饮食水,衰老模型组及山茱萸大小剂量组每日上午颈背部注射D-gal(48mg/kg),连续45d,造模成功后衰老模型组经胃给予相当于给药组药量体积的温开水连续30d;大小剂量给药每日分别按0.4g/kg和0.2g/kg体重经胃给予山茱萸多糖。连续30d,后于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小鼠,取肝组织,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SIRT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ing法检测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P<0.01);衰老模型组比较,大小剂量给药组SIRT1mRNA及蛋白质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能提高SIRT1mRNA及蛋白的表达,延缓衰老过程。
丁乙夫江旭东李晶朴金花
关键词:山茱萸多糖衰老SIRT1
何首乌对D-gal致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内突触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何首乌对致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内突触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用D 半乳糖 (D gal)制成亚急性衰老模型 ,并观察药物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通过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研究药物对致衰大鼠海马内突触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何首乌可使致衰大鼠Y 迷宫分辨学习的正确次数明显增加 ,明暗箱被动回避反应的步入潜伏期也显著延长。何首乌可使致衰大鼠海马内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的校正光密度值 (COD)显著高于D gal模型组。结论 何首乌能改善D gal致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提高海马内突触素的含量。
汤晓丽张鹏霞魏晓东李晶江旭东王明富
关键词:何首乌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突触素
红花总黄素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鼠肝线粒体膜磷脂组成的随龄变化及红花总黄素 (SY)对肝线粒体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线粒体膜PC、PE、CL的含量 ,陈思峰法测定PLA2 活性 ,原子吸收法测定线粒体Ca2 +含量。结果 衰老模型组PC、PE、CL均明显降低 ;PLA2 活性随增龄而升高 ;线粒体Ca2 +含量中年组较青年组升高 (P <0 .0 5) ,而衰老模型组Ca2 +含量显著低于中年组 (P <0 .0 5)。SY可升高衰老模型组PC、PE、CL含量和线粒体Ca2 +含量 (P <0 .0 1 ) ;而显著降低衰老模型组PLA2 活性。结论 SY可显著改善衰老模型组肝线粒体膜磷脂的组成 。
孙佳彬江旭东张鹏霞欧芹魏晓东翟金陵
关键词:红花总黄素衰老模型线粒体磷脂CA^2+
细化理论在生物化学双主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江旭东欧芹张鹏霞朴金花李晶
关键词:生物化学双主教学模式
哺乳动物细胞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系的重建将亚油酸代谢转变为二十二碳六烯酸被引量:1
2015年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是一种长度为22个碳原子且含有6个双键的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人体及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只能合成少量的DHA,更多的需求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然而,DHA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深海鱼类等海洋产品)日趋枯竭,开发新型资源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势在必行。本研究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使Δ6和Δ5脂肪酸去饱和酶以及Δ6和Δ5脂肪酸延长酶超表达,同时表达来源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Δ15去饱和酶和小眼虫Euglena gracilis的Δ4去饱和酶,结果表明,这6种酶的表达或超表达能将ω-6系的亚油酸(LA,18:2n-6)有效地转化为DHA(22:6n-3),后者的含量从对照组的16.74%提高到实验组的25.3%。本研究的策略及技术路线为将来利用遗传改造的哺乳动物生产珍稀的DHA(22:6n-3)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朱贵明Abdulmomen Ali Mohammed SalehSaid Ahmed Bahwal邱立红孙洁商宇江旭东葛堂栋张涛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去饱和酶多基因表达载体
茜草对半乳糖致衰小鼠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茜草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致裘小鼠为模型,观察茜草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b、c、aa3和丙二醛(MDA)含量、Mn-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茜草可提高衰老小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b、c、aa3的含量和Mn-SOD的活性,并降低MDA含量。结论:茜草能减轻线粒体过氧化损伤,通过抑制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和提高呼吸链细胞色素的含量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谢红王明富江旭东张涛白大芳杨晶
关键词:茜草细胞色素致衰小鼠
脂肪酸合成酶系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独立表达盒法构建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多基因表达载体中各个基因表达的相互影响。方法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扩增2个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2个延长酶基因,然后连接到pcDNA3.1(-)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上,之后转化、筛选、酶切鉴定。最后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K293T细胞,提取RNA检测这四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含脂肪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并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单个基因在表达载体中的次序对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汪坤福朱贵明张莉张涛荆鑫鑫江旭东王明富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基因表达载体脂肪酸去饱和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