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祚军

作品数:56 被引量:241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会议论文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哲学宗教
  • 20篇经济管理
  • 17篇社会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社会
  • 10篇情绪
  • 8篇无意识思维
  • 7篇情境
  • 7篇无意
  • 7篇无意识
  • 4篇社会情境
  • 4篇共享
  • 3篇地震
  • 3篇心理
  • 3篇有意
  • 3篇有意识
  • 3篇社会阶层
  • 3篇同盟
  • 3篇汶川地震
  • 3篇违背
  • 3篇阶层
  • 3篇公平
  • 3篇不公平
  • 3篇不确定性

机构

  • 49篇宁波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厦门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作者

  • 56篇汪祚军
  • 10篇李纾
  • 8篇原献学
  • 8篇袁博
  • 4篇陈红霞
  • 4篇陈虹
  • 4篇陈彬
  • 4篇王霏
  • 4篇魏荟荟
  • 3篇郑蕊
  • 3篇陈嫒
  • 3篇谢文澜
  • 2篇任孝鹏
  • 2篇王晓微
  • 2篇刘欢
  • 2篇李金珍
  • 2篇饶俪琳
  • 2篇刘翠翠
  • 2篇刘磊鑫
  • 2篇白新文

传媒

  • 5篇宁波大学学报...
  • 4篇心理学报
  • 4篇心理科学进展
  • 4篇中国心理学会...
  • 3篇心理科学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应用心理学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现代广告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管理评论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宁波市社会科...
  • 1篇心理学与创新...

年份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1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探究不确定状态下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原因被引量:1
2011年
确定事件原则是规范决策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本研究通过选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构建和修改一系列问题情境来考察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双重理由的分离情境中,确定事件原则被违背了;而在单一理由的分离情境中,确定事件原则得以遵循。实验结果支持"基于理由的假设"而不支持"思维惰性假设"。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汪祚军李纾房野
社会阶层对学前儿童不公平厌恶的影响:基于中国城乡差异的研究
人类天生具有一种不公平厌恶的倾向。不公平厌恶有两种形式:劣势不公平(为了避免接受比对方更少的东西)和优势不公平(为了避免接受比对方更多的东西)。以往大量研究考察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不公平厌恶的影响,然而鲜有研究考察社会阶...
程雪岩周晓玲汪祚军
关键词:社会阶层学前儿童城乡差异
意志研究新进展:无意识目标追求
2013年
意志行为能在无意识条件下自动发起和执行,此种无意识意志行为被称为无意识目标追求。无意识目标追求具有类似于意识目标追求的某些特征和功能,但却有着相对独特的产生机制:其发生依赖于目标表征的可及性和目标状态的渴求性。无意识目标追求与意识目标追求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当两者兼容时,效果相互增强,呈叠加效应;两者冲突时,呈相减效应。
原献学陈彬刘磊鑫刘翠翠汪祚军
关键词:意志
共享公平或不公平经历对公平感知的影响
公平或不公平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公平的感知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以往研究大多考察个体独自经历公平或不公平时的感受,而未考察与他人共同经历公平或者不公平(例如,共同不受领导赏识、共同被群体排斥...
袁博魏荟荟汪祚军
关键词:公平感知社会情境
行为决策中出现的分离效应被引量:7
2008年
分离效应(the disjunction effect)是指:当决策者知道事件E会发生,他会采取行动A;当知道事件E不会发生,他仍会采取行动A;而当不知道事件E是否会发生的情况下,他会拒绝行动A。这一现象违背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对分离效应的解释主要有基于理由的假设、思维惰性假设和齐当别模型。分离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应该采用何种实验设计来进行研究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umann对事件分离情境和事件非分离情境的区分,为进一步研究分离效应指明了新的方向。理解分离效应及其成因有利于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汪祚军李纾
共患难,更同盟:共同经历负性情绪事件对合作的促进作用
以往研究发现,经历负性情绪事件会降低个体的合作倾向,然而这些研究着重于考察个体独自经历负性情绪事件,鲜有研究探讨个体与他人共同经历负性情绪事件对共同经历者之间合作行为的影响。采用涉及金钱的抽奖任务(实验1)与不涉及金钱的...
苗晓燕汪祚军
群体情绪凝聚及其产生机制被引量:5
2015年
群体情绪凝聚是指,随着时间推移,群体中群体成员的情绪体验趋于一致的现象。以往研究主要从群体规范、群体身份诱发、情绪渲染,以及情绪比较来对群体情绪凝聚现象进行解释。此外,研究表明,群体成员的个人特质、群体特质(例如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情绪表达倾向的组合、共同经历等)等因素均可能影响群体情绪的凝聚。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1)情绪比较和情绪渲染各自在群体情绪凝聚中的作用;(2)不同规模,特别是大规模群体中的情绪凝聚;(3)不同强度及类型(基本情绪、社会性情绪)情绪的凝聚;(4)结合群体情绪凝聚和群体情绪强度变化两个方面系统地对群体情绪进行考察。
赵珍珍唐辉一魏荟荟袁博汪祚军
突出效应及其机制
突出效应假定在选择任务下选项的突出特征(安全项目中拯救的生命与所付出的金钱代价两个特征中,拯救生命是突出特征)比在匹配任务下将会被赋予更大的权重。这一效应打破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程序不变性原则,因为理性决策的程序不变性原则认...
汪祚军
文献传递
社会情境对说服的影响:身份一致性效应
在标准的说服模型中,研究者以说服者-说服信息-被说服者框架来研究说服效应,主要关注说服者的身份、地位、可信度,说服信息的质量、数量、框架,以及被说服者的情绪、认知需求、事件卷入度等对说服效果的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影响...
侯怡如高聪苗晓燕汪祚军
关键词:社会情境说服
静息态下的无意识决策
静息态(resting state)是指个体在觉醒状态静卧、闭目时的一种状态.近年,研究发现人脑中从事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的一些脑区,例如额叶、顶叶和前扣带回,在静息态时的活动水平反而要强于执行外在任务时的活动水平(Rai...
王晓微汪祚军原献学
关键词:静息态无意识思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