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赛赢

作品数:21 被引量:26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基因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插管
  • 3篇抑郁
  • 3篇气管
  • 3篇芬太尼
  • 3篇产后
  • 3篇产后抑郁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血压
  • 2篇镇痛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术后

机构

  • 18篇中南大学湘雅...
  • 6篇中南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重庆市妇幼保...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怀化医专附属...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汪赛赢
  • 11篇段开明
  • 7篇欧阳文
  • 3篇梅杨
  • 2篇李杨
  • 2篇罗爱林
  • 2篇张帆
  • 2篇胡中华
  • 2篇周宏灏
  • 2篇梅喜
  • 2篇全承炫
  • 2篇马嘉慧
  • 2篇黄振东
  • 1篇唐永忠
  • 1篇俞群军
  • 1篇廖琴
  • 1篇王亚平
  • 1篇刘昭前
  • 1篇夏中元
  • 1篇李有长

传媒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住培医生实施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麻醉科轮训医生在实施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腔气管内插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住培医师120人,经过不少于60分钟的集中培训后分别对120例患者进行纤支镜引导下鼻腔气管内插管,评估其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在纤支镜引导下鼻腔气管内插管中,住培医生的一次成功率为26.2%,两次成功率为60.2%,失败率为39.8%。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曾经使用过纤维支气管镜、博士学历、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是住培医生实施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腔气管内插管成功的有利因素。结论背景知识的熟练掌握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仍是提高是住培医生气道管理技能的重要手段。
汪赛赢段开明
关键词:住院医师纤维支气管镜鼻腔气管内插管
吸入麻醉诱导下大鼠气管插管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诱导下大鼠气管插管的方法。方法:100只SD大鼠,吸入麻醉箱诱导后,将大鼠固定于拱形气管插管台上,采用能穿透颈部组织的冷光源照射定位后,经钢丝引导采用14G留置针经口气管插管。结果: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3%,麻醉后无死亡,麻醉1周后解剖10只大鼠,未发现有咽喉部疤痕和狭窄。结论:吸入麻醉诱导下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方法为一种有效的,成功率较高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
张文超汪赛赢欧阳文
关键词:气管插管动物模型
异氟烷对成龄和老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延迟相的差异性影响
2009年
目的:应用双向凝胶蛋白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和鉴定异氟烷麻醉对老龄和成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的延迟相影响。方法:将10只8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Cadult组和Iadult组(n=5),10只2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Caged组和Iaged组(n=5)。Cadult和Caged组吸入含40%氧气的空气和氧气混合气体2h;Iadult和Iaged组以3%异氟烷和40%氧气吸入诱导,随后以1.2%异氟烷和40%氧气维持全身麻醉2h。于吸氧对照或麻醉结束后24h取海马组织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以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Iadult组和Iaged组大鼠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获得了较满意的双向凝胶电泳胶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Cadult和Iadult组合成胶蛋白质点分别为878±34和864±49;Caged组和Iaged组合成胶蛋白质点分别为834±47和819±24。Iadult组和Cadult组差异蛋白质点共有12(4/8)个;Iaged组和Caged组差异蛋白质点共有11个(3/8)。质谱分析显示,这些蛋白质分别属于代谢相关蛋白质、抗氧化蛋白质以及调节蛋白质。结论:异氟烷麻醉可以引起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延迟相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具有年龄差异性。
段开明欧阳文陈满红夏月峰汪赛赢
关键词:异氟烷延迟相蛋白质组老龄
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在全身麻醉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筛选受试者352名,分层随机分配至芬太尼组(A组,n=176)和阿芬太尼组(B组,n=176)。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25μg·kg^(-1)(A组)或阿芬太尼4μg·kg^(-1)(B组)+丙泊酚2 mg·kg^(-1)+罗库溴铵0.8 mg·kg^(-1)。术中麻醉维持以七氟烷+芬太尼(A组)或阿芬太尼(B组)+罗库溴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生命体征的变化,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和相关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以及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阿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抑制效应明显优于芬太尼(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及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但阿芬太尼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血压、心率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陈明华薛富善冯艺罗爱林郭曲练王亚平艾登斌刘功俭段开明欧阳文汪赛赢
关键词:阿芬太尼芬太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被引量:161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Dex)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3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静注0.5、1.0、1.5μg/kg的Dex。记录给药前(T0)、给药结束即刻(T1)1、5 min(T2)、45 min(T3)9、0 min(T4)、150 min(T5)、240 min(T6)4、80 min(T7)时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HR、SBP、DBP和SpO2。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三组OA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T1~T4时三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T2~T6时三组SBP明显下降(P<0.05或P<0.01);T1~T3时A组、T2~T5时B组、T3~T6时C组DBP明显降低(P<0.05或P<0.01);T2时三组SpO2明显降低(P<0.05)。剂量因素、时间和剂量的交互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0.5~1.5μg/kg的剂量范围内,Dex对清醒的健康受试者具有镇静、降低SBP、DBP、SpO2和减慢HR的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其临床效应强度无明显差异,但恢复时间延长。
李彦文欧阳文汪赛赢阎雪彬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
产后抑郁与去甲肾上腺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后抑郁发病与去甲肾上腺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招募591例行择期剖宫产的中国产妇,以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EPDS)9/10分为产后抑郁评估截点;并对所有无产前抑郁产妇的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基因5个位点(rs2020917, rs737865等)和单胺氧化酶A基因1个位点(rs6323)进行基因型检测。采用SPSS18.0分析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剖宫产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单倍型等在产后抑郁发病中的作用,并对所有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8.1%;单因素分析显示COMT多态性rs2020917基因、COMT多态性rs737865基因与产后抑郁发病率相关(P<0.05);COMT基因型rs2020917和rs737865具有共线性,logistic分析显示COMT基因多态性rs2020917TT基因型和rs737865GG基因型、孕期压力大、家庭暴力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以上两种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携带COMT多态性rs2020917TT基因型、COMT多态性rs737865GG基因型,孕期压力大、家庭暴力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马嘉慧黄振东汪赛赢郑珊珊段开明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COMTMAOA基因多态性产后抑郁
SCN9A基因多态性与妇科腹腔镜手术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镇痛效果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SCN9A基因多态性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镇痛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对照和双盲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在手术切皮前5min在切口部位局部浸润0.75%罗哌卡因12ml(R组)和等量生理盐水(C组),术中均采用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ng/ml,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CO2气腹压维持在≤12mm Hg。记录术后切口部位VAS疼痛评分。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提取DNA,应用PCR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方法分析患者SCN9A基因型。结果 SCN9A基因第15号外显子2794(A/C)基因突变与术后疼痛无明显相关;SCN9A基因第18号外显子3448(C/T)基因突变与术后疼痛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SCN9A基因第18号外显子3448(C/T)的杂合突变与术后疼痛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对罗哌卡因的疼痛效果无明显影响。
李杨段开明汪赛赢
关键词:罗哌卡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术后疼痛
MDR1基因多态性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评价MDR1基因多态性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35例,年龄18~50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舒芬太尼0.7 μg∕kg、丙泊酚(血浆靶浓度6 μg∕ml)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ng∕ml),意识消失后启用TOF-Watch SX型加速度肌松监测仪,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维持: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 μg∕ml)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6 ng∕ml).T1恢复至基础值的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5 mg∕kg.记录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诱导剂量的维持时间、追加剂量的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诱导前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PCR-RFLP法进行MDR11236 C〉T和3435 C〉T基因型分析.结果 MDR11236 C〉T基因型中,MDR11236 CC基因型患者19例,MDR11236 TT基因型患者72例,MDR11236 CT基因型患者44例.与MDR11236 CC基因型患者相比,MDR11236 TT和CT基因型的患者罗库溴铵诱导剂量的维持时间、追加剂量的维持时间及恢复指数延长(P〈0.05).MDR13435 C〉T基因型中,MDR13435 CC患者58例,MDR13435 TT患者55例,MDR13435 TC患者22例.MDR13435 C〉T不同基因型患者,罗库溴铵诱导剂量的维持时间、追加剂量的维持时间及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1236 C〉T基因多态性可影响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肌松药药效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梅杨何才李有长段开明汪赛赢
关键词:多态性单核苷酸雄甾烷醇类神经肌肉阻滞剂量效应关系
间歇性缺氧大鼠术后认知功能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以呼吸暂停或低呼吸反复发作为特征,伴有间歇性觉醒和睡眠干扰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OSAHS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密切相关,制备间歇性缺氧动物术后认知功能损伤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讨间歇性缺氧大鼠术后认知功能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方法:选取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C组,n=27)、手术组(S组,n=27)、间歇性缺氧7 d组(H1组,n=9)、间歇性缺氧14 d组(H2组,n=9)、间歇性缺氧21 d组(H3组,n=9)、间歇性缺氧7 d手术组(O1组,n=9)、间歇性缺氧14 d手术组(O2组,n=9)和间歇性缺氧21 d手术组(O3组,n=9)。H1、H2和H3组大鼠分别接受间歇性缺氧7、14和21 d处理,O1、O2和O3组大鼠分别在间歇性缺氧7、14和21 d后接受左肝外叶切除术。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的顺序为: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及巴恩斯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海马IL-1β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S和H2组相比,O2组大鼠在术后6 h和术后第1天的辨别指数明显减低(P<0.05),术后第1和2天在巴恩斯迷宫实验中的犯错次数和找到安全盒时间明显增加(P<0.0001),术后第1天海马区IL-1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O1和O3组分别与H1和H3组比较,术后6 h和术后第1天辨别指数、巴恩斯迷宫实验中的犯错次数和找到安全盒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海马区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性缺氧14 d大鼠再接受麻醉和手术后能建立术后认知功能损伤的动物模型。
梅喜汪赛赢
关键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间歇性缺氧动物模型
曲马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清醒气管内插管的探索
2013年
[目的]探讨曲马多复合芬太尼用于清醒气管内插管的可行性及其合适的剂量.[方法]采用up-and-down序贯设计方法分别探讨20~49岁组、50~69岁组和70岁以上组患者曲马多复合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腔清醒气管内插管的可行性及其合适的剂量并进行验证.[结果]20~49岁组患者应用2.2 μg/kg芬太尼+2.0 mg/kg曲马多、50~69岁组患者应用1.6ug/kg芬太尼+1.9 mg/kg曲马多、70岁以上组患者应用1.0 ug/kg芬太尼+1.8 mg/kg曲马多后患者神志清楚,没有明显呼吸抑制;同时在该剂量下患者容易接受环甲膜穿刺气道表面麻醉和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气管内插管,术后随访大多数患者对插管过程有记忆但无明显不适,未发现清醒气管内插管相关后遗效应.[结论]曲马多复合芬太尼可以安全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经鼻腔清醒气管内插管,但具体用药剂量在不同年龄组患者稍有差异.
薛阳辉段开明梅杨汪赛赢盛慧李杨全承炫胡中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