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辉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症
  • 2篇肝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性
  • 1篇动脉硬化性闭...
  • 1篇动脉硬化性闭...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下肢
  • 1篇下肢动脉
  • 1篇下肢动脉硬化
  • 1篇下肢动脉硬化...
  • 1篇下肢动脉硬化...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闭塞症
  • 1篇PCR-SS...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汪辉
  • 1篇韩碧清
  • 1篇苗美娟
  • 1篇李吉和
  • 1篇仝东霞

传媒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FcγR基因多态性与HIT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Fcγ受体(IIA、IIIA、IIIB)基因多态性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的发病的相关关系。 方法: 取HIT患者7例,对照组(同期使用肝素的非HIT患者)39例进行实验研究。DNA的提取使...
汪辉
关键词:肝素血小板减少症HITFCΓR基因多态性PCR-SSCP
HIT抗体检测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HIT抗体在HI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IT抗体,进一步观测应用肝素的患者HIT抗体的产生情况,临床观察血管外科应用普通肝素治疗49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实验组为应用肝素治疗后的49名患者血清,对照组为应用肝素治疗前该49名患者血清,分别进行HIT抗体检测。结果:实验组中HIT抗体阳性例数为21例,对照组为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9例患者血小板下降(血小板下降范围23.3%~63.8%),其中8例HIT抗体阳性,1例抗体阴性。该9例患者后经功能性检查确诊为HIT患者。其中2例患者血小板下降早于HIT抗体的出现,其余6例患者血小板下降时间比HIT抗体出现时间晚。HIT发病率为18.37%。结论:HIT抗体检测的实验敏感性较高,且不涉及放射性,操作简单,快捷。与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检测结合可对应用肝素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初筛。
仝东霞李吉和韩碧清苗美娟汪辉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肝素血小板减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