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昌蒲

作品数:23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土壤
  • 8篇水土
  • 7篇大豆
  • 5篇水土保持
  • 4篇水土流失
  • 4篇坡耕地
  • 4篇垄作区田
  • 4篇耕层
  • 4篇耕层土壤
  • 4篇耕地
  • 4篇层土
  • 3篇土壤肥力
  • 3篇耕作
  • 3篇肥力
  • 2篇土壤微形态
  • 2篇微形态
  • 2篇垄向区田
  • 2篇机具
  • 2篇根系
  • 1篇稻田

机构

  • 20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学院

作者

  • 22篇沈昌蒲
  • 7篇龚振平
  • 6篇温锦涛
  • 3篇刘立意
  • 3篇王秋华
  • 3篇王国义
  • 3篇刘福
  • 3篇尹大庆
  • 3篇冯江
  • 3篇杨爱民
  • 2篇王国义
  • 2篇张影微
  • 1篇孙聪殊
  • 1篇刘冬梅
  • 1篇岳才军
  • 1篇张培英
  • 1篇马和平
  • 1篇季尚宁
  • 1篇李英
  • 1篇黄兴华

传媒

  • 6篇大豆科学
  • 2篇东北农学院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现代化农业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农业机械
  • 1篇水土保持科技...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8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肥田机制的研究 Ⅵ.大豆肥田机制研究的总结和讨论被引量:3
2002年
论述了三个问题。①大豆根系生长的三个特点是大豆肥田的机制。②大豆收获后土壤氮素的盈亏是环境条件的差异引起的。
沈昌蒲季尚宁龚振平
关键词:土壤肥力农谚
关于田间土壤被压实的问题
1989年
随着田间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了大型的农机具,它们具有省工、省时、作业效率高、相对节省油料、降低成本的优越性。但是大型农机具作业也带来了田间土壤被压实的负效果。国营农场观时正值农机具更新换代的时期。
沈昌蒲
关键词:田间土壤压实
全文增补中
横坡垄与顺坡垄的水土流失对比研究被引量:32
2005年
在缓坡坡耕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应选择横坡垄还是应选择顺坡垄问题。重点分析了它们对农业经营的利弊和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演变。调查表明二者水土流失均较严重,只是侵蚀方式不同。提出了既适合横坡垄又适合顺坡垄水土保持的措施———垄向区田及其配套农具———1QD型垄向区田筑挡机。
沈昌蒲龚振平温锦涛
大豆肥田机制的研究 Ⅰ.大豆生育过程中新老根系的更替被引量:9
2000年
通过三种研究方法 ,证实了大豆从苗期开始已有老根不断腐解和新根不断生出的更替现象。通过方格差值法 ,在大豆生产期中进行五次测定 ,结果证明 ,6 - 8月之间大豆在田间每 0 .0 1 75 m3,5 0 cm深度至少有 1 1 30 .6 m根长和 2 5 5 .6个根瘤在土壤中生存和更替过。文中对大豆根系更替原因做了初步的分析。
沈昌蒲龚振平王国义赵福华
关键词:大豆根长密度生育期
关于抢救黑土地的建议被引量:1
2004年
黑龙江省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大、速度快,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很多专家大声疾呼:“水土流失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存亡”,“严重的水土流失正使中国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再不抓紧防治”,“土地一旦流失光,将寸草不生”,“黑土地也许将成为书本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如何防治水土流失问题,是摆在我们农业生产上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黑土地所遭受的灾难,让东北农业大学的沈昌蒲、温锦涛、李英三位老教授忧心如焚!三位老教授出于历史责任感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大声疾呼:要像抢救濒临灭绝的大熊猫一样抢救黑土地!现将东北农业大学沈昌蒲、温锦涛、李英三位老教授撰写的《关于抢救黑土地的建议》在此刊发,供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沈昌蒲温锦涛李英
关键词:坡耕地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行政监管
从犁的工作部件看中国和西欧设计思想的差异被引量:5
2007年
犁的作业效果随其工作部件——犁铲或犁铧设计思想而不同。中国和欧美的犁铲结构从原始犁时期就截然不同。中国的耒耜工作面设计的是凸形,欧州的原始犁(暂称为树干犁)的工作面设计是凹形的。这一差异随各自犁的进展,经过近20个世纪,一直到现在还是存在的。本文比较了它们各自的原始犁、中世纪的犁以及现代犁的犁铲状态,并重点评价了其碎土原理以及作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沈昌蒲王秋华温锦涛
坡耕地垄作区田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被引量:17
1994年
黑龙江省的耕地约有50%是坡耕地,在顺坡垄作改为横坡垄作以后,减轻了水土流失。但由于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垄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坡度,遇较大降雨仍能产生较强的水土流失。为此,探索一条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更为有效的途径是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该文采用天然降雨和人工降雨方法对本课题组由数学模型所确定的最佳土挡间距进行了充分验征。结果表明:大豆增产14.5%~22.8%,玉米增产16.2%~19.7%,径流量减少85%~100%,冲刷量减少90%~100%,径流发生时间延长15~17倍。
杨爱民沈昌蒲刘福尹嘉峰邓玉江
关键词:坡耕地垄作区田水土保持
垄向区田筑挡机
一种垄向区田筑挡机,它有一个机架,机架通过联接器与铧式犁梁架相连接,带有四个叶片式铲板的四叶板翻转铲用螺钉固定在方轴上并与机架上的销轴组装在一起,加压装置的支架前端与联接器固定在一起,后端通过吊杆及加压弹簧与机架相联,四...
温锦涛刘立意尹大庆冯江刘冬梅沈昌蒲
文献传递
科学地运用垄作区田技术
1994年
沈昌蒲刘福杨爱民龚振平
关键词:垄作区田坡地水土保持耕作
水土保持新技术——垄向区田的基本原理及运用被引量:15
2007年
垄向区田技术解决了强降雨和土壤渗透慢的矛盾,保水保土效果明显,作物增产显著,而且成本低,动土量少,便于田间管理,有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垄向区田技术中最佳垱距、土垱厚度、应用范围的确定及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沈昌蒲刘立意王秋华温锦涛尹大庆冯江张影微
关键词:垄向区田水土流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