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介入
  • 2篇血管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电图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管迷走反射
  • 1篇血管鞘
  • 1篇硬化性

机构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5篇潘戈英
  • 2篇李永江
  • 2篇关泉峰
  • 2篇石新国
  • 2篇杨建
  • 1篇穆继玉
  • 1篇谭胜
  • 1篇徐元杰
  • 1篇董静
  • 1篇刘永波
  • 1篇李金萍
  • 1篇白伟民
  • 1篇吴莺莺
  • 1篇马军
  • 1篇王荐东
  • 1篇双卫兵
  • 1篇李志光
  • 1篇贾朝江
  • 1篇刘红
  • 1篇李红梅

传媒

  • 2篇农垦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脉僵硬度指数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动脉僵硬度指数(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sI)能间接反映动脉血管的顺应性,作为动脉血管硬化性病变程度的重要参数。本课题旨在探讨ASI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观察不同年龄段ASI的变化,研究ASI是否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预警参数,国内文献未见相关报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杨建潘戈英徐元杰吴莺莺关泉峰白伟民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血管ASI病变程度顺应性硬化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术后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
2006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行PCI术的病人,测量术前及术后心电图相应导联最大与最小QT间期,计算QTd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CI术后心电图QTd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结论:PCI术可通过改善缺血,进而达到缩短QTd,减少心律失常的危险。
石新国潘戈英李永江董静
关键词:PCIQTD
非拔管性血管迷走反射的识别与治疗
2006年
潘戈英石新国李永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血管迷走反射拔管冠状动脉造影血管鞘拔鞘管
恶性肝肿瘤的临床牲及介入治疗技术研究
贾朝江杨建李志光刘永波马军王荐东谭胜李金萍潘戈英
该项目利用肿瘤细胞对耐热比差的特点,开展肝癌及向瘤体内推入加温后生理盐水和化疗药物混合液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再以碘油乙醇乳剂等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缺血坏死等临床技术研究,建立与恶性肝肿瘤临床特征相适应的优化技术规范,...
关键词:
关键词:恶性肝肿瘤介入治疗
五家渠市社区人群慢性病疾病谱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五家渠市辖区慢性疾病发病情况调查,了解五家渠市居民慢性病疾病谱,为政府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防控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 523名五家渠市社区居民的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 523名社区居民中,慢性病患病人数为918例,其中男485例,女433例,分别占患病人数的52.83%和4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8,P>0.05),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55岁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慢性病疾病谱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慢性胃肠疾病、骨关节及椎间盘疾病。[结论]五家渠市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慢性疾病上升的重要原因,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及社区医疗服务刻不容缓。
刘红关泉峰潘戈英李永江李红梅穆继玉秦亚萍双卫兵
关键词:慢性病疾病谱流行病学缺血性心脏病老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