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锋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文
  • 2篇千金要方
  • 1篇叙事
  • 1篇药材
  • 1篇知识史
  • 1篇宋代
  • 1篇校勘
  • 1篇校勘记
  • 1篇历史轨迹
  • 1篇麻杏石甘汤
  • 1篇桂枝
  • 1篇备急千金要方
  • 1篇本草
  • 1篇《备急千金要...

机构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4篇潘锋
  • 3篇曾凤
  • 1篇赵艳
  • 1篇李楠

传媒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异文的重要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对《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异文的全面考察,提出新雕本异文的价值包括:有助于增强传世通行宋校本《千金要方》文献的准确性;有助于阐释、丰富与修正宋校本《千金要方》医理;有助于把握辨证要点,拓展运用《千金要方》方剂的辨证论治思路;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人校订医书的理念、原则、方法和内容,为孙思邈学术思想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有助于凸显宋人校理医书的特色,破除对宋校医书盲信盲从的现象,对中医药学术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潘锋曾凤
关键词:千金要方异文校勘
麻杏石甘汤等常用经方用量历史轨迹研究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其中所载之方,谓之“经方”,上溯神农,源于伊尹,成于仲景之手,下逮万世。其用药精专,法度严谨,疗效卓著,历代医家皆奉其为圭臬,含英咀华,吸精吮露,乃成大器。但是对于经方剂量,历代医家却争...
潘锋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
文献传递
知识史视角下桂枝药材构建与形塑的文献考察
2024年
文章对桂枝药材纳入本草叙事的历史脉络予以考察,研究发现唐以前本草文献未见桂枝之名;唐代以桂心为主流药名,出现桂心的别名桂枝,偶见以桂枝名方的方剂。宋初《太平圣惠方》中部分仲景方已配伍桂枝。北宋校正医书局前期所编著本草著作出现对桂枝形态的描述,指出“张仲景治伤寒用桂枝汤”;校正医书官在后期所校各书将仲景方中的桂类药物统一为桂枝,将其他汉唐古方中的桂类药物统一为桂心。此后随着宋校医书的定型化及其广泛流传,桂枝与桂心并为桂类药物之称,以书面化知识的形式推广普及。北宋中期以降,在理学格物致知学术背景下,诸多医家取类比象,进一步丰富桂枝的本草叙事,形塑为以“干燥嫩枝”入药的认识,至今沿用。提示既往关于桂枝的研究有待重新审视。
李文飞李家萱潘锋孟庆鸿赵艳曾凤
关键词:知识史桂枝宋代
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对校法校勘记探析
2024年
以《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简称“新雕本”)为参照,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宋校本”)中的对校法校勘记(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进行探析,发现宋校本的校勘记漏注、误注之处较多,其对异文学术价值的判断及对异文注存取舍的标准有待研究;宋校本部分校勘记与新雕本内容相合,推测宋臣校书时参考了该版本;宋臣整理该书时未确定具体的底本与校本,而是汇集多种唐写本,参考唐及唐以前多部医籍重编而成。结合校正医书局以文士儒臣主导校书工作的特殊性,认为宋校本成书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文本内容的不确定性值得重视;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宋校本版本源流、基本构成、引用文献及引用方式等基本问题,以期为正确认识其版本特点、有效利用其文献资料等提供参考。
潘锋李楠李文飞曾凤
关键词:《备急千金要方》校勘记异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