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从从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单环刺螠虫变态前幼虫发育的同工酶及酶学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对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单环刺虫(Urechisuniconctus)变态前幼虫发育的同工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中5种同工酶(EST、MDH、AMY、LDH、ALP)酶谱均随发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EST酶谱最为复杂,由原肠期的1条酶带增至体节幼虫时期的6条。MDH在发育各时期皆有表达。在原肠时期未检测到AMY、LDH及ALP活性。采用生化法对5种酶(ACP、ALP、PO、POD、CarE)的酶活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单环刺虫的发育,各种酶的活力都有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摄食行为的开始对其某些消化酶活性的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至中期担轮幼虫时期,幼虫已具备了一定的对脂类等物质的消化能力。至晚期担轮幼虫及体节幼虫时期,其免疫能力也有显著增强。
- 陈宗涛张志峰牛从从康庆浩
- 关键词:单环刺螠虫幼虫同工酶
- 单环刺螠虫(Urechis uniconctus)生殖细胞的发生、成熟及环境因子对早期发育和变态影响的初步研究
- 单环刺螠虫/(Urechis Uniconctus/)属于螠虫动物门/(Echiuroidea/)、螠纲/(Echiurida/)、无管螠目/(Xenopneusta/)、刺螠科/(Urechidae/)、刺虫益属/(U...
- 牛从从
- 关键词:单环刺螠虫卵子发生卵裂率变态
- 文献传递
- 几种鲆鲽鱼类精子超微结构及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借助透射电镜分别对石鲽(Kareiusbicoloratus)、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 L.)和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测定了石鲽和牙鲆精子的基本生理特性,并研究了17℃和4℃保存精子的活力变化。结果显示3种鱼类精子均为有鞭毛精子,无顶体,尾部轴丝9+2型。不同之处包括:成熟精子的核致密度不同,以石鲽最高,大菱鲆和牙鲆则较低;在大菱鲆和牙鲆精子头部,核前端侧面都有一缺刻状结构,石鲽精子未发现此结构;头部核膜与质膜之间的细胞质含量以大菱鲆的最多;精子中段的线粒体数量不同,大菱鲆较多(10个左右),石鲽次之(8个左右),牙鲆最少,仅为5个左右;中段植入窝深度不同,以大菱鲆陷入核中最深,其他2种比较接近。石鲽和牙鲆精液的pH值比较接近,精子密度以牙鲆较高,为10.18×10^9个/mL±3.37×10^9个/mL。牙鲆和石鲽精子活力的保存时间在17℃下分别为48h和36h,4℃下分别为7d和8d。精子活力完全失去之前,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子的激活率和寿命逐渐下降,而涡动时间则相差不大。
- 王华牛从从邵明瑜张全启张志峰
- 关键词:MAXIMUS精子
- 单环刺螠虫精子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5年
- 解剖成熟的单环刺螠虫(Urechis uniconctus)成体,直接从肾管中取出新鲜精子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单环刺螠虫精子为鞭毛型,头部最前端为顶体,呈奶嘴状;细胞核近似杯状,核内有核泡.中段由一个大环状线粒体组成.尾部轴丝为典型的'9+2'型结构.精液的pH值为6.5±0.2;精子密度为(4.2±0.2)×109/mL;新鲜精子经过滤海水(10 cm厚的脱脂棉过滤)的激活率为86.4%±6.3%,涡动时间为(17.0±6.9)min,寿命为(24.4±7.8)min.室温(20±1)℃下,精子保存12 h活力无显著变化,但至24 h活力明显下降;低温(4℃)可明显延长精子活力的保存时间,可保存21 d;盐度和酸碱度对精子的激活率、涡动时间和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精子适宜的盐度为20~30,最佳盐度为25;适宜的酸碱度为7~9,最佳为8.因此,低温可以较长时间的保存单环刺螠虫的精子,在盐度稍低或偏碱性的海水中精子活力较高.
- 牛从从张志峰邵明瑜
- 关键词:单环刺螠虫精子生物学特性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