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鲁
- 作品数:146 被引量:54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成人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 2000年
- 王伯鲁廉李章
-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育体制教育思想
- 产业绿色技术化及其驱动机制的重建被引量:9
- 1998年
- 本文在引入产业绿色技术化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产业技术开发和产业绿色技术化过程及其困难,提出了重建产业绿色技术化社会驱动机制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 王伯鲁
- 试论创新背景下的我国高校科技管理被引量:4
- 2009年
- 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之一,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高校科技管理是高校科技活动中所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功能的总称,是能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还存在行政体制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考核分配、职称评定机制不科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应积极创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鼓励跨学科研究;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官产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高校科技管理模式,推动学术与行政和谐发展,进而提高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 彭柳王伯鲁
- 关键词:科技管理跨学科研究学术权力
- 中国式金融现代化要义探析
- 2024年
-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环节和主要领域,中国式金融现代化展现出五个重要特征,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金融服务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向,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展望未来,金融业任重道远,中国式金融现代化必须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与严峻挑战,肩负起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促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加快金融科技创新等历史重任,持续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 王宁王伯鲁
- 广义技术世界的结构与演进规律初探被引量:7
- 2005年
- 本文在技术广义界定的基础上,给出了广义技术世界概念,剖析了技术系统与广义技术世界的基本结构,并归纳出了广义技术世界演进的五条基本规律。笔者认为,广义技术世界是以人工物技术形态为纽结,以流程技术形态为纽带,而编织起来的一个分层次、分领域、开放的立体巨型网络体系。技术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演进是有规律的。
- 王伯鲁
- 关键词:技术哲学演进
- 运输技术结构与发展方向问题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以人类运输活动所采用的主要驱动力为依据 ,把运输技术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概括地指出了载体技术与路港技术是构成运输技术系统的基本单元 ,其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运输技术进步 ;阐述了运输技术体系的内部构成与外部联系 ;从运输活动的基本矛盾出发 ,结合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现实 。
- 王伯鲁
- 关键词:运输业运输技术体系结构
- 自然与自然观何以变化?——柯林武德自然哲学思想论析
- 2016年
- 柯林武德的著作《自然的观念》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然哲学思想。其中三种自然观的变化展现了对根本问题"自然是什么"的迥异回应。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状态"的共识出发,分别探究自然何以变化和如何描述自然变化,可以解释自然观何以变化。历史有助于实现对变化的自然的把握,应从自然的观念转向历史的观念。虽然柯林武德的预言并未应验,但却有助于重构人类对自然及人类自身的认识,从而走向新的自然观。
- 雷环捷王伯鲁
- 关键词:柯林武德自然观
- 技术异化及其消解可能性问题新解被引量:7
- 2013年
- 技术是一种复杂的多重矛盾统一体,技术异化源于技术矛盾及其运动,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与人性基础,必然导致人性扭曲与社会畸形发展。面对众多现代技术异化现象,我们不仅可以有所作为,而且也应当积极应对。通过干预和调节技术发展方向、重塑人性、重建精神文明等途径,现代人能够自觉抵御技术异化的侵袭与扩大。以近几年我国高铁技术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开发、调控和完善过程,探讨技术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王伯鲁
- 关键词:技术异化消解高速铁路
- 西部大开发的技术支持问题探析被引量:5
- 2000年
- 本文从西部地区概念出发 ,概述了西部地区的地域特征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心 ,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的技术需求与技术支持问题 ,指出适用高效产业技术的引入与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与切入点。
- 王伯鲁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 “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研究”笔谈被引量:5
- 2023年
- 为更好地推进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研究的创新发展,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研究”论坛于2023年5月27日在成都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校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研究主题,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深入解读和交流对话。本次论坛不仅为如何做好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思路,而且希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 田永鸿韩冬雪吴满意王伯鲁闫坤如谢瑜杨一帆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工智能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