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侃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2篇病毒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易感
  • 1篇易感者
  • 1篇人类流感
  • 1篇人类流感病毒
  • 1篇肾综合征
  • 1篇肾综合征出血...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出血热
  • 1篇流感
  • 1篇流感病毒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6篇锦州市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作者

  • 6篇王侃
  • 1篇王伟健
  • 1篇白梅
  • 1篇毛玲玲
  • 1篇张振
  • 1篇张旭
  • 1篇莫晓燕
  • 1篇杨洋
  • 1篇刘勇
  • 1篇田园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锦州市2002~2009年麻疹流行趋势分析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锦州市麻疹的流行情况,了解该病在当地的流行规律及趋势,为锦州市的麻疹免疫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近几年锦州市麻疹疫情波动较大,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锦州市近8年麻疹疫情呈上升趋势,麻疹预防措施实施不力,计划免疫工作有所滑坡。
王侃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接种率易感者
锦州市2005~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锦州市2005~2010年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锦州市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监测医院报告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报告卡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结果:2005~2010年乙肝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0~59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结论:0~19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与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接种有着密切的关系。20岁以上年龄组乙肝病人所占比例较大,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感染机会多有关,应在大年龄组人群中进一步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及时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
王侃莫晓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发病率
某市2012年~201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索锦州市2012年~201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FRS疫情。结果 2012年~2016年锦州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899例,年平均发病率5.7665/10万,死亡4例,病死率0.44%。病例地区分布为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3~5月为流行高峰期。年龄发病以40~59岁人群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0.07%。结论锦州市2012年~2016年HFRS疫情平稳,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
王侃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A型和B型人类流感病毒多重RT-PCR法同时检测
2012年
流感病毒根据病毒颗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特性及其基因型特征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3型,每型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流感病毒主要以A型和B型感染人类,A型流感病毒以H1、H3、H5为常见致病亚型,近年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跨越种群障碍对人类造成感染。
张振杨洋刘红华王侃白梅张旭毛玲玲
关键词:多重RT-PCR
某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
2019年
目的了解2015年~2017年锦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诊断、治疗及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39例手足口病的患儿咽拭子和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病毒进行分型。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例标本539份,496例通用型病毒(PE)阳性,其中EV71型占阳性率的8.06%(40/496),CoA16型占阳性率的33.44%(151/496),其他型别肠道病毒占阳性率的61.49%(305/496)。三年间肠道病毒阳性率统计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6,P> 0.05)。539份样本中咽拭样本阳性率91.70%(486/495),粪便样本阳性率100%(9/9),检测出肠道病毒阳性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8,P> 0.05)。结论 2015年~2017年锦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布以其他型别肠道病毒为主。
王侃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学
锦州2012—201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监测系统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辽宁省锦州市2012—2016年传染病监测系统上报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锦州市AFP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为进一步维持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中AFP监测系统,收集锦州市2012—2016年各地区上报的病例数,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结合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分析AFP监测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采用Topsis法综合评价锦州市AFP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结果锦州市2012—2016年上报AFP病例26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24例,疑似病例2例,男女性比例为17∶9,散居儿童居多为15例;AFP上报发病率均保持在>1/10万,平均发病率为1.442/10万。按照国家要求,AFP监测系统质量指标完成情况除2016年部分指标未达标外,其他指标均达标。Topsis方法分析锦州市历年指标完成情况结果显示,2012最优,2016年最差。结论锦州市AFP监测系统敏感性符合国家要求,但各年完成情况不平均,应及时加强监督管理,力求逐年有所进步。
王侃陆成全王伟健刘勇田园
关键词:TOPSIS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