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侃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定标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
- 目的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监测胃癌前病变癌变的主要手段。定期准确地监测胃癌前病变可早期发现癌变。目前的常规活检技术因取材的随机性而造成病理诊断的差异,不能准确反应体内胃癌前期病变的真实变化。定标活检技术已在动物试验中成功应...
- 孙蕾民戴宁陈淑洁刘玮丽王建国赵岚王侃姒健敏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 文献传递
-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486例克罗恩病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评估CD患者应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IBD中心486例使用IFX治疗的CD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31.1个月(12.0个月,40.0个月),IFX中位疗程为13.0个月(7.0个月,21.0个月)。486例患者中,98例(20.16%)发生不良反应;因不良反应停药者12例(2.47%)。急性输液反应为CD患者使用IFX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4%,占所有不良反应的41.84%(41/98), 39例为轻、中度,均在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中8例因输液反应反复发生而停药)。严重的急性输液反应仅2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抢救后好转。4例患者出现迟发过敏反应。486例患者中,感染39例(8.02%),存在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等机会性致病病原体感染,无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36例患者在感染控制后可继续行IFX治疗。486例患者中,重症感染14例(2.88%),均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27例合并慢性HBV感染者均予抗病毒治疗,未见活动期HBV感染。1例患者在停用IFX 22个月后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腺癌;6例合并良性肿瘤病史患者用药期间无肿瘤复发、进展或恶变证据。在486例患者中,其他少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8例(1.64%),贫血2例(0.41%),周围神经病变1例(0.21%),皮肤病变4例(0.82%)。IFX疗程延长、不合用免疫抑制剂和基线BMI升高是发生急性输液反应的危险因素;IFX疗程延长、基线白蛋白低于正常水平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CD患者应用IFX治疗总体安全,不良反应临床可控。用药前筛查和用药时监测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王侃叶玲娜潘贻朋刘玮丽曹倩
- 关键词:CROHN病输液反应
- 硬化性肠系膜炎一例报告
- 2006年
- 患者女,43岁,因反复腹痛20年,再发1 d入院.患者于20年前出现全腹绞痛,以上腹部明显,消炎解痉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发热,无黑便呕血.1 d前上述症状再发,腹痛加重。
- 王侃姒健敏
- 关键词:硬化性肠系膜炎反复腹痛恶心呕吐腹绞痛上腹部症状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干预试验
- 目的:针对 IBS 可能的发病因素实施干预,探讨在稳定胃肠动力条件下,微生态制剂及抗抑郁药对 D-IBS 的交互治疗作用,从而对 IBS 发病机制作出科学推论。方法:选择2005.11-2006.11 我院门诊和住院符合...
- 吴蓉王侃陈淑洁姒健敏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微生态精神症状
- 文献传递
- 合并高血压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6年10月至2021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15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17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98例(正常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年龄[(65.4±2.2)岁]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54.7±1.1)岁](P<0.01),肝硬化病因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比例(17.6%)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3.1%)(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32.4±1.5)g/L]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30.1±0.6)g/L](均P<0.05);内镜下止血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5.9%)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7.1%)(P<0.01)。结论 合并高血压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年龄较大,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占比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较高,再次出血发生率较低,提示肝硬化患者合并高血压有助于减缓慢性肝病的进展,对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后更好。
- 杨雅婷徐旭涛温珍珍方燕飞邵布勒王侃高敏
- 关键词:肝硬化高血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预后
- 美国胃肠病协会首届中国学术论坛精要
- 2014年
- 美国胃肠病协会(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AGA)成立于1897年,是美国最权威的消化医师学术团体,目前拥有涉及该学科各个方面的17000名成员,致力于促进胃肠病学的临床实践和发展。 AGA在制定卫生政策、标准、指南和消化疾病研究方面是全美乃至全球的引领者。其出版的《胃肠病学》杂志( Gastroenterology)是消化病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每年5月其参与主办的消化疾病周是全球最为知名的消化病学术大会。
- 王侃戴宁
-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干预试验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针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可能的发病因素实施干预,探讨微生态制剂及抗抑郁药对腹泻型IBS(IBS—D)的交互治疗作用,研究IB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5年11月-2006年11月门诊和住院IBS—D患者92例,均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并经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其中63例随访时间按规定要求完成。患者按用药分为以下4组:单用匹维溴铵(商品名:得舒特)组14例,匹维溴铵+微生态制剂(商品名:培菲康)组22例,匹维溴铵+多塞平组12例,匹维溴铵+微生态制剂+多塞平组15例。用药前后4周分别进行肠道菌群检测、SCL-90精神评分、IBS症状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各组患者IBS肠道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十分明显,且对5种肠道益生菌及精神症状均有明显影响。双歧杆菌、多塞平对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肠球菌的调整作用明显(P〈0.05),联合干预作用更显著。多塞平、双歧杆菌对躯体化、抑郁焦虑等症状作用明显(P〈0.05),联合效果更佳;微生态制剂和抗抑郁药在降低肠球菌、肠杆菌及调节精神的交互作用明显(P〈0.05)。结论IBS患者脑-肠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支持脑-肠互动在IB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 吴蓉王侃陈淑洁姒健敏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微生态制剂生活质量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干预试验
- 目的针对 IBS 可能的发病因素实施干预,探讨在稳定胃肠动力条件下,微生态制剂及抗抑郁药对 D-IBS 的交互治疗作用,从而对 IBS 发病机制作出科学推论。方法选择2005.11~2006.11我院门诊和住院符合罗马Ⅱ...
- 吴蓉王侃陈淑洁姒健敏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因素干预试验发病相关因素
- 文献传递
- 从慢性胃炎诊治进展看难点问题及其对策
- 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变迁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胃黏膜慢性局限性/弥漫性炎症.国内资料显示80%以上的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CG,CG诊断占消化内镜检查人数的60%-80%.长期...
- 姒健敏王侃
- 关键词:慢性胃炎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11例
- 目的:探讨内镜下肠道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癌所致恶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采用内镜下置入形状记忆合金肠道支架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病例11例。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支架成功,...
- 王侃朱为民高敏
- 关键词:支架置入治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