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凌

作品数:30 被引量:58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气候
  • 10篇灾害
  • 10篇降水
  • 9篇气温
  • 8篇天气气候
  • 8篇气象
  • 7篇气候特征
  • 7篇气象灾害
  • 6篇天气气候事件
  • 6篇暖冬
  • 6篇气候事件
  • 4篇中国气候
  • 4篇年代际
  • 4篇年代际变化
  • 3篇低温雨雪
  • 3篇冬季温度
  • 3篇台风
  • 3篇温度变化
  • 3篇长江中下游
  • 2篇低温雨雪冰冻

机构

  • 28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30篇王凌
  • 11篇陈峪
  • 8篇王有民
  • 8篇张强
  • 7篇叶殿秀
  • 7篇邹旭恺
  • 5篇曾红玲
  • 5篇李威
  • 5篇李莹
  • 5篇朱晓金
  • 4篇高歌
  • 4篇姜允迪
  • 4篇陈鲜艳
  • 4篇钟海玲
  • 4篇郭艳君
  • 4篇侯威
  • 4篇赵珊珊
  • 4篇赵琳
  • 3篇孙林海
  • 3篇蔡雯悦

传媒

  • 11篇气象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中国防汛抗旱
  • 2篇科技导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7年中...
  • 1篇2006年灾...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年汛期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06年汛期(6—8月),我国平均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偏高,是1997年以来气温最高的夏季。东亚夏季风强度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极大值。长江流域降水偏少,中下游梅雨较弱,特别是四川东部经历了50年一遇、重...
柳艳香王凌
关键词:汛期长江中下游梅雨台风
文献传递
2006年中国夏季降水预测回顾被引量:9
2007年
2006年夏季(6-8月),中国降水主要分布型态为南方多雨,北方少雨,华南大部地区是主要多雨区。长江流域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少,特别是川东盆地遭遇了严重的高温热浪和伏旱袭击,而华南、江南等地又受到强台风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旱、涝灾害。通过分析2006年夏季降水趋势预测成败的原因,提出了目前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柳艳香王凌赵振国李维京
关键词:降水预测青藏高原东亚季风台风
2020-2021年度华南江南等地秋冬连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旬,受拉尼娜事件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影响,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及西南的云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2020年11月上旬气象干旱开始露头并迅速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秋冬连旱。此次干旱过程影响范围广、干旱日数多、强度强,造成江南、华南及西南的云南等地湖库蓄水大幅减少,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2021年2月8—11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明显降水,江南、华南气象干旱解除,但西南的云南等地干旱仍然持续。从气候特征、干旱演变过程入手,分析了此次干旱过程的特点及气候成因,以期为从事气候影响评价和服务的科研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也为防旱抗旱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赵琳李威叶殿秀刘绿柳孙林海王凌常蕊廖要明姜允迪
关键词:气候特征气候成因
气候变化对雄安新区城市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全国近50年气象资料(雄安1974年以来的完整资料),研究分析了全国尤其是雄安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和气候生态特征。雄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背景与北京、天津类似。近几十年来,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明显但幅度较弱,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为平均每10年升高0.2℃,高温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0.8 d,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上述要素的变化幅度虽低于全国及周边城市,但均显示出了气候变化对雄安的影响,且极端天气事件也呈增加的趋势,如强降雨重现期缩短,极端强降雨量明显增大等,这与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的报告和中国大部地区趋势一致。结合灾害历史资料分析和气候模式预测,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雄安新区在发展中将面临气候变化背景下增加的气象灾害和气候风险,进而给出了相关城市建设的建议。
艾婉秀肖潺曾红玲王凌肖风劲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建设
中国近50a来暖冬和冬季温度变化
利用全国565个台站1956-2005年冬季平均温度资料,将多年温度变化划分为偏暖、偏冷和正常三类等概率气候事件,由此给出了一个新的暖冬指数和暖冬的定义。研究表明,从温度偏暖和偏暖覆盖范围两个方面来规范中国暖冬事件,可以...
王凌张强陈峪龚道溢
关键词:冬季温度年代际变化
文献传递
2003年度我国天气气候特点被引量:5
2004年
20 0 3年度 ( 2 0 0 2年 1 2月至 2 0 0 3年 1 1月 ) ,我国天气气候特点是 :降水总体偏多 ,气温总体偏高。全国年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 33 9mm ,但降水分布不均 ,北方地区明显偏多 ,南方地区则异常偏少。淮河流域汛期、黄河中下游秋季发生严重洪涝 ;东北春季、南方夏秋均出现大范围干旱。全国年度平均气温比常年值偏高0 6℃ ,已连续 7年高于常年 ,尤其南方地区气温偏高明显。 2 0 0 3年度我国气象灾害较频繁 ,其中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低温连阴雨、冰雹等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大。
王凌
关键词:干旱暴雨洪涝高温冰雹气象灾害
1956-2005年中国暖冬和冬季温度变化被引量:44
2007年
利用全国565个台站1956-2005年冬季平均温度资料,将多年温度变化划分为偏暖、偏冷和正常三类等概率气候事件,由此给出了一个新的暖冬指数和暖冬的定义。结果表明:暖冬指数与中国冬季温度的变暖趋势相一致,并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变率分别为10%/10a和0.4℃/10a。近50a暖冬事件共计发生13次,其中近85%的暖冬发生在1986年以后。受年际尺度变化的影响,2004/2005年和2005/2006年暖冬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和华南南部,而东北、内蒙古及中部大部分地区为冷冬或正常。
王凌张强陈峪龚道溢
关键词:冬季温度年代际变化
2022年长江流域夏伏旱监测评估被引量:12
2022年
基于1961-2022年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详细分析了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利用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和区域干旱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历史严重夏旱事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的夏伏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程度重,是1961年以来长江流域发生的仅次于2011年的严重夏旱。鉴于此次干旱目前尚未结束以及干旱灾害影响的后延效应,其影响可能进一步加剧。
邹旭恺高荣陈鲜艳王凌李威龚文婷张强
关键词:长江流域气象干旱
2022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征被引量:5
2023年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历史和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对2022年我国气候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明显。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次高,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最少。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夏季中东部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南方“秋老虎”天气明显;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出现汛情;登陆台风异常偏少,2212号台风“梅花”4次登陆;寒潮过程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广。
孙林海王凌李威陈鲜艳陈峪李修仓邹旭恺姜允迪曾红玲艾婉秀赵琳崔童石帅李莹王有民冯爱青代潭龙朱晓金郭艳君
关键词:气温降水气候特征气象灾害
2021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被引量:5
2022年
2021年,我国暖湿气候特征明显,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四季气温皆偏高;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偏多,冬季偏少、春夏秋三季偏多。华南前汛期、西南雨季和梅雨季表现为开始晚、结束早、降水量少的特征,华北雨季、东北雨季和华西秋雨呈现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多的特征,华西秋雨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2021年,我国涝重于旱。汛期暴雨过程强度大、极端性显著,河南特大暴雨影响重,秋季北方多雨,暴雨洪涝造成的直接经济和人员损失偏重;干旱呈阶段性和区域性特点,影响总体偏轻;台风、风雹、低温冷冻害和雪灾等气象灾害损失均偏轻。
陈峪王凌赵俊虎张颖娴张颖娴赵珊珊李威邹旭恺姜允迪洪洁莉洪洁莉韩荣青王有民侯威朱晓金蔡雯悦蔡雯悦郭艳君钟海玲
关键词:气候特征天气气候事件气象灾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