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坤玲

作品数:29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中医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6篇代谢
  • 5篇代谢综合
  • 5篇代谢综合征
  • 5篇疏肝
  • 5篇疏肝清热
  • 5篇通络
  • 5篇清热
  • 5篇综合征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5篇病机
  • 4篇通络方
  • 3篇血管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证型

机构

  • 2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6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和田市人民医...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王坤玲
  • 6篇李林
  • 4篇王魁亮
  • 2篇郭军
  • 2篇秦慧娟
  • 2篇侯兵
  • 1篇李靖
  • 1篇赵作荣
  • 1篇周铭心
  • 1篇姚梓平
  • 1篇孙玉科
  • 1篇舒占钧
  • 1篇刘继文
  • 1篇杨梅
  • 1篇许晨波
  • 1篇韩明明
  • 1篇何春辉
  • 1篇朱红英
  • 1篇李和平
  • 1篇李敏

传媒

  • 8篇新疆中医药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与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代谢综合征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1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并观察其中医证型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结果:代谢综合征各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1L-6)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医各证型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现象,其值随证型演变而变化,阴阳两虚组<气阴两虚组<胃热脾滞组<痰湿瘀滞组。结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可反应代谢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对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分型客观化及辨证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王坤玲王建清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
从肝脾肾浅析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被引量:10
2011年
从中医理论分析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发病特点,阐述了脾、肝、肾在郁、热、虚、损等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和发病机理,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动态演变的过程和内在的整体关联性,为中医临床处理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
王坤玲王建清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
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证的中医病机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郭军王坤玲王魁亮
关键词:糖尿病性病机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医本虚标实气血阴阳
疏肝清热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肝胃郁热型)炎性因子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清热通络方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肝胃郁热型)炎性因子干预作用及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并观察血糖,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白介素6(IL-6),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变化。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中西医治疗及单纯西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77.1%;治疗组显效14例,总有效率88.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6,TNF~a、CR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疏肝清热方治疗糖尿病疗效好,并有改善减轻微炎性反应的作用。
王坤玲朱红英
关键词:白介素6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疏肝清热通络方对糖尿病大鼠脂肪酸合成酶及心肌AMPK/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疏肝清热通络方(SQT)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酸合成酶及AMPK/eNOS通路的影响。方法7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QT低、中、高剂量组,15只/组,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SQ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大鼠10、20、30 g/kg的SQT,每日1次,连续8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肝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水平、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AMPKα1、p-AMPKα1、eNOS、p-eNOS蛋白水平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QT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FFA、TG、TC、LDL-C水平、肝组织FAS mRNA及心肌组织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心肌SOD活性、AMPKα1、eNOS、p-eNOS/eNOS、p-AMPKα1/AMPKα1水平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疏肝清热通络方能够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水平,抑制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激活心肌组织AMPK/eNOS信号通路,改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王坤玲连军周诗颖李林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酸合成酶
浅谈糖尿病血管病之瘀血络损被引量:7
2012年
糖尿病血管病在发病机理上既存在瘀血,同时也存在络损。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提出瘀血络损是发病的病机关键,阐述瘀血络损在发病中的作用,旨在完善和丰富中医病机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朱红英王坤玲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病机瘀血络损
疏肝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舒肝清热法对糖尿病血脂紊乱的调节作用及血糖、血脂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70例糖尿病伴血脂紊乱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期间除继续服用原降糖药物外,治疗组加服疏肝清热之剂,3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用药不仅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功效。
王建清王坤玲
关键词:疏肝清热法糖尿病血糖血脂代谢紊乱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内皮素、瘦素及腰臀比、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将11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胃热脾滞型、痰湿瘀滞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4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HOMA=FPG×FINS/22.5。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瘦素,并测量身高、腰臀围值。结果:各型HMAO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型内皮素、瘦素、BIM、WHR均高于正常组,以气阴两虚为重。结论:胰岛素抵抗指数在代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HMAO指数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医辨证参考指数。内皮素、瘦素、BIM、WHR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气阴两虚辨证的参考指数。
王坤玲王魁亮郭军
关键词:中医证型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瘦素体重指数腰臀比
降糖清脂饮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47例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7例患者加用降糖清脂饮(天花粉、黄芩、郁金、苍术、生地、党参、熟地、黄芪、菟丝子、枸杞子、玄参、肉桂、石斛、五味子、红花、虎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FBG、TC、TG、HDL-C、VLDL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的FBG、TC、TG、HDL-C、VLDL等指标的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王坤玲李林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脂肪肝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硒水平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关系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 AIT)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是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首要原因,并且与多种疾病相关,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目前缺乏有效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硒...
王坤玲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血清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