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增森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运城市急救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显微手术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瘤
  • 2篇手术分析
  • 2篇切除
  • 2篇微创
  • 2篇脑室
  • 2篇脊髓
  • 2篇侧脑室
  • 1篇蝶骨
  • 1篇蝶骨嵴
  • 1篇蝶骨嵴脑膜瘤
  • 1篇腰大池
  • 1篇引流
  • 1篇用药
  • 1篇诊治
  • 1篇镇静镇痛
  • 1篇镇痛

机构

  • 9篇运城市急救中...
  • 2篇运城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王增森
  • 9篇李明升
  • 5篇李璞
  • 1篇郭宏川

传媒

  • 4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肿瘤36例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2006年
目的提高脊髓肿瘤的手术全切除率,最大限度减少脊髓损伤,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对36例脊髓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显微手术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9例明显好转,4例好转,2例无改变,1例加重。结论脊髓肿瘤显微切除效果良好。
李明升王增森
关键词:脊髓肿瘤显微手术治疗
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量、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和异常内分泌下降更高,鼻腔出血、脑脊液漏、尿崩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瘤体体积,异常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璞李明升王增森
关键词:垂体瘤内镜辅助临床疗效
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2例HI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采用了微创手术(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指标和3d内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d,观察组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分别为(1.1±0.2)μg/(L·h)、(56.7±12.0)ng/L、(119.2±15.6)ng/L,而对照组分别为(2.1±0.6)μg/(L·h)、(77.4±12.5)ng/L、(150.3±22.4)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4、8.93、5.61,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3、天的收缩压分别为(188±12)、(166±10)、(153±9)、(145±9)mmHg,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89±17)、(183±16)、(179±15)、(168±15)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9.41,P〈0.05;F组间=21.33,P〈0.05;F交互=17.56,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变化较对照组稳定。结论微创手术治疗HIH,可有效控制患者收缩压水平,患者术后恢复快,预后较好。
王增森李明升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开颅手术肾素醛固酮
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对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在治疗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中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我院2006年至2014年间临床病例资料,共筛选152例病例纳入此次研究,并依据患者后期处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腰椎穿刺+鞘注组(A组)、腰大池组(B组)及腰大池+鞘注组(C组),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各实验数据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有效时间、细菌清除率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数、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及颅内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均〈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有效时间上,A组平均用时(12.80±2.25)d,B组(12.64±2.00)d,C组(9.44±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4,P〈0.05),对其进行两两分析发现,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69、2.854,P均〈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9,P=0.908;)。A、B、C3组治疗有效例数分别为45例(占89.1%)、53例(占94.6%)、46例(占95.8%),其中A组死亡3例,B组死亡3例,C组2例死亡。经统计分析,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细菌清除率上,A、C两组分别33例(占68.75%)、35例(占72.9l%),而B组仅为23例(占41.07%)A、C组明显优于B组(X2值分别为9.478、10.63,P均〈0.05)。结论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联用鞘内注射给药在脑脊液漏合并有颅内感染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缩短治疗有效时间,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李璞王增森李明升郭宏川
关键词:鞘内给药脑脊液漏颅内感染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15例显微手术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效果及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本组15例患者术后全部CT复查:14例全切,1例次全切。随访3个月~1年,所有患者颅高压症状消失,无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术前记忆功能减退、失语患者的症状亦明显减轻。结论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术中显微操作,掌握各种注意要点,可以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王增森李明升秦丽青
关键词: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显微手术
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症状均有改善,并且病情不再加重。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可达到减轻现有症状和防止病情继续发展的双重效果。
王增森李明升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微创
小剂量联合使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在临床上小剂量联合使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镇痛镇静剂:小剂量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命体征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疼痛情况、躁动情况、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颅内压和预后数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联合使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治疗,可减少重型颅脑手术损伤患者术后意外的发生,同时联合用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效果,减少用药量,从而减少毒副作用,降低了费用而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璞李明升王增森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联合用药镇静镇痛
小脑幕缘切开治疗脑疝
2005年
王增森
关键词:小脑幕切开脑疝
侧脑室巨大脑膜瘤诊治1例
2005年
王增森
关键词:侧脑室巨大脑膜瘤全部切除
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的入路、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科15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均有改善,Simpson分级Ⅰ、Ⅱ级切除11例,Ⅲ级切除3例,Ⅳ级切除1例。术后1年MRI复查:Ⅰ、Ⅱ级切除未复发,Ⅲ级切除1例复发,Ⅳ级切除1例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能明显提高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全切率及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复发率。
王增森李明升李璞
关键词: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