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桥

作品数:301 被引量:1,475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84篇会议论文
  • 57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5篇农业科学
  • 10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6篇杀菌剂
  • 99篇病菌
  • 89篇霉病
  • 48篇番茄
  • 45篇黄瓜
  • 45篇灰霉病
  • 44篇抗药
  • 41篇田间
  • 40篇抗性
  • 38篇抗药性
  • 36篇病害
  • 35篇防效
  • 34篇马铃薯
  • 33篇毒力
  • 33篇霜霉病
  • 29篇晚疫病
  • 26篇葡萄
  • 25篇疫病菌
  • 25篇田间防效
  • 25篇敏感性

机构

  • 290篇河北省农林科...
  • 56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保定职业技术...
  • 6篇中国中化集团...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滨州职业学院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化工研究...
  • 1篇中化农化有限...
  • 1篇化工研究院
  • 1篇顺毅股份有限...
  • 1篇江苏爱佳福如...
  • 1篇北京成禾佳信...

作者

  • 293篇王文桥
  • 244篇韩秀英
  • 195篇马志强
  • 176篇张小风
  • 111篇赵建江
  • 88篇毕秋艳
  • 55篇路粉
  • 51篇孟润杰
  • 42篇李红霞
  • 23篇赵卫松
  • 20篇齐永志
  • 14篇陈治芳
  • 12篇康立娟
  • 10篇刘颖超
  • 10篇王红刚
  • 9篇张金林
  • 8篇范子耀
  • 7篇张文渊
  • 7篇牛芳胜
  • 7篇叶滔

传媒

  • 21篇农药学学报
  • 19篇农药
  • 17篇植物保护学报
  • 17篇植物病理学报
  • 12篇河北农业科学
  • 10篇华北农学报
  • 9篇植物保护
  • 9篇中国蔬菜
  • 9篇中国植物保护...
  • 7篇中国植物保护...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第三届中国植...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现代农药
  • 3篇第六届中国植...
  • 3篇第五届中国植...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18篇2018
  • 6篇2017
  • 18篇2016
  • 10篇2015
  • 16篇2014
  • 19篇2013
  • 13篇2012
  • 22篇2011
  • 42篇2010
  • 20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3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致病疫霉对烯酰吗啉和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动态监测及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4
2023年
为明确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致病疫霉对烯酰吗啉和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时空动态及常用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1—2019年采自河北、内蒙古和吉林3省(区)马铃薯主产区的922个致病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和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采用茎叶喷雾法于2018年和2019年评估了烯酰吗啉和双炔酰菌胺等7种杀菌剂在推荐剂量下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在时间上,不同年份采集的922株致病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指数分别为25.71%~100%和0.31~0.50;890株致病疫霉对双炔酰菌胺的抗性频率为0~1.43%,仅于2013年检测到抗性菌株,历年抗性指数均为0.25。在地域上,3省(区)致病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指数分别为57.19%~66.56%和0.39~0.42;对双炔酰菌胺的抗性频率为0~0.36%,抗性指数均为0.2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下同) 300.0 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83.3%~85.6%)高于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40.4 g/hm^(2)的防治效果(76.9%~78.6%)和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75.0 g/hm^(2)的防治效果(70.0%~71.4%)。20%霜脲氰悬浮剂162.0 g/hm^(2)、40%氟醚菌酰胺·烯酰吗啉悬浮剂240.0 g/hm^(2)、43%霜脲氰·双炔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90.3 g/hm^(2)和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773.4 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为79.8%~86.9%。为此,推荐烯酰吗啉单剂或混剂及双炔酰菌胺混剂在河北、内蒙古和吉林3省(区)继续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但是需密切监测致病疫霉对烯酰吗啉和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变化并注意与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混用或者交替使用。
路粉吴杰赵建江毕秋艳李洋孟润杰韩秀英王文桥
关键词:致病疫霉马铃薯晚疫病烯酰吗啉双炔酰菌胺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杀菌组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两种组份,组份一: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组份二:辛菌胺醋酸盐、吩嗪α‑2羧酸、丙硫菌唑或噻肟菌酯,其中,组份一和组份二的质量比为1:20~20:1,两种...
毕秋艳韩秀英赵建江吴杰路粉王文桥
文献传递
40%氟菌·唑醚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效果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筛选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并确定其在田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叶盘法测定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不同配比混合物对致病疫霉的毒力并根据Wadley公式计算增效系数,选择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采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确定润湿分散剂,通过"湿法"研磨工艺加工不同助剂含量的样品,调节样品的流变学特性,逐步优化配方;确定最终配方后,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加工悬浮剂样品,测定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以10﹕1和1﹕4混合时对致病疫霉毒力表现增效,增效系数分别为1.56和1.66;40%氟菌.唑醚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氟吡菌胺≥8%、吡唑醚菌酯≥32%、1%Terwet1004、2%Tersperse2700、2%Morwet D425、0.5%硅酸镁铝、4%乙二醇、3%SAG630、水≤47.5%;在用量为480、360、288 g a.i./hm2时,40%氟菌.唑醚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94.38%、92.20%、88.22%。【结论】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混配使用对致病疫霉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40%氟菌.唑醚悬浮剂样品粒径小,悬浮率高,贮存稳定,在田间条件下对马铃薯晚疫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张鹏王文桥黄啟良孟润杰赵建江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效果
防治我国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主要病害的高效药剂筛选被引量:6
2018年
2015~2016年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几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和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使用技术,为其推广应用于马铃薯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晚疫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25%嘧菌酯SC 75 g a.i./hm^2、60%霜脲氰·嘧菌酯WG 405~540 g a.i./hm^2或30%氟啶胺·氰霜唑SC 76.5 g a.i./hm^2,每隔7 d喷施1次,连喷3次,对晚疫病防效可达83%以上;在早疫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20%嘧菌酯WG135~180 g a.i./hm^2,每隔7 d喷施1次,连喷3次,对早疫病防效高于84%;播种时沟施250 g/L嘧菌酯SC 225 g a.i./hm^2或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SC 438.8~536.3 g a.i./hm^2,或者播种前用90 g/L氟唑环菌胺·咯菌腈FS按照63 g a.i./t的剂量拌种,对植株黑痣病的防效均高于60%;播种前用90 g/L氟唑环菌胺·咯菌腈FS按照45~63 g a.i./t的剂量拌种,对薯块黑痣病的防效高于60%。在生产中,可以使用以上筛选到的高效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和黑痣病。
路粉王会君孟润杰吴杰赵建江毕秋艳韩秀英王文桥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效
一种含氟吡菌胺和咯菌腈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所述复配杀菌剂由氟吡菌胺和咯菌腈组成,其质量比为1~9∶1~9,优选质量比为1~7∶1~5,更优选质量比为1~5∶1~3。本发明提出的复配杀菌剂可应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晚疫病、灰霉病以...
王文桥孟润杰张小风马志强韩秀英赵建江
文献传递
多菌灵乙霉威双抗菌系导致灰霉菌对多乙混剂抗药的风险预测研究
张小风王文桥康立娟等
该项目以抗药性风险预测的研究模式为基础,对杀菌剂的固有风险因子进行研究,针对灰霉菌对杀菌剂易产生抗药性和药剂间的负交互抗药关系,即通过室内、田间获得双抗菌系的难易程度、药剂选择及人工诱变双抗菌系的发生频率、抗药水平及稳定...
关键词:
关键词:复配混剂灰霉菌
河北省辣椒主要土传病原菌种类及病害防治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河北省辣椒根和茎基部主要病害症状及病原菌种类进行了观察与分类。结果表明:辣椒根和茎基部主要受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lecht.f.sp.)及核盘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3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其分离频率分别为48.0%、48.5%和10.2%;同时发现疫霉菌和镰刀菌均容易侵染辣椒叶片及茎段,核盘菌侵染茎段的能力高于叶片。详细介绍病原菌形态特征和病组织表现症状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结果和生产实际,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
齐永志张小风王文桥马志强赵卫松韩秀英
关键词:辣椒土传病害病原菌种类
旋覆花和土木香乳化提取浸膏对黄瓜霜霉病田问防治效果
将两种菊科植物旋覆花和土木香的提取浸膏分别制备成含20%旋覆花浸膏乳油和含20%土木香浸膏乳油。在大棚药效试验中,当黄瓜霜霉病零星发生时,将含20%旋覆花浸膏乳油16倍、32倍和64倍的稀释液和含20%土木香浸膏乳油的1...
王红刚王文桥韩秀英张文渊张小风马志强乔桂双孟润杰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三唑酮诱导对烟草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不同浓度杀菌剂三唑酮处理烟草后,烟草植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有所提高,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比对照活性增强。因此认为,三唑酮可以诱导烟草对TMV的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提高烟草的免疫能力。
武彦霞李红霞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陈丹马志强
关键词:三唑酮烟草防御酶
河北省和山东省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及常规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被引量:6
2019年
为明确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对氟吡菌胺的抗性时空动态,2011—2016年从河北省和山东省黄瓜主产区采集1 821株霜霉病菌,采用叶盘漂浮法检测供试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并以茎叶喷雾法评估5种常规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河北省和山东省黄瓜主产区的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已普遍产生了低度抗性,平均抗性倍数为5.86;所有供试菌株的抗性频率为51.89%,其中低抗菌株及中抗菌株分别占36.18%和15.71%;平均抗性指数为0.34,每年检测的抗性频率、抗性倍数及抗性指数呈增长趋势,且随着监测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在河北省定兴县和山东省寿光市进行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按推荐剂量喷施,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对黄瓜霜霉病防效显著高于常规对照药剂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58%甲霜灵·代森锰锌WP、80%代森锰锌WP及250 g/L嘧菌酯SC的防效,但防效明显下降,由2011年的92.58%~93.31%降至2016年的80.07%~80.82%。表明需要制定和实施抗药性治理对策,如限制山东和河北2省黄瓜的每个生长季节中687.5 g/L氟菌·霜霉威SC的使用不超过2次,而且要与不同作用机理的卵菌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治黄瓜霜霉病。
王文桥韩秀英吴杰赵建江孟润杰路粉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菌抗性田间防效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