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春
- 作品数:102 被引量:589H指数:19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接骨木化学成分及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 本文采用试管预试法初步确定了接骨木茎叶中所含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含有生物碱、甾体成分、蒽醌及其苷类、三萜皂苷、香豆素及其苷类、酚性成分、鞣质、油脂、黄酮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对接骨木茎叶杀鼠活性的测定表明,饵料中接...
- 张宏利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杨清娥卜书海
- 关键词:接骨木化学成分二次中毒
- 文献传递
- 鼠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04年
- 总结了我国鼠害防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防治鼠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驱避剂和不育剂的应用及物理机械灭鼠等。作者认为,植物源灭鼠药剂在鼠害的综合治理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其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 张宏利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杨清娥田海燕
- 关键词:鼠害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驱避剂
- 我国西北地区啮齿动物的发生现状与趋势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各省区地下害鼠主要监测对象是甘肃鼢鼠、中华鼢鼠和高原鼢鼠;监测的主要地面害鼠是小家鼠、达乌尔黄鼠和灰仓鼠等13种。草兔已经成为一种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害鼠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且有爆发成灾的趋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原先发生在农田的害鼠变成了林地害鼠,造成了在局部地区林地鼠害发生面积的急剧增加。
- 杨清娥韩崇选吕复扬杨林马建海李继光王明春杨学军张宏利
- 关键词:啮齿动物发生面积
- 苦参杀鼠活性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通过对苦参不同部位杀鼠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在20%浓度时,苦参根、茎叶对小白鼠个体的毒杀率分别为100%和50%;在15%浓度时分别为100%和20%。饵料中苦参根、茎叶的含量为20%时,试鼠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59和0.72。说明苦参对试鼠有较好的毒杀活性以及较好的适口性。以家鸡进行安全性试验,无二次中毒现象。
- 张宏利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杨清娥吕宁
- 关键词:苦参二次中毒安全性
- 不同抗逆配方对侧柏和油松生长的影响
- 2007年
-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施入不同物质组成的抗逆配方,对主要造林树种侧柏和油松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逆配方对侧柏和油松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配方A13、A22、C3和C5在侧柏苗木成活率、生长量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均高于其他配方;配方B5在提高油松苗木成活率、生长量和地径等方面的作用普遍优于其他配方。初步说明上述配方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
- 杨学军韩崇选张宏利王明春杨清娥
- 关键词:油松侧柏
- 利用清灌剩余物预防草兔啃食幼树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幼树群落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草兔啃食对幼树的生长和保存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围栏是常用的预防兔害的方法,但建造围栏费工、费时,且成本高。另一种选择是利用围栏原理,将幼树与草兔隔开,而不限制其进入林内。本研究采用延安市桥北林区和咸阳市旬邑林区试验材料,验证了用灌木枝条(沙棘、黄刺玫和其他灌木)围罩幼树的效果。试验在当年油松定植时布设,设罩盖与不罩盖处理,5次重复,苗龄3a,各处理300株。2006年5月定植时统计用工量,并对处理区的油松进行测量、标记。处理后2007-2011年5月各调查1次。结果表明,灌木枝条篱笆预防效果优于围墙,2种处理前5a的综合预防效果桥北为57.3%±1.81%和47.1%±2.93%,旬邑为47.6%±2.08%和37.33%±2.34%。灌木篱笆预防有效期在5a以上,围墙有效期为3a。
- 崔汛韩崇选王培新孟惠荣张芳宝李建国张浩张磊王明春杨清娥
- 农林鼠害修复专家决策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农林害鼠种群动态和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鼠害修复专家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法,组建了修复子系统、生物控制子系统和气候子系统模型,讨论了各子系统在农林鼠害修复专家决策系统中作用和地位。
- 张刚龙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张宏利卜书海杨清娥
- 关键词:鼠害控制
- 大戟对小鼠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大戟对小鼠的毒性。结果表明,饵料中大戟根茎样品含量为20%、15%时,对试鼠的毒杀率分别为60%和30%,死亡试鼠取食样品的最小量为1.71 g,相当于75.63 g/kg体重,平均155.60 g/kg体重,最大为309.58 g/kg体重;大戟茎叶对试鼠无毒杀作用。采用灌胃法测得大戟根茎对试鼠的致死中量(LD50)为19.56 g/kg,与饲料混毒法测定的死亡试鼠的最小取食量75.63 g/kg差别较大。以家鸡进行二次中毒试验,试验过程中无死亡现象发生。
- 张宏利杨清娥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
- 关键词:大戟小鼠致死中量
- 陕北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陕北林地啮齿动物群落被划分为3个类型。吴旗林区的啮齿动物群落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风沙区林地群落类型,种类较多,密度变化较大,优势种为中华鼢鼠和跳鼠类。对林木造成巨大危害的种类主要为中华鼢鼠和草兔。退耕林地啮齿动物群落保持了原农田群落的特点,其桥山林区的群落优势种是甘肃鼢鼠,而吴旗林区退耕林地为中华鼢鼠。桥山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种类和生物量因植被状况较大差异,天然次生林种类较少,密度较低,优势种是达乌尔黄鼠和松鼠类。灌木疏林林地群落兼有天然次生林的啮齿动物群落和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特性,优势种为达乌尔黄鼠和松鼠类。次生林全面清坡造林幼林地,其群落优势种为甘肃鼢鼠。
- 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卜书海张宏利杨清娥
- 关键词:啮齿动物群落群落多样性
- 陕西林区草兔空间格局及区域变化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陕西林区草兔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3种基本类型,其聚集度从南向北依次增强,聚集块大小为1~2hm2。草兔向食物丰富和隐蔽条件较好的林地相对集中的行为,使草兔在小样方中有聚集分布的趋势,且与密度有依赖性,同时由于各林区植被状况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林区空间分布的差异。随着取样大小的逐渐加大,样方内食物和景观的丰富度不断提高,食物条件和空间异质性对草兔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弱,表现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在密度或样方较小时,聚集块指标与其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密度或样方较大时,聚集块指标与其一致性急剧下降,并逐渐接近其稳定值。
- 韩崇选杨学军杨清娥王明春张宏利卜书海
- 关键词:林区草兔食物空间异质性种群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