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明 作品数:72 被引量:876 H指数:20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利用RIL和CSSL群体检测水稻种子休眠性QTL 被引量:44 2003年 利用由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 4的杂交组合衍生的重组自交F1 0 家系 (RecombinantInbredLines,RIL)群体及其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ChromosomeSegmentSubstitutionLines,CSSL)群体 ,进行了种子休眠性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其中CSSL群体有 2个 ,即CSSL1(以Asominori为背景 ,置换片段来自IR2 4)和CSSL2 (以IR2 4为背景 ,置换片段来自Asominori)。在RIL群体上共检测到 3个种子休眠性QTL ,分别位于第 3、6和 9染色体上 ;在CSSL1群体中检测到分布在第 1、3和 7染色体上的 3个休眠性QTL ;而在CSSL2群体上检测到的 3个QTL则分别位于第 1、2和 7染色体上。同时在两套CSSL群体上 ,分别检测到位于第 1、7染色体上位置相近且效应一致的休眠性QTL ,分析表明其所在的Asominori片段含对种子休眠性的增效基因 ,相应的IR2 4片段含有减效基因。 江玲 曹雅君 王春明 翟虎渠 万建民 吉村醇关键词:种子休眠性 重组自交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 籼粳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定位(英文) 被引量:8 2006年 以IR36(indica)和热研2号(japonica,广亲和品种)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80个单株的F2群体及包括110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利用该F2群体,进行了水稻花粉不育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共检测到3个花粉不育QTL,分别位于第3、57、染色体上,此外,共检测到9个由雄配子引起的偏分离QTL,其中7个与ga-14和ga-11位点的配子败育类型相同。与花粉形态鉴定相比,偏分离的数据对检测F1杂种花粉败育基因更为敏感。在第56、染色体上控制偏分离的2个QTL位点,其杂合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偏高。在qHPS-5位点,粳型纯合子表现出比杂合子和籼型纯合子更低的育性水平。本研究获得的分子标记将有助于聚合尽可能多的中性亲和基因以解决亚种间F1杂种的花粉不育性问题。 陈静 江玲 王春明 池桥宏 翟虎渠 万建民关键词:分子标记 花粉不育 杂种不育性 两系杂交稻制种风险及其控制 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2000年以来15 a盐城大面积两系杂交稻制种中遭遇的4 a低温危害,分析育性敏感期低温对所产杂交种子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不育系对低温的反应程度,结合当地1985年以来的30 a气象资料,表明这4 a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危害,是由于制种选用的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不能抵御连续3 d日平均气温低于23.5℃的低温,以及安排的花期不合理造成的。在盐城地区控制两系杂交稻制种风险的对策是:选用的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要具有抵御连续3 d日平均气温低于23.5℃低温的能力,基地选择在盐城中部的里下河和沿海地区,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7月25日至8月10日,抽穗扬花初期在8月15—20日,同时要注重培植生育期一致的群体,主动抗灾应变,强化制种行业管理。 滕烜 江玲 王春明 万建民关键词:两系杂交稻 制种 筛选水稻贮藏蛋白突变体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03年 根据水稻种子及其贮藏蛋白特性 ,结合普通实验室条件 ,对分离水稻种子全蛋白及其各蛋白组分的方法进行改进 ,建立了筛选水稻种子贮藏蛋白突变体的新方法。讨论了抽提水稻种子全蛋白时试剂加入的最佳方式以及各蛋白组分分级分离时的最佳条件。新方法简便易行 ,快速高效 ,重复性好。将该法用于种子资源库筛选 ,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江绍玫 朱速松 沈文飚 郑天清 王益华 江玲 王春明 徐朗莱 万建民关键词:水稻 贮藏蛋白 突变体 水稻剑叶光合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水稻剑叶全氮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生物产量的重要因子。利用[Nipponbare(粳稻)×Kasalath(籼稻)]×Nipponbare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群体在2005、2006连续两年对其剑叶抽穗后7d的全氮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y trait locus,QTL)定位。结果检测到5个控制全氮含量的QTLs(qTLN-1、qTLN-3a、qTLN-3b、qTLN-9和qTLN-12),分布在第1、第3、第9、第12这4条染色体上,其LOD值为2.67-19.07,贡献率为2.33%-18.70%,其中qTLN-3a、qTLN-9、qTLN-12是新检测到的位点。在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控制净光合速率的QTL,LOD值为3.06,贡献率为4.73%;控制蒸腾速率的1个QTL qTr-10,其LOD值为6.59,贡献率为7.45%。同时还发现控制单个性状的QTLs存在上位性互作,因而利用相应的以Nipponbare为背景的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s)群体进一步剖析单个QTL效应,结果显示控制全氮含量的qTLN-3a、qTLN-9和控制净光合速率的qPn-6在不同环境下可以被重复检测到,且效应稳定。该结果将有利于光合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MAS)育种及其图位克隆。 张强 王春明 翟虎渠 万建民关键词:水稻 光合性状 水稻品种9194抗黑条矮缩病位点qRBSDV11及其分子标记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品种9194抗黑条矮缩病位点qRBSDV11及其分子标记方法。对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9194(♀)与感病品种苏御糯(♂)杂交获得的F<Sub>2</Sub>单株的基因型和相应F<Sub>2:3</Sub>家... 万建民 刘裕强 江玲 孙志广 胡金龙 王宝祥 王琦 赵志刚 王益华 陈亮明 刘世家 刘喜 陈赛华 张文伟 田云录 王春明 徐大勇文献传递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培矮64S的抽穗期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5 2005年 利用抽穗期感光性近等基因系EG0~EG7、ER~LR及T6 5~T6 5m对培矮 6 4S抽穗期基因型进行分析表明 ,培矮 6 4S在E1、E2 、E3 位点分别带有E1、e2 、E3 基因 ,在Se 1位点带无感光功能的Se 1e 基因 ,在Ef位点带有显性早熟基因Ef 1。进一步用抽穗期QTL近等基因系NIL(Hd1)和NIL(Hd4 )进行的研究证实 ,培矮 6 4S带有显性感光基因E1和无感光功能的Se 1e 基因。同时 ,用QTL近等基因系日本晴和NIL(Hd2 )~NIL(Hd6 )研究表明培矮 6 4S带有能抑制E1基因表达的隐性感光抑制基因i Se 1。文中对培矮 6 徐俊锋 江玲 王国刚 刘世家 陈亮明 王春明 罗林广 万建民关键词:近等基因系 抽穗期 显性早熟基因 水稻剑叶全氮含量及其变化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8 2005年 以籼稻品种IR24 和粳稻品种Asominori 及其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遗传研究材料, 在抽穗后5个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剑叶全氮含量,并结合水稻R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水稻剑叶全氮含量性状进行 QTL的动态定位,探讨了控制剑叶全氮含量基因在水稻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方式。在抽穗后各时期共检测到7个QTL, 位于第2和第11染色体上的2个QTL(QN- 2、QN- 11)增效基因来自粳稻品种Asominori,其他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籼稻 IR24;抽穗后 2 周内检测到2个QTL,即QN- 3 和QN- 8 b, 其加性效应值较大, 解释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较高;后期检测到的QTL加性效应和贡献率较低,位于第2染色体上R3393的QN -2 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第3周内表达, 位于第8染色体上G1149的QN -8 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第4周内表达,位于第11染色体上G1465的QN -11 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 4 周和 5 周持续表达。控制剑叶全氮含量的基因在抽穗后早期表达较为活跃,可以应用于改良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功能;在测定末期检测到的控制剑叶全氮含量的QTL,则可以用于延缓叶片早衰的育种改良。 杨权海 王春明 胡茂龙 张迎信 翟虎渠 万建民关键词:水稻 剑叶 全氮含量 光合作用 数量性状位点 大气CO_2浓度增加对水稻粒形和粒重数量性状基因座的影响 2008年 利用"Asomonori与IR24"的置换系群体,对水稻的粒长、粒宽、粒型(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等5个性状在CO2浓度分别为370μmol/mol(简写为Ambient)和570μmol/mol[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的条件下进行了QTL分析。在FACE下,共检测到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的18个QTL,其贡献率差异较大,在9.2%~42.2%之间,其中有17个QTL的贡献率超过15%,分别是控制千粒重的1个QTL、粒长的10个QTL、粒宽的1个QTL、粒型3个QTL和粒厚的2个QTL;在Ambient下共检测到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的9个QTL,其贡献率在9.4%~30.0%之间,其中控制粒长的1个QTL、粒宽的2个QTL和粒型3个QTL的贡献率超过15%。两CO2浓度下能重复检出的QTL共3个,其它只能在1个环境中检测到。与Ambient下的QTL结果相比,FACE对粒形及粒重的影响较大,可以增加微效基因的数量,同时还可增加主效基因的贡献率。 范桂枝 蔡庆生 谢辉 王春明 万建民 朱建国关键词:水稻 CO2浓度 粒形 粒重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及QTL分析 被引量:60 2004年 利用 8 1个株系组成的Kinmaze(japonica) DV85(indica)重组自交系 (recombinantinbredlines ,RIL)群体 ,采用苗期强迫饲毒的鉴定方法 ,以病情指数作为条纹叶枯病的表型值 ,鉴定亲本及 81个RILs对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毒(ricestripevirus ,RSV)的抗性。利用QTLCartographer软件 ,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到 3个QTL位点 :qStv1、qStv7、qStv11分别位于第 1、7、11染色体上 ,各QTL的LOD值为 2 44~ 3 83 ,贡献率为 19 8%~3 0 9%。根据抗性基因加性效应的方向 ,在qStv7、qStv11位点上 ,亲本DV85存在抗条纹叶枯病增效基因 ,Kinmaze具有抗条纹叶枯病减效基因 。 丁秀兰 江玲 刘世家 王春明 陈亮明 程兆榜 范永坚 周益军 万建民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毒 重组自交系群体 抗性基因 QTL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