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林

作品数:49 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0篇甜瓜
  • 6篇胁迫
  • 5篇白粉
  • 4篇盐胁迫
  • 4篇作物
  • 4篇抗氧化
  • 3篇大叶
  • 3篇药剂
  • 3篇诱导剂
  • 3篇栽培
  • 3篇植物
  • 3篇霜霉病
  • 3篇种子
  • 3篇种子萌发
  • 3篇枸杞
  • 3篇外源
  • 3篇霉病
  • 3篇萌发
  • 3篇葫芦科
  • 3篇葫芦科作物

机构

  • 38篇陇东学院
  • 13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温州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49篇王春林
  • 14篇武芸
  • 12篇陈年来
  • 9篇张玉鑫
  • 7篇胡浩斌
  • 6篇尚菲
  • 5篇段春燕
  • 4篇康恩祥
  • 4篇朱振家
  • 4篇乔昌萍
  • 3篇周天林
  • 3篇马世荣
  • 3篇宋曦
  • 3篇张占军
  • 3篇代春艳
  • 3篇李喜娥
  • 3篇李燕
  • 3篇王风琴
  • 2篇刘建新
  • 2篇胡敏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果树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甘肃科技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CF_2=CF结构的化合物中^(19)F NMR化学位移的计算
2011年
系统总结和分析前人对19F NMR化学位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19F NMR化学位移的规律进行研究,最终确定用回归分析中的最小二乘法来确定计算19F NMR化学位移的公式,并用F检验法对所得计算公式进行检验,给出了具有CF2=CF结构的化合物中19F NMR化学位移的计算公式δcal=B+Δα+Δβ,该公式的置信度为95%,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0.165ppm,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标准偏差为0.610ppm。
李燕李临生兰云军王春林
关键词: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置信度
BTH诱导甜瓜愈伤组织活性氧代谢和抗性酶活性的信号途径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对含有苯并噻二唑(BTH)、咖啡酸(CA)或氯化钴(CC)等不同MS培养上甜瓜愈伤组织的研究,测定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BTH诱导的甜瓜ROS代谢和抗性酶活性及其相关的信号途径。结果表明,CA可以消除BTH对甜瓜愈伤组织O2■增加和H2O2积累的诱导作用;CA或CC能够部分抵消BTH对SOD增强的诱导作用;CC对BTH诱导的POD增强具有抑制效应,CA+CC可完全消除BTH对POD的诱导作用;CA和CC均能促进BTH对PAL增强的诱导作用,且具有协同效应。BTH对甜瓜O2■升高、H2O2积累和CAT降低的诱导主要通过SA途径实现,对POD的影响主要通过ET途径实现,对SOD升高的诱导通过SA和ET 2条途径实现,而对PAL活性的影响通过ET和SA以外的途径实现。
王春林张玉鑫陈年来代春艳方春媛康恩祥
关键词:甜瓜苯并噻二唑咖啡酸信号途径
庆阳地区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产量、外观品质等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熟品种‘夏波蒂’比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产4.86%,农艺性状好,淀粉和干物质含量也表现为较高,值得在庆阳地区推广。‘大西洋’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略高于‘夏波蒂’,最适合淀粉加工原料,但产量最低,很难带来经济效益。
王春林
关键词:马铃薯
NaCl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在吸胀阶段受盐胁迫影响较小,当种子萌动后高盐浓度对种子吸水有抑制作用。50mmol·L-1NaCl处理,对黄河蜜胚根生长有促进作用;50mmol·L-1以上,随着盐浓度增加,黄河蜜、白沙蜜、甘黄金种子的发芽速度逐渐降低,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胚根生长量均下降。盐胁迫对种子α-淀粉酶活力和膜修复的抑制可能是造成甜瓜种子萌发推迟和发芽势下降的主要原因。
王春林张玉鑫陈年来
关键词:盐胁迫甜瓜种子萌发Α-淀粉酶活性膜透性
一种用于大麦培育的智能施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麦培育的智能施肥方法,属于智慧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特定策略构建初始数据集,即若干天的影响施肥策略的多特征数据拼接作为输入,之后一周时间对应的大麦总施肥量作为输出。随后,构建基于互信息和相关系数的...
任盼荣杨芳乔岩 李茜 安沛沛 许爱云王春林赵菊莲施万喜 龚磊
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西葫芦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以“冬玉99F1”西葫芦种子为试材,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硫化氢(H_(2)S)供体硫氢化钠(NaHS),测定了不同浓度外源H_(2)S对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西葫芦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α-淀粉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西葫芦抗盐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NaHS可显著提高西葫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提高α-淀粉酶的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的积累,减少细胞膜相对透性,说明H_(2)S通过降低细胞膜的受害程度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西葫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西葫芦种子的抗盐能力,其中以0.6 mmol·L^(-1) NaHS处理效果最优。
王春林尚菲段春燕王风琴
关键词:硫氢化钠盐胁迫西葫芦种子萌发
青蒿挥发油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从提取方法、采收期、贮存期、产地、采集部位和种植季节6个方面分析青蒿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因素。并收集整理了不同产地的挥发油组分,总结出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以倍半萜和单萜为主,主要成分是樟脑(Camphor)、1,8-桉叶素(1,8-cineole)、蒿酮(Artemisia ketone)、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side)、石竹烯(Caryophyllene)、芹子烯(Seltnene)、莰烯(Camphene)、蒎烯(Pinene)和大根香叶烯D(Germacrene D)等化合物。
李燕胡浩斌郑旭东王春林
关键词:青蒿挥发油收率化学成分
一种短柄五加水凝胶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柄五加水凝胶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将风干后研磨成粉的短柄五加叶片加入石油醚后进行水浴回流,得到粉末;在粉末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水浴回流、减压蒸馏得到干膏;将干膏用水溶解后萃取,得到蒸馏物;在超声...
肖佳佳张凤凤王永顺马世荣柳鹏飞尚菲王春林杨永鹏
大叶藜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大叶藜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10%KOH为显色剂,在403 nm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10.7~64.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为0.56%(n=6),大叶藜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45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快速,适用于大叶藜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武芸马世荣王春林胡浩斌张小伟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总黄酮
Plackett-Burnman联合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Plackett-Burnman(PB)联合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性。依次通过PB实验设计、最陡爬坡实验设计研究了5种影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显著性影响因素及响应面中心,采用Box-Behnken(BB)实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采用FRAP法及ABTS、DPPH法评价了黑果枸杞黄酮的抗氧化性,并与抗坏血酸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51%乙醇(体积分数)与原料之比为30:1(mL/g),62℃、240 W超声辅助提取42 min,提取率可达42.0974 mg/g(原料),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4%;FRAP法及ABTS、DPPH法均表明,黑果枸杞总黄酮还原力强于抗坏血酸,其对ABTS、DPPH自由基清除的IC_(50)分别为0.0252、0.0272 mg/mL,均较抗坏血酸强,且二者抗氧化性均与浓度呈量效关系,为开发黑果枸杞资源、拉长其产业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春林武芸芦娅妮韩明虎王丽朋胡浩斌
关键词:黑果枸杞黄酮抗氧化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