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娟

作品数:17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气候
  • 3篇年代际
  • 2篇遥相关
  • 2篇陶瓷
  • 2篇铁电
  • 2篇铁电陶瓷
  • 2篇年代际变化
  • 2篇欧亚
  • 2篇气候特征
  • 2篇气候突变
  • 2篇网络
  • 2篇介电
  • 2篇教学
  • 2篇BI
  • 1篇大学物理
  • 1篇电损耗
  • 1篇氧空位
  • 1篇散射
  • 1篇实验教学
  • 1篇识别方法

机构

  • 16篇常熟理工学院
  • 10篇中国气象局国...
  • 6篇兰州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吉林省气象局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 1篇吉林省气象科...

作者

  • 17篇王晓娟
  • 11篇封国林
  • 9篇龚志强
  • 3篇支蓉
  • 3篇乔少博
  • 3篇任福民
  • 1篇崔冬林
  • 1篇张志森
  • 1篇邹旭恺
  • 1篇杨秋英
  • 1篇杨涵洧
  • 1篇王艳姣
  • 1篇侯威
  • 1篇周磊
  • 1篇王小玲
  • 1篇张强

传媒

  • 5篇物理学报
  • 3篇气象学报
  • 2篇大气科学
  • 2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苏州市职业大...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求知导刊
  • 1篇第八次全国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i_5TiNbWO_(15)共生铁电陶瓷的介电特性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HP4192A低频阻抗分析仪研究了Bi5TiNbWO15共生铁电陶瓷的介电特性.从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谱上(5kHz≤f≤500kHz)观察到,600°C附近的相变峰具有明显的弥散特性,运用修正后的Curie-Weiss定律对该相变峰进行拟合,得到弥散因子γ接近于2,表明弥散程度很高.在200-400°C之间,介电损耗谱出现一个明显的弛豫型过程,通过Arrhenius关系拟合得到弛豫激活能为0.76eV,弛豫时间为5.80×10-13s,通过氧气氛处理和A位Nd掺杂证实了该弛豫行为与氧空位有关.氧气氛烧结和Nd掺杂能有效减少氧空位的浓度,随着氧空位浓度的减少,弛豫激活能增大.
王晓娟
关键词:介电弛豫损耗氧空位
Bi_(5-x)Nd_xTiNbWO_(15)共生铁电陶瓷的微观结构和介电特性研究
2011年
利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Bi5-xNdxTiNbWO15(x=0.00~0.75)共生铁电陶瓷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Raman散射光谱以及介电损耗测量研究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和介电特性.X射线衍射谱表明,所有样品都是单一的Bi系层状钙钛矿共生结构,没有出现杂相.Raman散射光谱分析表明,在掺杂量为0.00~0.75范围内,Nd离子只取代了A位的Bi离子,并没有进入Bi2O2层.从介电损耗随温度变化谱上(f=100kHz)可以看到:Nd掺杂能有效降低材料的损耗值.这可能是由于掺杂元素Nd的稳定性较好,降低了材料中缺陷的浓度,从而减小了介电损耗.
王晓娟
关键词:RAMAN散射介电损耗
中国近58年温度极端事件的区域特征及其与气候突变的联系被引量:77
2009年
运用动力学自相关因子指数Q分析中国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到8个不同的动力学温度变化特征区:准噶尔区、东北区、西北区、西南东区、西南西区、华北区、东南区和中南区.初步讨论了这些特征区的年均温度变化和极端温度年出现天数及其与温度突变的关系,以及不同温度段对中国近58年增暖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区、东北区等7个温度特征区近58年的年均温和极端高温的年出现天数均表现为增长趋势,极端低温天数则为降低趋势,极端高温的变化与温度增暖呈正相关,与极端低温则呈负相关.同时,北方涛动、南方涛动、北太平洋涛动和ENSO与中国北方及西南各区域温度变化相关性较显著,ElNio与中国东南区和中南区温度变化的相关性较显著;(2)对中国各区域(除东南区外)的温度增暖起主要作用的温度段为极端/相对高温段年发生天数的增加和极端/相对低温段年发生天数的减少,而常温段的作用相对较小;正是这种两头变化较大,中间变化较小的跷跷板现象导致了中国各区域的增温;(3)极端高温/低温突变发生的时间较温度突变的时间晚3—4年,即温度突变的过程可能是极端温度事件由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向另一个稳定状态演变的过程.
龚志强王晓娟支蓉封国林
关键词:极端温度
东亚北部地区气温的冬季-冬季再现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对东亚北部(40—50°N,100—130°E)区域1953—2012年大气温度的冬季-夏季-次年冬季(简称冬季-冬季)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该区域的气温从低层至高层(1000—400 h Pa)连续三年出现冬季偏冷-夏季偏暖-次年冬季偏冷的典型特征,20世纪50—60年代亦有类似情况;而20世纪90年代则出现了与此相反的冬季偏暖-夏季偏冷-次年冬季偏暖的变化特征.将这种典型的气温季节变化特征定义为一种新的变化机理:冬季-冬季再现(WWR).根据1953—2012年的历年变化情况将这60年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负(正)冬季-冬季再现(negative/positive WWR)型和负(正)冬季-冬季非再现(negative/positive non-WWR)型.其中,气温表现为WWR型的年份共计23年,出现概率近40%,并且该WWR特征是相对独立于El Nio-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而存在的.对不同类型年份的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及其850 h Pa风场进行的合成分析表明:对于WWR型,高层(500 h Pa)至低层(1000 h Pa)的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具有与气温相匹配的冬季-冬季的再现特征;而non-WWR型则没有出现类似的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验证了WWR存在的可能性.WWR的提出为进一步开展当前全球增暖背景下冬季低温事件的频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王晓娟乔少博沈柏竹封国林
关键词:相关系数
欧亚北部2004年以来频繁冷冬的特征分析及机理初探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1961—2013年NCEP/NCAR发布的月平均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欧亚北部(40°65°N,50°-120°E)2004年以来频繁冷冬的异常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欧亚北部2004年以来冷冬频繁发生,但温度异常的空间分布,尤其中心冷区的位置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全区偏冷型(2005、2009、2010、2012年)和南部偏冷型(2004、2007、2011年)。全区偏冷年主要由北极涛动(AO)显著负位相所致,对应海表温度特征为北大西洋高、中、低纬度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分布,该分布有利于北极涛动/北大西洋涛动(AO/NAO)负位相维持和增强;南部偏冷年大气内部活动异常为乌拉尔-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偏强,北极涛动/北大西洋涛动以弱正位相为主,对应主要海表温度特征为北大西洋中部偏高,其次则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负位相下"类拉尼娜事件",上述海表温度异常均可促进类似欧亚遥相关的罗斯贝波列形成,有利于乌拉尔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偏强、亚洲中部多低槽活动。2004年以来欧亚北部两种类型冷冬的大气环流与海表温度均表现出与历史典型年相类似的特征。
乔少博沈柏竹王晓娟封国林
关键词:北极涛动
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型波列反相现象探究被引量:5
2015年
围绕1979/1980—2013/2014年晚秋(11月)与后冬(次年1、2月)间欧亚遥相关(EU)型波列关系展开研究,揭示了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即二者主要呈反位相变化。对比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型呈反位相和同位相变化时的环流演变规律发现,反位相变化年晚秋环流异常对后冬有显著的指示意义,而同位相变化年晚秋环流异常对后冬指示意义较弱。就可能的外部成因而言,反位相与同位相变化过程均与北大西洋湍流热通量(NATU)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具体物理过程表现为:当北大西洋湍流热通量正(负)异常时,有利于北大西洋50°N附近上升(下沉)运动及对流层中低层水汽含量显著增多(减少),相应北大西洋上空高度场乃至整个欧亚遥相关型波列表现为负(正)异常。
乔少博张志森王晓娟封国林
关键词:湍流热通量
近50年中国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频发期的气候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基于1960—2011年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库,分别选取20世纪60年代中、70年代中、90年代初、21世纪初以及2008—2011年5个典型的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频发时段,从大气内部环流和海温外部强迫两个方面对各频发期的气候异常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总体而言,20世纪60年代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强度大、频次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年代际尺度的持续性特征,而20世纪70年代中、90年代初、21世纪初则以年际尺度的振荡为主。此外,2008年以来的频发期在大气内部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外部强迫两个方面均呈与20世纪60年代中期较为相似的特征:即欧洲至南亚大范围区域的地表温度异常偏低,欧亚中纬度500 hPa高度场距平呈显著的北正南负模态,急流区南北梯度异常显著,北极涛动具有明显的指数负位相特征,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为典型的冷位相等;同时,当前频发期与其他时段的差异较大,特别是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气候特征差异尤为明显。因此,2008年以来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频发期所对应的海-气系统异常除了具有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一些新特征之外,也初步出现了一些年代际变化的异常信号。
王晓娟龚志强沈柏竹封国林
关键词:气候特征年代际
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分类及其与气候指数极端性的联系被引量:15
2013年
基于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客观识别技术,对1951—2010年中国冬季的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进行客观识别.根据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将综合指数前60位的事件划分为全国型、东部型、东北-华北型、华北-华南型、北方型和西北-华南型六类;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类型低温事件形成的环流背景场验证了分类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1971年1月21日开始的典型事件为例,分析了事件对应的海温场、高度场和风场的异常,确定与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联系较密切的可能气候因子,进而分析不同类型事件与各气候指数异常的对应关系.总体而言,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指数异常偏小、北太平洋涛动指数异常偏小、北极涛动指数异常偏小和冬季风异常偏强时,发生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概率较高;且这四种指数的历年冬季平均值达到15%(或85%)极端阈值的年份中,发生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百分率分别达到80.0%,77.8%,60.0%和62.5%,从而为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诊断和预测研究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晓娟沈柏竹龚志强封国林
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本研究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对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进行检测,并对转变前后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从海、陆对增温的响应不同导致的环流调整给出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在1990年前后出现显著的年代际转变,极端降水由偏少转为偏多。转折后与转折前相比,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落区南移,南方偶极子分布型加强,南方极端降水增加、北方极端降水减少,其中华南和华东地区,极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增加,对夏季降水的贡献率增大;华北地区,极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减少,对夏季降水的贡献率减小。(2)西太平洋暖池区异常升温造成的海陆温差减小是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1990年前后转变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它造成1990年之后低纬度季风强度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并南移、南海副高增强,而中高纬度气旋性环流异常被破坏、东亚大槽增强,进而导致华北经向水汽输送减弱,下沉运动显著加强,极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减少。于此同时,华南和华东地区则水汽输送加强,上升运动显著,有利于降水偏多,并伴随极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有所增加。
杨涵洧龚志强王晓娟封国林
关键词:极端降水
亚欧中纬度关键区正位势高度距平场配置与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联系被引量:17
2013年
基于中国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欧亚中纬度500 hPa高度场关键区正异常配置及其与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Regional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Events,RELTE)的联系。结果表明,发生RELTE时乌拉尔山(简称乌山)、贝加尔湖(简称贝湖)和雅库茨克—鄂科斯克海(简称雅鄂)附近的某一区域出现高度场正异常的概率为0.83,即欧亚关键区500 hPa正高度距平场的相互匹配是形成RELTE的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将三个关键区域高度场异常配置分为7种类型:乌山型、贝湖型、雅鄂型、乌山—贝湖型、乌山—贝湖—雅鄂型、乌山—雅鄂型、贝湖—雅鄂型。不同类型异常模态对应的RELTE在空间分布、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各有差异,如:乌山型对应RELTE以全国型为主,平均持续天数达14.2天;乌山—雅鄂型对应的RELTE以东北—华北型为主,事件平均持续天数为14.1天。此外,不同类型的异常配置均对应有超前于RELTE的前期特征,平均超前时间为1~8天不等。超前天数的空间分布、高度场异常的时间演化,进一步揭示了乌山以西和雅鄂以东两个方向高度场异常的发展并形成多种环流异常模态的过程,也验证了RELTE存在前期信号的可能性。
龚志强王晓娟任福民封国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