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 作品数:1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体外维护人淋巴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叶酸浓度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体外维护人淋巴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叶酸浓度检测方法,步骤包括:设计培养基;淋巴细胞分离;淋巴细胞培养;细胞收集及制片;片子分析;统计分析;本发明利用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设置不同...
- 汪旭王晗倪娟薛京伦
- 文献传递
- 叶酸对人BJ及A375细胞株端粒长度和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影响
-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核蛋白复合物,完整功能结构的端粒能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及结构重排,维护染色体的稳定。在缺乏维护机制的情况下,端粒会随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长度是基因组稳定性、细胞衰老状态的重...
- 王晗
- 关键词:叶酸端粒长度染色体不稳定性BJA375
- 文献传递
- 二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钛诱导细胞氧化和遗传毒性的差异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R)及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A)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遗传毒性差异,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暴露于80μg/ml的TiO_(2)-NPs-R或TiO_(2)-NPs-A 48 h后,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试验(CBMN-Cyt)评估受试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IN);酶标仪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侧向散射角(SSC)检测细胞摄取颗粒数量;RT-qPCR法检测细胞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小窝蛋白1(CAV-1)和网格蛋白重链(CLTC)的mRNA水平;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无细胞系中TiO_(2)-NPs-R和TiO_(2)-NPs-A悬液在505 nm波长下的吸光度(A)值评估颗粒沉降速率。结果与TiO_(2)-NPs-R相比,80μg/ml的TiO_(2)-NPs-A暴露48 h诱导L-02细胞产生更高的CIN(F=17.79,P<0.001)、ROS(F=50.49,P<0.001)、MDA(F=31.15,P<0.001)及SSC值(F=164.97,P<0.001),且伴随着CAV-1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F=33.01,P<0.001)。结论TiO_(2)-NPs-A因沉降速率较大,更易附着在L-02细胞表面,并诱导CAV-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使其较TiO_(2)-NPs-R更易被摄取并诱导细胞产生更多的活性氧进而造成细胞氧化损伤,诱发染色体不稳定性升高。
- 徐云东周滔倪娟汪旭王晗
- 关键词: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L-02细胞细胞摄取
- 端粒蛋白复合物shelterin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端粒是稳固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保护遗传信息完整的必要组分,端粒酶、端粒蛋白复合物(shelterin)等与端粒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均参与端粒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其中,shelterin复合物可通过特异结合到端粒区,帮助端粒成帽,在调控端粒长度、维护端粒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helterin复合物6种核心蛋白组分的结构及其端粒维护功能的研究,对端粒生物学、端粒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各组分表达异常或结构改变与端粒功能失调、细胞衰老加速相关,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以及疾病发生。本文对shelterin复合物的结构和各组分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晗倪娟薛京伦汪旭
- 关键词:SHELTERIN
- 纳米颗粒诱导肝脏毒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纳米颗粒(NPs)广泛应用于食品产业、个护用品、建筑材料等领域,可通过口服摄入、皮肤渗透、吸入等途径进入人类生活环境,其对人类健康可能的负面影响令人堪忧。常见NPs如二氧化钛进入机体后,易积累在肝脏,并通过诱发肝细胞DNA损伤、改变肝脏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破坏肝脏结构及功能等损伤肝脏,发挥其毒性效应。因此,NPs对肝脏的毒性研究成为评价纳米颗粒安全性的重点。本文对近年来NPs诱导肝脏毒性的研究及毒性防范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 王晗倪娟周滔杨国防汪旭
- 关键词:肝细胞肝脏毒性效应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解析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氧化聚合的环境条件,及其稳定性变化对体外培养细胞系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为深入探讨EGCG在细胞培养体系及活体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无细胞体系中,设置不同的环境条件,溶液环境(H 2O、RPMI1640、DMEM)、温度(37和74℃)、EGCG浓度(0、20、40、80、320μmol/L)、反应时间(3、6、12、24 h)、pH(5和9)等,通过检测OD 578值变化评估EGCG在不同条件下氧化聚合的差异;分析EGCG氧化聚合变化对受试细胞内外H 2O 2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RPMI1640和DMEM培养液较H 2O更利于EGCG的氧化聚合,高温高EGCG浓度及碱性条件促进EGCG氧化聚合,同时EGCG的氧化聚合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加剧。在含有细胞的培养体系中EGCG也会发生自动氧化聚合并产生H 2O 2,导致细胞内外的H 2O 2浓度升高,但胞内H 2O 2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溶液环境和pH变化是引起EGCG氧化聚合的关键因素,在细胞培养中20μmol/L的EGCG可通过氧化聚合效应发挥更好的抗氧化活性。
- 郝静杨太琴王晗汪旭倪娟
- 关键词:EGCG稳定性抗氧化
- 维生素B_(12)缺乏对人肝细胞增殖、凋亡和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两种形式的维生素B_(12),氰钴胺(cyancobalamin,CNCbl)和甲钴胺(methylcobalamin,MeCbl)缺乏对人肝细胞增殖、凋亡和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的影响。方法配制含CNCbl或MeCbl浓度为37(缺乏)、370、3700(充足)pmol/L的RPMI-1640干预培养液,培养人肝L-02细胞和QGY细胞9d,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试验(cytokinesis-blockmicronucleuscytomeassay,CBMN-Cyt)评价受试细胞核分裂指数(nuclear division index,NDI)、CIN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VB_(12)为3700 pmol/L培养条件相比,370 pmol/L的CNCbl和MeCbl对L-02和QGY细胞CIN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影响,而37pmol/L的CNCbl和MeCbl均显著降低二株细胞的NDI水平(P<0.05),诱导二株细胞CIN升高(P<0.05)和凋亡发生(P<0.05);在VB_(12)缺乏和充足条件下,与MeCbl相比,CNCbl诱导受试细胞NDI显著降低(P<0.05),CIN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种形式的VB_(12)缺乏均可诱导人肝细胞染色体不稳定并降低细胞分裂能力,引起细胞凋亡;与CNCbl相比,MeCbl在维持细胞增殖状态、基因组稳定及细胞凋亡过程中更为有效。
- 王晗刘桥刚周滔倪娟汪旭
- 关键词:甲钴胺染色体不稳定性细胞凋亡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纳米二氧化钛诱发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诱发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肺细胞HBE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将对数生长期的L-02和HBE细胞分为3组,即正常培养的对照组、TiO_(2)-NPs(80μg/mL)暴露组、TiO_(2)-NPs(80μg/mL)与NAC(20μmol/L)联合暴露组;各组细胞处理72 h后,采用H_(2)O_(2)试剂盒检测细胞内H_(2)O_(2)浓度;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L-02、HBE细胞端粒长度(TL)的改变;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试验(CBMN-Cyt)评估受试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IN)及细胞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iO_(2)-NPs暴露72 h后,可诱导L-02和HBE细胞内H_(2)O_(2)浓度显著升高(P<0.05),致使L-0_(2)和HBE细胞TL缩短、CIN增加、细胞死亡率增加(P<0.05);当TiO_(2)-NPs与NAC联合暴露72 h后时,两种受试细胞的H_(2)O_(2)水平和CIN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TL和细胞死亡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暴露TiO_(2)-NPs组相比,联合暴露时两种受试细胞的TL显著增加(P<0.05),且CIN及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抗氧化剂NAC可抑制TiO_(2)-NPs诱发的人肝细胞L-02和肺细胞HBE的TL缩短和细胞死亡,维护染色体稳定,对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 王晗周滔徐云东郭锡汉倪娟汪旭
-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纳米二氧化钛端粒
- 用温度开关自制恒温培养箱培养微生物被引量:1
- 2012年
- 微生物的培养需用到恒温培养箱。目前还有学校尚未配置恒温培养箱,因此自制简易恒温培养箱可为该实验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 左素萍王重力李麒麟李万珍王晗王露艳
- 关键词:微生物温度开关
- 工程纳米二氧化钛对端粒的遗传毒性影响与机制研究
- 工程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TiO-NPs)广泛用于环境、通信、材料和医学等领域,也作为添加剂分布在食物、牙膏、防晒霜等日用商品中。TiO-NPs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进...
- 王晗
- 关键词:遗传毒性氧化胁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