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王海
- 关键词:疏血通低分子肝素川芎嗪脑梗死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4年
- 共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30例)或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30例),于治疗第1、5、15、30和90天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提高(P=0.02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36.67%(11/30)、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显效率为10%(3/30)、总有效率为56.67%(17/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5,P=0.00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提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更佳。
- 牛慧艳张占强王海王新
- 关键词:卒中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 探讨血糖控制情况对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情况对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结论血糖的控制情况对于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影响,对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的控制血糖,以提高疗效。
- 王海
- 关键词:糖尿病带状疱疹疗效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4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60例在基础用药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口服;联合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200 mg/次,3次/d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IL-6和IL-8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声变化情况。结果 (1)2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治疗6个月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1个月(P均<0.05),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LDL-C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2组治疗后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联合治疗组治疗1个月及6个月血清IL-6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且2组治疗6个月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3个月(P均<0.05)。(3)2组治疗6个月后IMT、斑块面积、斑块数及低回声斑块比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高回声斑块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6个月后斑块数明显低于治疗1个月(P均<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低回声斑块明显低于治疗1个月(P<0.05)。(4)治疗6个月后2组NIHSS和mR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E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IL-6和IL-8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联合治疗的降脂及抗炎作用较常规治疗更强。
- 牛慧艳张占强王海韩杰王会芳赵亮杨彩平魏美玲马宁
-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阿托伐他汀钙急性脑梗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动脉粥样硬化
-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观察药物三联法(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定;检测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PA)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PT、APTT及TT均较本组治疗前延长(P<0.05),FIB、D-二聚体及PA降低(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杨彩平柴利卓韩杰赵亮张秀莉王海
- 关键词:脑梗死银杏内酯类
- 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改善脑代谢等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检测血清CRP、TNF-α水平,同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牛慧艳张占强李彦郭立军李瑞学谢志领韩杰王海李瑞学
- 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脑梗死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 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型线粒体脑肌病一家系两代四例报告被引量:1
- 2020年
- 线粒体脑肌病属于罕见性母系遗传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家4例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头痛、癫痫、高乳酸血症、肌肉不耐受疲劳、高级智能下降、听力下降和身材矮小等,结合特征性影像学变化、基因检测及肌肉活检明确诊断,并结合文献对只有女儿能将其线粒体DNA(mt-DNA)传递给下一代的母系遗传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帮助临床认识此病,进一步提高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率。
- 牛慧艳刘娟王海彭超英贾渭泉
-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母系遗传卒中样发作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卒中后肺炎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卒中后肺炎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相近,选取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人98例,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静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RP、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及炎症控制具有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未增加,是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药物之一。
- 王海牛慧艳韩杰赵亮杨彩平张宏艳魏美玲马宁
- 关键词:相关性肺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C反应蛋白白细胞
- 探讨小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维持时间略长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且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海
- 关键词: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脑出血
- 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并比较其NIH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天,治疗组患者Hcy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自身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 牛慧艳张占强王会芳李彦郭立军谢志领韩杰王海李瑞学
-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液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超氧化物歧化酶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