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涛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递质
  • 1篇递质
  • 1篇动脉
  • 1篇乙酸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性
  • 1篇神经病理性疼...
  • 1篇神经节
  • 1篇疼痛
  • 1篇内注射
  • 1篇鞘内
  • 1篇鞘内注射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机构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王海涛
  • 3篇李士通
  • 1篇周雅春
  • 1篇颜涛
  • 1篇杨立群
  • 1篇俞卫锋
  • 1篇张建海
  • 1篇裘毅敏
  • 1篇杨美蓉
  • 1篇姚俊岩
  • 1篇汪正平
  • 1篇许永富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多卡因经兔腹主动脉局部灌注减轻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剂量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lidocaine)经兔腹主动脉局部灌注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作用及最佳保护剂量。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n=8):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利多卡因10 mg/kg组(L10组)、利多卡因20 mg/kg组(L20组)、利多卡因40 mg/kg组(L40组)和利多卡因80 mg/kg组(L80组)。全麻下开腹阻断左肾动脉远端的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30 min,构建脊髓缺血模型,自缺血即刻起分别向阻断的腹主动脉段内灌注生理盐水(NS组)和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溶液(L10~L80组),持续30 min后停止,同时开放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行再灌注,观察血液动力学变化,并于动物清醒即刻、再灌注6、24和48 h按Tarlov标准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全麻下取出L4~L6脊髓,光镜下观察脊髓前角组织形态并计数正常运动神经元。结果与NS组比较,利多卡因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均增高,其中L40组最高(P〈0.05)。L80组有2例动物在腹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心率显著减慢。与其他各组比较,L80组再灌注期间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结论利多卡因经腹主动脉局部灌注可减轻兔脊髓IRI,其保护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利多卡因80 mg/kg将导致严重并发症,我们认为最佳保护剂量为40 mg/kg。
姚俊岩许永富张建海王海涛李士通
关键词:利多卡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腹主动脉
鞘内注射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内交感神经芽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P)大鼠痛阈及对背根神经节(DRG)内篮状结构数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左侧L5脊神经结扎(SNL)建立NPP模型。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鞘内留置给药导管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伍用0.9%氯化钠溶液组(S组),假手术伍用可乐定组(SC组),SNL伍用0.9%氯化钠溶液组(L组),SNL伍用可乐定组(LC组)。术前测量大鼠机械性痛阈[50%缩爪阈值(50%PWT)]基础值;术后7d内,每天鞘内注射可乐定或0.9%氯化钠溶液,1h后测量各组大鼠的50%PWT。术后第8天,取各组大鼠左侧L5、L4及右侧L5DRG,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DRG内篮状结构数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1~7d,L组大鼠的50%PWT均显著低于S组同时间(P值均<0.05),LC组大鼠的50%PWT均显著高于L组同时间(P值均<0.05),SC组与S组间大鼠的50%PW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8天,与S组比较,L组术侧L5、L4DRG内篮状结构的数量显著增多(P值均<0.05),对侧L5DRG内篮状结构的数量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LC组术侧L5、L4DRG内篮状结构的数量显著减少(P值均<0.05);SC组与S组间术侧L5、L4及对侧L5DRG内篮状结构的数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可乐定可能通过减少DRG内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芽生而发挥其对NPP的镇痛作用。
王海涛杨美蓉颜涛李士通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背根神经节
东莨菪碱谵妄大鼠脑脊液不同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单胺类镇静药对东莨菪碱谵妄大鼠谵妄行为的反转作用及其对脑脊液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探讨术后谵妄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东莨菪碱谵妄模型及旷场实验箱,将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NS组(腹腔注射1 mL 0.9%氯化钠溶液),S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8 mg/kg),S+T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8 mg/kg及曲马多10 mg/kg),S+C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8 mg/kg及氯氮平5 mg/kg),S+D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8 mg/kg及右美托咪定30μg/kg)。通过旷场实验,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 h内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脊液内单胺类递质的变化。结果与注射药物前比较,S组大鼠注射药物后的水平、垂直运动性均显著提高(P值均〈0.05),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及跨格数显著增多(P值均〈0.05),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均逐渐升高(P值均〈0.05)。S+T组的周边跑格数、垂直运动数、中央格停留时间及跨格数、修饰时间与NS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脑脊液中五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显著降低(P〈0.05),3,4-双羟苯乙酸(DOPAC)及高香草酸(HVA)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在S+C组和S+D组注射药物后5~20 min的高峰时段,上述各项行为学指标与同时间点的NS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C组大鼠脑脊液内各类单胺类递质水平与本组注射药物前及N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曲马多可反转东莨菪碱所致的大鼠谵妄现象。东莨菪碱所致的大鼠谵妄现象可能与其脑内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水平增加及5-HT或5-HIAA受体敏感性或受体数量改变有关,而与多巴胺及α2肾上腺素递质系统活动的相关性较小。
裘毅敏李士通汪正平江继宏周雅春王海涛杨立群俞卫锋
关键词:脑脊液高香草酸谵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