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

作品数:364 被引量:1,387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70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3篇轻工技术与工...
  • 7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5篇化学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文化科学
  • 12篇经济管理
  • 9篇建筑科学
  • 8篇理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0篇复合材料
  • 70篇复合材
  • 61篇织物
  • 58篇纤维
  • 49篇纺织
  • 33篇织造
  • 31篇力学性能
  • 31篇力学性
  • 27篇树脂
  • 26篇纳米
  • 18篇管道修复
  • 17篇机织
  • 16篇亚麻
  • 16篇纳米纤维
  • 15篇性能研究
  • 14篇混纺
  • 14篇服装
  • 13篇织品
  • 13篇纺织品
  • 12篇聚乳酸

机构

  • 354篇天津工业大学
  • 9篇青岛大学
  • 8篇天津大学
  • 5篇内蒙古工业大...
  • 5篇河北科技大学
  • 4篇常熟理工学院
  • 4篇中国民用航空...
  • 4篇江苏双山集团...
  • 3篇辽东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宏太(中国)...
  • 2篇北京服装学院
  • 2篇德州学院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华纺股份有限...
  • 2篇中国纺织信息...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大连轻工业学...

作者

  • 359篇王瑞
  • 66篇张淑洁
  • 52篇徐磊
  • 40篇王春红
  • 28篇张美玲
  • 23篇郭兴峰
  • 22篇刘星
  • 22篇李孟轩
  • 20篇马崇启
  • 19篇王建坤
  • 18篇刘雍
  • 17篇刘丽妍
  • 15篇刘星
  • 13篇孙艳丽
  • 12篇李婷婷
  • 12篇王欢
  • 12篇刘皓
  • 12篇张诚
  • 12篇李鸿强
  • 11篇黄故

传媒

  • 43篇纺织学报
  • 25篇天津工业大学...
  • 16篇复合材料学报
  • 12篇上海纺织科技
  • 11篇化工新型材料
  • 9篇产业用纺织品
  • 9篇非开挖技术
  • 8篇棉纺织技术
  • 6篇天津纺织科技
  • 6篇纺织教育
  • 5篇工程塑料应用
  • 5篇中国塑料
  • 5篇玻璃钢/复合...
  • 5篇纺织服装教育
  • 4篇山东纺织科技
  • 4篇毛纺科技
  • 4篇材料导报
  • 3篇纺织导报
  • 3篇应用化工
  • 3篇塑料工业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16篇2020
  • 9篇2019
  • 16篇2018
  • 19篇2017
  • 18篇2016
  • 19篇2015
  • 29篇2014
  • 21篇2013
  • 19篇2012
  • 13篇2011
  • 27篇2010
  • 17篇2009
  • 19篇2008
  • 28篇2007
  • 16篇2006
  • 17篇2005
3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苎麻落麻纤维增强TPS全降解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苎麻落麻纤维为增强体,甘油/尿素/山梨醇为复合增塑剂塑化的淀粉为基质,制备全降解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纤维长度和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纤维和TPS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随着苎麻纤维长度和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25.14 MPa和1 136.36 MPa,接近于未加入纤维时的2倍,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纤维含量的增加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不大。弯曲强度和模量与拉伸强度和模量呈现相似的增长趋势。
张佳王瑞徐磊苏阳
关键词:机械性能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I型层间断裂特性被引量:5
2004年
 采用双悬臂梁(DCB)试验测试和研究了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与断裂行为。为了评价测试温度和试样几何尺寸的变化对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分别在室温(RT)和液氮温度(77K)条件下对不同尺寸的试样进行了双悬臂梁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对分层断裂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和验证了层间断裂特性。
王瑞郭兴峰王广峰
棕榈纤维的耐碱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碱处理对棕榈纤维性能的影响,对棕榈、竹原和洋麻纤维进行了不同浓度下的碱处理,研究了碱处理对纤维直径、质量损失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对棕榈纤维质量的影响较大,对竹原纤维和洋麻纤维的影响次之;经浓度分别为5%和17.5%的NaOH溶液碱处理后,棕榈纤维的断裂强度分别提高26.38%和12.59%,杨氏模量分别提高28.17%和26.92%。
王瑞王定任子龙
关键词:棕榈纤维耐碱性纤维性能竹原纤维
碳纳米管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力学与热学性能被引量:8
2018年
为改善相变微胶囊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时存在易破损、传热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为壁材并掺杂等离子体处理的碳纳米管(CNTs)包覆正十八烷制备相变微胶囊,探讨CNTs对微胶囊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热常数分析仪对所制备的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掺杂CNTs的微胶囊近似圆球形,表面较为光滑,力学性能、热传导性能均有提高;当CNTs添加量为2%时,其弹性模量提高了约190%、导热系数提高了近187%;平均相变焓可达到224.4 J/g、包覆率为74.07%;掺杂CNTs对微胶囊的力学、热学性能的改善有利于提高蓄热调温纺织品调温性能。
王瑞孙艳丽刘星刘星杨华
关键词:碳纳米管等离子体处理相变微胶囊蓄热调温纺织品
胡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胡麻秸秆为原料开发胡麻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胡麻短纤维填充复合材料、胡麻秸秆碎麻屑密度板以及胡麻再生纤维素纤维。重点解决胡麻纤维的提取方法与工艺及2类胡麻纤维增强/填充复合材料、胡麻秸秆碎麻屑密度板制作方面的工艺技术问题。为了提取出具有可纺性的胡麻纤维,采用煮练-氧漂的方法对胡麻纤维进行脱胶,由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胡麻纤维化学脱胶的较优工艺参数组合为:Na OH 3.5 g/L,Na5P3O1.5 g/L,Na2CO32.0 g/L,Na HSO34.0 g/L,JFC 0.8 g/L。处理温度、时间和浴比分别为80℃、50 min和1∶40。胡麻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观,并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石大为王瑞马崇启
关键词:胡麻综合利用复合材料
老鹳草微胶囊复合织物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机制被引量:4
2018年
为制备可持续释放,缓释时间较长的载药复合织物,采用界面聚合法,以聚乙烯醇为壁材,中药老鹳草水提取物为芯材制备得到老鹳草微胶囊。以水性聚氨酯为黏合剂,通过干法涂层将老鹳草微胶囊整理到纯棉针织物上制备得到复合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光谱等对老鹳草微胶囊及复合织物的形貌、耐热性、缓释性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老鹳草微胶囊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3.9μm,载药率为33.0%,在325℃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制备的老鹳草微胶囊具有缓释性能,其释放遵循非菲克扩散规律,在缓冲溶液中可持续释放24 h以上;复合织物中药物释放遵循同样的规律,在缓冲液中的释放时间有所延长。
李孟轩王瑞刘星刘星
关键词:老鹳草微胶囊复合织物涂层缓释
一种柔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复合材料,属于力学防护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复合材料在织物间分散微胶囊和引发剂,当柔性复合材料受到一定的外力,外力传递到柔性复合材料内部时,使得微胶囊破裂,微胶囊中的芯材释放并在毛细作用下流出立即与...
刘星李聃阳王瑞李孟轩
文献传递
天津初夏某大学复合通风教室着装习惯和热舒适的调查研究(1):自然通风模式被引量:1
2014年
采取现场测试室内空气参数与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夏初天津某大学复合通风教室自然通风模式下大学生的着装习惯以及室内热舒适进行了现场调查,得出着装形式最多的是短袖+长裤,其次是短袖+短裤,共计占80.63%;着装面料中棉和化纤类共计占86.25%。习惯着装的热阻低于国家舒适标准制定时所用的热阻。获得热感觉与室内温度等的回归公式,热感觉适中时温度为26.82℃,比现行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温度高0.82℃。大学生的着装习惯使得复合通风教室可以延长自然通风的时间,推迟空调系统的启动时间,并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温度,为教室节能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李莎钱晓明王瑞苏文
关键词:热舒适自然通风
聚吡咯/碳纳米管/棉纱复合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制备
2020年
采用浸泡-干燥和化学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吡咯/碳纳米管/棉纱(PPy/MWCNTs/CY)复合电极材料。探究了浸泡次数以及化学原位聚合掺杂剂浓度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Phenom台式扫描电镜、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电极的表观形貌、物质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MWCNTs浸泡次数为3次,对甲苯磺酸浓度为0.5 mol/L时,电极的比电容最大,为214 F/g(241.3 m F/cm),优于在棉纱上直接原位聚合聚吡咯的比电容。当恒电流充放电电流为3 m A时,PPy/MWCNTs/CY的放电时间大于PPy/CY的放电时间,此外PPy包覆的均匀性得到提高。
谷伟王瑞刘皓方纾孟蝶
关键词:棉纱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超级电容器比电容
地下气体供给网络的修复用塑料管道设备第三部分:紧密配合管道衬
本文探讨地下气体供给网络的修复用塑料管道设备的紧密配合管道衬,根据加衬技术,衬管的压缩变形应在现场进行,压缩变形设备应根据技术要求而进行,现场应用的压缩变形设备应远离尖状物以避免在变形时损坏衬管。
张淑洁王瑞
关键词:管道修复
文献传递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