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韧带
  • 5篇踝关节
  • 5篇外侧韧带
  • 5篇关节
  • 3篇肌腱
  • 2篇异体
  • 2篇异体肌腱
  • 2篇韧带重建
  • 2篇随访
  • 2篇随访研究
  • 2篇自体
  • 2篇肌腱移植
  • 1篇韧带重建术
  • 1篇切口
  • 1篇重建术
  • 1篇踝关节不稳
  • 1篇小切口
  • 1篇距下关节
  • 1篇活动度
  • 1篇副韧带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徐向阳
  • 5篇王碧波
  • 5篇朱渊
  • 5篇刘津浩
  • 4篇郭常军
  • 4篇胡牧
  • 3篇李星辰
  • 3篇葛文涛
  • 1篇荣凯

传媒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第六届《中华...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中期随访研究
目的 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2年6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5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32.4岁...
胡牧徐向阳葛文涛李星辰刘津浩朱渊王碧波郭常军
自体与异体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
:比较应用自体半腱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6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资料,其中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自体组...
胡牧徐向阳刘津浩朱渊王碧波郭常军
关键词:韧带重建术肌腱移植
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中期随访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2年6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5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32.4岁(17~62岁)。踝关节初次扭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6~38月,平均17.3个月。本组患者均由同一手术组医师采用相同的微创手术方法,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发热天数、伤口愈合时间。患者术前术后均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标准,VAS评分分别评估手术前后疗效、供区功能影响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5~98 min,平均(85.5±11.5)min,术后发热天数1.5~4 d,平均(2.5±1.2)d,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86个月,平均(58.5±7.4)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AOFAS踝与后足评分,术前(62.3±8.2)分,术后(95.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患者行走在不平的地面上有残余的不稳定。3例患者平地行走仍有残余不稳定。所有患者无膝部肌腱供区功能障碍。术后AOFAS评分31例患者为优,9例为良。术后应力位摄片距骨倾斜角平均由14°减少到3.7°(P〈0.01),距骨前移距离平均由12.4 mm减少到4.5 mm(P〈0.01)。结论使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手术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发热时间短,无排斥反应。自体肌腱愈合康复过程快,手术疗效好。
胡牧徐向阳葛文涛李星辰刘津浩朱渊王碧波郭常军
关键词:踝关节不稳韧带重建小切口
肌腱移植以及Brostrom-Gould外侧韧带解剖重建术对踝关节及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背景 在踝关节不稳定的解剖重建中Brostrom-Gould解剖重建与肌腱移植解剖重建都是可靠的手术方法,但是关于对这两种术式对踝关节及距下关节活动度影响的临床比较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评估这两种手术方法对踝关节及距下关节...
葛文涛徐向阳刘津浩朱渊王碧波李星辰荣凯
自体与异体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比较应用自体半腱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资料。其中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白体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7-62岁,平均32.4岁。同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异体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67岁,平均34.2岁。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结果自体组手术时间[(85.5±11.5)min]长于异体组[(58.1±10.2)mini,发热天数异体组[(5.5±1.5)d]长于自体组[(2.5±1.2)d]。自体组23例随访(33.5±6.7)个月,异体组26例随访(28.5±6.7)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自体组术前(62.3±8.2)分,术后(95.13±7.5)分;异体组术前(60.2±8.4)分,术后(94.8±5.5)分。5例患者(自体组3例、异体组2例)在不平地面行走时,踝关节有残余不稳定。自体组1例患者平整地面行走踝关节有残余不稳定。自体组无一例膝部肌腱供区功能障碍。术后AOFAS评分自体组16例为优,5例为良,2例为差;异体组17例为优,5例为良,4例为差。应力位X线片示自体组距骨倾斜角平均由14.0。减少到3.8。,异体组平均由13.0。减少到3.6。;距骨前移距离自体组平均由12-3mm减少到4.6mm,异体组平均由11.5mm减少到4.3mm。结论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但自体肌腱愈合时间较异体肌腱快,而异体肌腱具有损伤小,手术简便等优点。
胡牧徐向阳刘津浩朱渊王碧波郭常军
关键词:踝关节侧副韧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