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皮
  • 1篇动脉内皮细胞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源性
  • 1篇胸闷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源性
  • 1篇症状
  • 1篇栓塞
  • 1篇栓塞症
  • 1篇气道
  • 1篇气道高反应
  • 1篇气道高反应性
  • 1篇肿瘤
  • 1篇综合征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4篇王红
  • 4篇陆月明
  • 2篇潘颖超
  • 1篇饶敏
  • 1篇张梦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分析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7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原发性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为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组),45例未合并肺栓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为对照组(肺癌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升高(P=0.032),高体力状况评分(P=0.006),低白介素-8水平(P=0.037)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P=0.038)是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腺癌、高白细胞血症、高体力状况评分是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007,1.743,1.855)。D-二聚体预测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669(95%CI:0.533-0.805,P=0.017)。27例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均发生于肺癌确诊后,离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8.04个月。结论肺腺癌、高白细胞血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高体力状况评分、高D-二聚体血症、低白介素-8水平的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较高,肺癌确诊后的18个月VTE的发病风险较高。
潘颖超王红饶敏张梦董甲贵陆月明
关键词:肺肿瘤静脉血栓栓塞
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被引量:1
2005年
陆月明王红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源性流行病学
胸闷变异性哮喘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8
2017年
胸闷变异性哮喘(chest tightness variant asthma,CTVA)是一种新近报道的哮喘亚型,以胸闷为惟一临床症状,这类患者无反复发作的喘息和呼吸困难,无咳嗽,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却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CTVA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潘颖超王红陆月明
关键词:变异性哮喘文献复习胸闷气道高反应性临床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7
2015年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由于肺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和纤维细胞的不断增生导致的复杂血管病变形成。它的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5 mm-Hg。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引起 PH的重要原因之一。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依据根本原因将PH分为5大类:动脉型PH、左心疾病相关PH、肺疾病和(或)缺氧相关 PH、慢性血栓栓塞性PH、原因不明和(或)多种机制所致PH。慢阻肺相关PH属5大类中的第3类,即肺疾病和(或)缺氧相关PH。
王红陆月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PULMONARYARTERIAL肺动脉内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