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平

作品数:179 被引量:48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2篇癫痫
  • 38篇海马
  • 37篇戊四氮
  • 28篇学习记忆
  • 22篇蛋白
  • 17篇癫痫大鼠
  • 17篇大鼠海马
  • 15篇致痫
  • 15篇癫痫持续状态
  • 14篇凋亡
  • 13篇综合征
  • 12篇慢性
  • 12篇脑梗
  • 11篇戊四氮点燃
  • 11篇抗癫痫
  • 11篇出血
  • 10篇戊四氮致痫
  • 10篇抗癫痫药
  • 10篇空间学习记忆
  • 7篇动脉

机构

  • 147篇河北医科大学...
  • 26篇河北医学院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河北省人民医...
  • 9篇石家庄铁路中...
  • 9篇保定市第一中...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石家庄医学高...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哈励逊国际和...
  • 3篇邯郸市第一医...
  • 2篇解放军白求恩...
  • 2篇武警医学院附...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邯郸铁路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179篇王维平
  • 36篇刘瑞春
  • 25篇母成贤
  • 25篇甄军丽
  • 23篇王佩
  • 20篇王海祥
  • 19篇贾丽景
  • 18篇王晓鹏
  • 17篇张国华
  • 14篇臧颖卓
  • 14篇刘登会
  • 13篇李虹
  • 13篇范亚林
  • 13篇段瑞生
  • 13篇史志勤
  • 11篇范月辉
  • 11篇娄燕
  • 10篇胡华伟
  • 10篇李周平
  • 10篇郭力

传媒

  • 49篇脑与神经疾病...
  • 14篇临床荟萃
  • 13篇中风与神经疾...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临床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河北医学院学...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2篇2010
  • 30篇2009
  • 21篇2008
  • 18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睡眠增多伴发作性言语不能、面颈部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老年发作性睡病1例报告
2023年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致残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睡眠,表现为白天过度困倦(excessive daytime sleepness,EDS)、猝倒、夜间睡眠障碍和与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相关的现象(睡眠瘫痪、幻觉),最新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 the 3ird edition,ICSD-3)将发作性睡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type 1,NT1)和2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type 2,NT2)。目前自身免疫介导的下丘脑泌素/食欲素系统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发作性睡病合并猝倒的根本原因。发作性睡病患者症状出现在10岁到35岁之间。我们报道1例表现为睡眠增多伴发作性言语不能、面颈部肌无力的老年发作性睡病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贾丽景刘靖文张宇臣王维平李震中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副肿瘤综合征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红景天苷对海人藻酸致痫小鼠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甄军丽司沛沛曲珍珍王维平
紫杉烷类化合物抗氧化应激作用与凋亡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择适当浓度过氧化氢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紫杉烷类化合物7-Deacetyl-taxine B干预氧化应激模型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筛选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观察其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经过浓度为100μmol.L-17-Deacetyl-taxine B处理后,细胞活力为(99.32±4.30)%(P>0.05),7-Deacetyl-taxine B化合物浓度1,10,100μmol.L-1时氧化应激细胞活力分别为(25.90±1.61)%,(31.20±1.25)%,(57.60±3.74)%(P<0.05)。Annexin-v/PI染色后阴性对照组细胞生存率为(50.23±5.31)%,细胞模型凋亡率为(23.27±1.62)%;EGCG处理后生存率为(71.20±3.20)%(P<0.05),凋亡率为(19.20±2.11)%(P<0.05);7-Deacetyl-taxine B处理后生存率为(79.95±6.13)%(P<0.05),凋亡率为(13.09±1.80)%(P<0.05)。阴性对照组超微结构呈凋亡改变,应用7-Deacetyl-taxine B后超微结构显示超微结构破坏减轻,凋亡减少,7-Deacetyl-taxine B干预后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灰度值比值为(0.77±0.20),阴性对照组为(1.30±0.16),7-Deacetyl-taxine 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Deaceyl-taxine B可通过抗氧化应激起到抑制凋亡的作用。
段瑞生张慧平谢涛李燕李俐涛董玫王维平
关键词:神经保护氧化应激过氧化氢氧自由基凋亡
腺苷与腺苷激酶在癫痫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腺苷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具有明确的抗癫痫作用,但因为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外靶器官的不良反应影响了临床的使用。腺苷激酶作为调节腺苷水平的关键环节,具有潜在的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通过多种方法途径提高局灶的腺苷水平成为目前癫痫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腺苷和腺苷激酶在癫痫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并介绍了以此为基础的新型抗癫痫治疗方法。
张笋王维平冯连元
关键词:腺苷腺苷激酶癫痫
化学药物点燃动物癫痫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6年
王晓鹏王维平
关键词:点燃癫痫模型癫痫动物模型化学药物发病机制癫痫发作
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突触素表达减少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戊四氮点燃癫痫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建立慢性癫痫(chronic epileptic,CEP)模型,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P38)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水迷宫试验检测癫痫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海马P38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伴有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其海马P38蛋白的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空间学习记忆受损。
王佩吴东霞王海祥王维平吴红然范月辉胡华伟
关键词:戊四氮癫痫空间学习记忆突触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的关系(附113例报告)被引量:5
1993年
1984年11月至1990年11月,我科收治经CT诊断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600例,其中梗塞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者113例,占18.8%,现将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77例,女性36例,15~40岁13例,41~50岁21例,51~60岁48例,61~70岁25例,71岁以上6例,高血压71例。有高血压史者59例,其中1~10年46例,11年以上13例。糖尿病11例,包括入院后通过多次化验空腹血糖和尿糖确诊为糖尿病5例;有糖尿病史者6例。
母成贤王维平张国华孟庆莲
关键词:脑栓塞病因脑缺血短暂性
CO中毒迟发性神经系统续发症30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报告30例CO中毒迟发性神经系统续发症(续发症),重点讨论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王维平母成贤张国华刘登会
关键词:CO中毒续发症间歇期
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与HLA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研究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与HLA-Ⅰ类和Ⅱ类等位基因分型的关系,探讨AMAN患者免疫遗传的特点。方法 用改良快速盐析法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33例AMAN患者和132例健康人进行HLA-Ⅰ类和Ⅱ类等位基因分型。结果AMAN组HLA-Ⅰ类基因中B15、B35频率增高,RR值分别为4.09和7.08。Pc(校正P值)分别为0.015和0.00081。AMAN组HLA-Ⅱ类基因中,虽然DR16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4),但校正后的P值失去意义。结论HLA-B15、B35与AMAN的易感性可能有关联。未发现HLA-Ⅱ类基因与AMAN有明显的关联。
王维平李春岩郭力刘瑞春王桂荣龚燕平曹宁王纪佐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
睡眠结构紊乱与前、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比较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中各期所占比例,探讨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不同变化。方法将48例首发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按头颅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分为A组(前循环脑梗死组)和B组(后循环脑梗死组)。两组均经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后,将脑电图(EEG)结果进行分期分析。将两组患者各期所占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W期、R期、N3期所占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N2期所占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结构紊乱。后循环梗死组W期、R期百分率均大于前循环梗死组,但N3期小于前循环梗死组,两组N1+N2期所占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刘露王维平郭力周凯平
关键词:睡眠结构前循环脑梗死后循环脑梗死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