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平
-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化工企业化学危害呼吸防护现状调查
- 2013年
- 目的了解脲醛树脂黏胶生产企业化学性危害防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指导企业合理配置、使用和管理呼吸防护用品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工人配带的呼吸防护器和化学性危害因素等防护措施进行调查。结果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是甲醛、尿素、氨水、氢氧化钠。工作场所3个工种的甲醛超出职业限值:胶池放料14号CMC0.52 mg/m3、6号反应釜取样口CMC0.77 mg/m3、甲醛卸载CMC0.65 mg/m3。该企业为作业人员通配了半呼吸面罩,P-A-1型滤毒元件,呼吸保护恰当,但存在对作业场所多种化学物质和粉尘也有保护不恰当的现象。结论呼吸器配置应根据作业场所化学物质的种类、理化性质、暴露浓度、呼吸防护指数、预期暴露降低浓度来综合考虑。
- 柳春曾锐志秦小洁王星力王维平王晓捷
- 广州市番禺区某小型金属制品厂的戴护听器降噪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禹区某金属制品厂不同生产工艺中佩戴护听器的有效A计权声压级估算,找出其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厂家合理选配、使用和管理好护听器。方法调查该小型金属制品厂配备的护听器型号及给定的防护值(SNR值)、检测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强度。结果该厂配发某公司生产的1100型防噪声带线弹性耳塞,SNR值为31 dB。现场噪声调查结果:60t机械冲压位噪声强度为96.7 dB(A);100t油压机位噪声强度为69.4 dB(A),砂轮磨床位为86.7 dB(A),铣床位为83.4 dB(A)。结论该厂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佩戴防噪声带线弹性耳塞后,60t机械冲压位环境噪声从96.7dB(A)降低到78.1 dB(A),此为防护效果好;砂轮磨床位环境噪声86.7 dB(A)降低到68.1 dB(A),此为过度保护。
- 柳春曾锐志秦小洁王维平王新力
- 关键词:噪声危害
- 2015—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_(2.5)污染对某医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_(2.5)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番禺区某医院2015—2017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资料,同时通过广州市环保局收集同期环保资料,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收集同期气象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大气PM_(2.5)浓度与同期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量的关系。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与PM_(2.5)浓度呈正相关(r=0.16,P<0.05)。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在滞后3~5 d均有显著性增加效应(P<0.05),滞后第4天PM_(2.5)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最强,PM_(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72%(95%CI:0.22%~1.23%)。结论 2015—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_(2.5)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PM_(2.5)浓度增加会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
- 王晓捷彭燕云邓伟均王维平王星力
- 关键词:PM2.5儿童呼吸道疾病
- 广州某高能蓄电池有限公司铅污染现状调查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了解某合资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及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铅烟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超标1.1~12.6倍,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超标2.5~30.3倍;铅尘浓度PC-STEL超标2.2~19.5倍,PC-TWA超标0.7~43倍;245名工人共检出铅中毒观察对象67人,疑似慢性铅中毒155人,铅作业职业禁忌证4人。结论该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严重,对工人身体健康已造成严重影响,应加强监督管理。
- 王维平林秋红
- 关键词:蓄电池铅污染职业卫生学
- 蓄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工人骨密度水平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铅蓄电池生产工人职业性铅接触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铅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229人作为研究对象,骨密度采用美国Achilles Express型超声骨密度仪进行左脚或右脚跟骨的测定,检测其生产环境铅浓度和工人血铅水平。结果男性工人的血铅[(1.91±0.89)μmol/LVS.(1.39±0.75)μmol/L]、骨质流失(25.28%vs.5.88%)及骨质疏松(8.42%vs.1.96%)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其T值也显著低于女性(P〈0.01),各性别组不同年龄、工龄及血铅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性别因素可能与铅影响骨密度有关,较短工龄较高的铅接触水平未对人体骨密度有影响。
- 王维平肖吕武周浩梁丽仪林振萍
- 关键词:铅作业工人骨密度骨质疏松
- 某蓄电池企业农民工职业病危害调查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有效对策。方法对某蓄电池企业297名农民工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与评价。结果(1)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基本能落实,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效果不满意;(2)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0%~72%,接触铅尘/烟者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较高;(3)有47.8%的农民工知道有《职业病防治法》,但很了解的只占5.6%,知道职业病防治责任在企业只占47.2%。超过61%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知道职业病可预防占48.8%,但知道预防措施只占4.0%。结论持续不断的《职业病防治法》普法教育使职业病防治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农民工面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和受保障程度有所加强。职防机构应为工厂企业作业场所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让职业病高危人群(农民工)建立良好职业卫生行为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和技术支持。
- 王维平梁文靖梁丽仪
-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病危害
- 某鞋厂苯接触工人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某鞋厂苯接触工人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某鞋厂新员工从事苯接触工作,到本中心参加职业健康体检者共84例。在研究对象刚参加工作,苯接触1年、2年、3年,分别检查血常规五分类,含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比率、以及血小板压积。应用重复测量资料分析方法探讨各血小板参数在每个检查时点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协方差分析探讨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苯接触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呈下降趋势,从基线(209.60±40.49)×109/L下降至第3年末的(183.96±63.90)×109/L,以第1年变化最显著(P<0.001);血小板压积(0.18±0.09%升至0.25±0.09%)、血小板平均容积(10.48±0.72 fl升至11.02±0.75 fl)、血小板分布宽度(12.63±1.47 CV%升至14.22±2.07 CV%)逐渐上升(P<0.001),但是第1年末至第2年末期间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小板比率(29.16±5.47%升至35.65±5.69%)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协方差分析提示,年龄越大、苯和甲苯接触剂量越高,血小板计数随之减少,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随之增大(P<0.05)。结论对于苯接触人群,血小板参数会随苯接触时间而发生变化,与年龄、苯接触剂量密切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慢性苯中毒的三级预防。
- 梁文靖王维平苏宁邓天海王星力
- 关键词:苯血小板影响因素
-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 2008年
- 目的分析3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发生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3例患者的中毒经过、中毒原因、临床治疗经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眼痛、流泪、视力模糊、咳嗽、胸闷,1例死亡。结论硫化氢属高毒类物质,池底作业时应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 王维平
- 关键词:硫化氢职业中毒急救
- 广州市番禺区一起急性三氯乙烯中毒事故的调查
- 2007年
- 目的调查2006年9月1日广州市番禺区某五金电业公司发生的中毒事故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提高应对类似事故的能力。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证实该企业中毒的2名员工均吸入了三氯乙烯气体,其中1名腰背、臀部、小腿等接触到三氯乙烯液体,2人均诊断为急性重度三氯乙烯中毒。事故现场测得三氯乙烯的浓度为413.4~965.9 mg/m3。结论该起事故为一起急性三氯乙烯职业中毒事故,相关单位应重视职业中毒防范工作,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 王维平梁丽仪
- 关键词:三氯乙烯职业中毒
- 广州市工厂作业场所有机溶剂暴露现状调查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调查广州市工厂作业岗位有机溶剂暴露现状,为开展有机溶剂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现况调查广州市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使用有机溶剂且自愿接受检测的工厂119家,对其工作场所进行采样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受调查工厂使用的有机溶剂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汽油、正己烷、三氯乙烯、甲醇、丙酮、丁酮、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等,以苯系物最常见;(2)各种有机溶剂中超标率以卤代烃最高(23.1%),其次是芳香烃(6.3%);工业区的有机溶剂超标率(8.4%)最高,不同行业的有机溶剂超标率以橡胶塑料制品业(9.9%)最高,其次是印刷与文体器材制造业(8.2%)和车、船制造业(5.0%)。苯系物的暴露现状与有机溶剂一致。(3)有机溶剂超标点主要集中在与油漆相关的作业岗位,其次是设备维护和丝印等岗位。结论广州市工厂使用有机溶剂种类多,分布行业广,苯系物有机溶剂最常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岗位有机溶剂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 张维森王维平廖阳林秋月曹民杜伟佳
- 关键词:有机溶剂作业岗位超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