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兰
- 作品数:25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TGF-β1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TGF-β1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TGF-β1的血清学水平,根据试剂盒给定的8个标准浓度及所测得OD值计算血清TGF-β1浓度,利用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对血清学水平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TGF-β1浓度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RA患者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RA患者组中的缓解期患者血清TGF-β1浓度明显高于急性期患者(P<0.01)。结论TGF-β1的血清水平与RA患者的发病和病情具有相关性,可能可作为RA诊治与疗效的指标之一。
- 柯培锋庄俊华李强彭玉莲王美兰庞雪云黄宪章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水平
- 广东省中医院2009—2011年临床用血情况经验分享
- 2012年
- 目的统计分析笔者医院2009—2011年临床用血情况,加强血库与临床的沟通,提出输血合理化建议,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合理安全用血。方法利用血库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分析2009—2011年临床用血情况。结果本院近3年成分输血比例均〉99.990%,临床整体用血合理。结论严格把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用血,保证用血安全。动员互助献血并开展自体输血,缓解用血紧张。
- 周厚全刘思景林瑞芳梁铮卢燕君王美兰高云龙
- 关键词:合理用血成分血互助献血自体输血
- 3个不同检测系统血糖测定结果的偏倚评估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3个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分析,探讨各系统之间检测血糖(Glu)结果偏倚是否可以接受。方法参照NCCLS《EP9-A2文件》的要求,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采用己糖激酶法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Glu,对本院3个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朗道质控物(水平2和水平3)各测定20次和测定新鲜血浆标本48份。结果朗道质控物和新鲜血浆标本Glu测定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检测系统间的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各检测系统新鲜血浆标本Glu测定可靠性系数α为0.9993,各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各检测系统测定Glu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3.3%,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各系统均未超过T±5%范围。结论3个不同检测系统测定Glu结果存在偏倚,但具有可比性。
- 林莲英李强王美兰庞雪云
- 关键词:血糖
- POCT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9年
- POCT是目前检验医学中具有革命性的新领域,它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受到检验医学界的重视。POCT的出现和应用为医院的快速检验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满足了医生和患者在时间上的需求。但作为新事物,POCT在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章重点介绍和分析了POCT的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供检验同行参考。
- 柯培锋王淑媛欧财文徐建华黄宪章庄俊华李强王美兰
- 关键词:POCT质量管理信息管理
- 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查的意义。方法:对2 305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1.58%、1.69%和0.50%,其中92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61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10.00%。ALT>40 U/L者567例,除并发HBsAg和(或)抗HCV阳性外,单独ALT升高者207例。抗HIV阳性者1例,TPPA阳性者1例。结论:对患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王美兰王淑媛林琳林馥嘉周华友
- 关键词:输血输血相关传染病
- 两种方法设置标准差的室内质控结果分析
- 2006年
- 目的 探讨以CLIA’88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推导出的标准差和实际标准差在生化室内质控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谈院检验科生化室2005年8月份的正常值质控物数据为研究材料,用2~7月份累计的实际标准差和以CLIA’88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推导出的标准差的质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实际标准差比以CLIA’88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推导出的标准差的质控结果失控项目和失控数据明显增多(P〈0.05)。结论 以CLIA’88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推导出的标准差范围太宽,造成一些真失控不能检出。建议临床生化检验以累计的实际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
- 林莲英李强王美兰庞雪云黄宪章庄俊华
- 关键词:室内质控标准差
- G6PD试剂盒在Roche modulor 010自动化分析仪上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G6PD试剂盒在Roche modulor 010自动化分析仪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重复测定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按EP6-A文件稀释并检测线性,同时检测质控物评价其稳定性。另外,检测疑似HbH病人的G6PD活性。结果:MHb-RT高值和低值标本批内、批间CV分别是4%、3%和2%、8%;G6PD/6PGD比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9;质控物CV值为2%。3例疑似HbH病人标本检测结果正常。结论:此试剂盒的精密度和线性较好,能够满足临床常规检验需要。
- 曾建明张烁陈茶张茂威庞鑫马骥王美兰庄俊华
- 关键词:G6PD精密度ROCHE
- 加强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前临床输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但随着医疗纠纷举证制度的逐步实施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医院血库全面规范化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降低输血差错率、避免不良后果发生,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均大有裨益。
- 王美兰徐建华林琳张秀明
- 关键词:血库输血
- 手术患者208例血液回收与回输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血液回收与回输的回收率及回输自体血后凝血功能、电解质与全血细胞等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autologATM自体血液回输机对术野出血及术中创面引流血液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并对患者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电解质与全血细胞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手术血液平均回收量和平均回收率存在差异(P<0.05),其中神经外科的血液平均回收量和平均回收率最高,分别为(680.3±95.8)mL和76.4%;手术患者回输自体血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的发生率为61.1%,Na+、Cl-、K+异常率为23.1%,不同手术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白细胞升高和血小板下降者分别为26.4%和23.6%,不同手术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各种手术血液平均回收量和平均回收率存在差异,回输自体血后凝血功能、电解质与全血细胞等指标可出现异常改变,提高回收血液的质量能减少输入回收血液产生的不良反应。
- 王美兰庄俊华孙春玲林莲英林琳李倩珺
- 关键词:血液回收凝血功能
- 红细胞和血小板临床输注有效性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通过收集临床输血病例进行输血的有效性分析,为临床科学、有效的输血提供指导。方法:调查626例输注红细胞成分和112例输注浓缩血小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计算输血后血红蛋白升高值、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评价输血是否有效。结果:红细胞输血的精确和粗略两种评价方法统计的有效率分别为70.0%和73.2%,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各科均存在无效输血现象,以外科组患者最多,输血有效率分别为53.3%和52.0%。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非血液病患者,一次输注血小板的CCI和PPR最高,频繁输血者最低。结论:红细胞两种评价方法均有效,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与术后失血、多次输血的同种免疫、破坏加速等因素有关,因此,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控制感染和发热,开展血小板组织配型,可以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有效性。
- 吴新忠王美兰李冉
- 关键词:输血CCIP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