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瑛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表达与DNA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组织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RT)表达与DNA含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对子宫内膜癌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8例的hTRT表达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组织细胞的DNA含量。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hTRT表达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而且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hTRT表达阳性率(40.0%)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2.5%)。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DNA指数值与S期细胞百分比值逐渐增高(P<0.05)。hTRT阳性肿瘤组织中异倍体肿瘤(28/35)明显高于hTRT阴性肿瘤组织(1/5)。结论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hTRT表达阳性率及DNA含量逐渐增高,提示hTRT阳性表达和DNA含量的增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赵文波樊爱军楼正青王育瑛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端粒末端转移酶
- 107例乳腺脓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乳腺疾病患者乳腺脓液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乳腺外科门诊和住院送检的乳腺脓肿标本共107例。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 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107例标本中65例采集于哺乳期或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其中30例标本分离出病原菌,分离率为46.1%。分离出的30株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19株占63.3%,其他菌株共11株占36.7%。42例标本采集于乳腺增生性疾病术后患者,其中11例分离出病原菌,分离率为26.2%。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株占63.6%,其他菌株共4株占26.4%。药敏分析得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0.3%,其次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58.1%,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检出率为30.8%。结论乳腺炎患者和乳腺增生性疾病术后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检出率有所差异,但菌株分布相似,主要病原菌均以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所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极高,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
- 王育瑛杨玮吕凌云夏大静
- 关键词: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TPPA和RPR联合检测梅毒抗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分别用TPPA和RPR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比较两种方法在梅毒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的意义。[方法]对疑为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共80份分别进行TPPA和RPR检测。[结果]63份梅毒患者TPPA阳性,阳性率78.75%,灵敏度100%;RPR39例阳性,阳性率51.25%,灵敏度61.90%。[结论]TPP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RPR,故TPP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应作为临床梅毒确诊的主要检测手段,RPR法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应作为临床梅毒的筛差实验以及梅毒治疗的监测手段。
- 王育瑛赵文波彭敏峰王莉
- 关键词:梅毒TPPARPR
- 杭州地区产KPC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流行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大肠埃希菌的流行情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及防止多重耐药菌大范围播散。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共25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利用K-B纸片法测试所有菌株对2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确认blaKPC基因,改良Hodge试验确认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结果25株大肠埃希菌均产KPC酶,编码blaKPC-2基因。这些产KPC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尤其对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PFGE分型将25株菌株分为3个主要同源克隆群,克隆群A(4株)、克隆群B(5株)和克隆群C(2株),其余14株为散发克隆。MLST分型则分为8个ST型,其中以ST131型为主,共有14株(占56%),另外还包括ST167型3株,ST2003型3株,其余ST型各有1株,这些ST型之间同源性相距较远。PFGE分型和MLST分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目前我国杭州地区产KPC酶大肠埃希菌以ST131型为主,呈多重耐药性,并且在多家医院检出。耐药菌株的流行具有一定的病区集中性,如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其余多为散发菌株。
- 王育瑛齐艳杨雪静王燕飞蒋琰楼正青俞云松
-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序列分型
-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而微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D-二聚体(DD)的变化,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王莉王育瑛吕凌云
- 关键词:2型糖尿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内分泌疾病
- 子宫内膜癌组织DNA含量分析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分析DNA含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8例正常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的DNA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DNA异倍体率为72.4%,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P〈0.05)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DNA异倍体率为40%,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DI值与SPF值逐渐增高(P〈0.05)。结论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DNA含量逐渐增高,提示DNA含量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赵文波樊爱军楼正青王育瑛邹雅彬
-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传播机制研究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难题,而耐药的主要原因即是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其中在我国以KPC型碳青霉烯酶最为常见。 本研究收集...
- 王育瑛
-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黄芩素对多西他赛体外抗前列腺癌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多西他赛体外抗前列腺癌活性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按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空质粒转染处理)、黄芩素组(单用10 mmol/L黄芩素处理)、多西他赛组(单用1 nmol/L多西他赛处理)、多西他赛+黄芩素组(用1 nmol/L多西他赛和10 mmol/L黄芩素处理)和多西他赛+黄芩素+鼠双微体2(MDM2)质粒组(用MDM2质粒转染后再用1 nmol/L多西他赛和10 mmol/L黄芩素处理)。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LNCaP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LNCaP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LNCaP细胞中MDM2、蛋白53(p53)、佛波醇-12-肉豆酸酯-13-乙酰基诱导蛋白1(PMAIP1,又称Noxa)、受p53基因上调表达的凋亡调控基因(Pum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水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水平。结果多西他赛+黄芩素组对LNCaP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和LNCaP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多西他赛+黄芩素+MDM2质粒组、多西他赛组、黄芩素组和对照组(P<0.05)。黄芩素组和多西他赛+黄芩素组LNCaP细胞MDM2 mRNA和MDM2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黄芩素+MDM2质粒组、多西他赛组和对照组(P<0.05)。多西他赛+黄芩素组p53、Puma和Noxa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色素c释放水平及Caspase-9、Caspase-3活化水平均明显高于多西他赛+黄芩素+MDM2质粒组、多西他赛组、黄芩素组和对照组(P<0.05),而相对线粒体膜电位则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黄芩素能通过MDM2/p53途径提高多西他赛的体外抗前列腺癌活性。
- 应晓王育瑛王再红王振华
- 关键词:黄芩素多西他赛前列腺癌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