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栓
  • 3篇青年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2篇诱因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肺栓塞
  • 1篇心电
  • 1篇心电描记
  • 1篇心电描记术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性别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王芳
  • 4篇陈烨
  • 3篇白贝贝
  • 3篇韩雪
  • 2篇王春键
  • 1篇赵博
  • 1篇刘臣
  • 1篇左惠娟
  • 1篇赵汉军
  • 1篇赵森
  • 1篇颜红兵
  • 1篇周鹏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预防治疗致大出血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预防治疗中发生大出血的临床特点、诱因及其转归.方法 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07年4月-2015年5月房颤华法林预防治疗伴大出血(是指致命性出血、重要器官或部位出血如脑出血、血红蛋白(Hb...
王春键王芳韩雪白贝贝陈烨
青年男女多部位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青年男性与女性发生多部位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探讨男性与女性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26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47例和女性组115例,比较2组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等临床资料,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部位、是否伴有肺栓塞及常见血栓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男性和女性发生多部位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组红细胞计数[(4.77±0.78)×10^(12)/L]、血红蛋白[(143.86±21.41)g/L]、血红蛋白≥160 g/L比率(20.4%)、纤维蛋白降解产物[7.90(4.35,22.65)ng/L]、白蛋白[(38.90±6.91)g/L]及血清C反应蛋白[10.62(3.36,29.50)mg/L]、乳酸脱氢酶[224.50(182.25,284.75)u/L]、同型半胱氨酸[13.80(10.80,18.95)mmol/L]水平均高于女性组[(4.08±0.54)×10^(12)/L、(117.50±20.54)g/L、1.7%、6.50(3.24,16.00)ng/L、(36.15±6.24)g/L、4.33(0.78,13.00)mg/L、187.00(158.00,232.00)u/L、8.60(7.25,12.00)mmol/L](P<0.05),凝血酶原时间[11.80(10.95,13.15)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3.15(30.20,35.85)s]长于女性组[11.20(10.50,12.35)s、29.45(26.73,33.18)s](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0.98±0.29)mmol/L]低于女性组[(1.21±0.46)mmol/L](P<0.05);男性组远端血栓发生率(27.9%)低于女性组(47.0%)(χ^(2)=10.148,P=0.001),合并肺栓塞发生率(44.2%)高于女性组(27.0%)(χ^(2)=8.281,P=0.004),下肢血栓、上肢血栓、近端血栓、混合血栓、双下肢血栓、多支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既往深静脉血栓史、吸烟、肥胖比率(23.8%、46.3%、46.3%)均高于女性组(10.4%、1.7%、33.0%)(P<0.05),手术/外伤史比率(29.9%)低于女性组(54.8%)(χ^(2)=16.492,P<0.001)。血红蛋白(OR=1.027,95%CI:1.006~1.047,P=0.0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188,95%CI:0.041~0.866,P=0.032)水平是青年男性发生多部位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手术/外伤史(OR=3.1
冯翠翠陈烨左惠娟王芳
关键词:青年性别
青年静脉血栓患者1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人发生静脉血栓的诱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45例经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诊断的45岁以下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静脉血栓部位、...
王芳韩雪白贝贝王春键陈烨
关键词:静脉血栓青年诱因肺栓塞
不同血栓抽吸方法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采用不同血栓抽吸方法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了解疗效的差异。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冠状动脉造影示靶血管可见血栓负荷;术中采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支架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年龄>75岁;既往脑卒中病史;PCI失败或抽吸导管无法通过病变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根据术中应用手动抽吸导管的情况分为3组:只单独Diver抽吸导管抽吸患者304例,只单独Export抽吸导管抽吸患者452例,以及此两种抽吸导管组合抽吸患者203例。记录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3组间血流分级(TIMI),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抽吸导管组合抽吸组患者的年龄更大(56.3±14.5)岁vs(55.7±12.0)岁vs(58.4±17.3)岁(P<0.01),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高(61.3%vs 62.1%vs 65.0%,P<0.01),缺血时间相对较长(4.9±5.3)h vs(4.3±8.7)h vs(5.8±7.2)h(P<0.01)。PCI术中3组术前的TIMI0级的患者以两种抽吸导管组合抽吸组居多(51.0%vs 54.8%vs 55.9%,P<0.05),其余各组在术前和术后的TI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导管组合抽吸未能进一步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
王芳颜红兵周鹏刘臣赵博赵汉军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描记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青年深静脉血栓伴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分析青年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诊断的45岁以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及非PE组,分别对两组的性别、年龄,血栓部位、血细胞计数、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凝血、易栓等指标以及心脏病、吸烟、DVT史、手术、静脉曲张、妊娠/分娩等17种DVT常见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2例青年DVT患者中96例伴发PE,发生率为36.6%,病死率为3.1%。患者平均年龄(34.85±7.96)岁,男性多于女性(67.7%vs 32.3%,P=0.004);PE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较非PE组更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于非PE组(P<0.05)。PE组DVT史、呼吸道感染、血栓累及多支静脉(≥2支)患者明显多于非PE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HDLC降低、CRP升高、既往DVT史、呼吸道感染是青年DVT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DVT患者极易发生PE,重症可导致死亡;其D-Dimer及FDP升高,伴PE者更高,对D-Dimer及FDP极度增高的青年DVT建议行PE筛查。伴呼吸道感染、DVT史、高CRP、低HDL-C患者是DVT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年DVT一旦伴发上述危险诱因,应警惕PE发生。
冯翠翠王芳韩雪白贝贝赵森陈烨
关键词:静脉血栓青年诱因肺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