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鑫

作品数:19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肝移植
  • 7篇移植术
  • 7篇术后
  • 7篇活体
  • 6篇肝移植术
  • 5篇复发
  • 4篇移植术后
  • 4篇活体肝
  • 4篇活体肝移植
  • 4篇活体供者
  • 4篇供者
  • 3篇胆道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手术
  • 3篇他克莫司
  • 3篇细胞
  • 3篇肝移植术后
  • 2篇胆道闭锁
  • 2篇乙肝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9篇王鑫
  • 18篇张建军
  • 16篇李齐根
  • 16篇陈小松
  • 16篇夏强
  • 16篇韩龙志
  • 15篇徐宁
  • 14篇罗毅
  • 14篇邢天宇
  • 12篇张明
  • 10篇沈丛欢
  • 10篇奚志峰
  • 9篇薛峰
  • 4篇宋玉
  • 3篇夏雷
  • 2篇汤晓寅
  • 2篇夏强
  • 2篇朱建军
  • 2篇沈从欢
  • 1篇周韬

传媒

  • 7篇肝胆外科杂志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脏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本组76例肝细胞癌肝移植病例临床资料,其中11例为切除术后复发再移植(SLT组),65例直接肝移植(PLT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结果以评价复发性肝癌肝移植的手术安全性。比较两组远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SLT组手术耗时和术中输注血制品量高于PLT组(P<0.05),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两组无差别。SLT组和PLT组1年和2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2%、72%和84%、80%。结论复发性肝癌可作为肝移植适应证,但须有严格的病例选择标准。
张建军李齐根张明陈小松徐宁王鑫韩龙志罗毅沈丛欢邢天宇奚志锋夏强
关键词:肝移植肝细胞癌复发
不同时期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的预后情况:单中心101例经验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2010年前后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预后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时期手术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101例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病例资料。根据移植年份的不同将病例资料分为2006-2009年和2010-2012年2组,分析并比较2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和预后情况。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卡方检验。结果 2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2012年组受者术中出血量(t=2.05,P=0.04)和供肝冷缺血时间(t=3.25,P<0.01)显著低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χ2=4.27,P=0.04),肺部感染并发症(χ2=4.47,P=0.03)和急性排斥反应(P=0.03)的发生率显著低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受者术后生存情况明显好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术后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4%和88.4%,而2006-2009年组为84.4%和75%。结论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的积累,以及逐渐完善和规范的随访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华相伟夏强张建军李齐根徐宁陈小松张明薛峰韩龙志王鑫夏雷罗毅沈丛欢邢天宇奚志峰
关键词:胆道闭锁肝移植婴儿预后
雷帕免疫抑制方案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使用联合雷帕霉素的免疫治疗方案对肾功能不全的肝移植患者肾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仁济医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月间实施的27例术前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抑制方案,手术前后各阶段的eGFR评分,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中8例因术后肾功能恢复不佳而早期加用雷帕霉素患者各阶段的肾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统计该期间我中心5例CNIs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使用雷帕霉素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8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因肾功能恢复不佳,于术后11±6天开始加用雷帕霉素每天2mg,并减少FK506剂量。术后平均服用雷帕霉素160±100天,eGFR由首次服用雷帕霉素时的45.28±11.14改善至81.7±24.42ml.min-1.(1.73m2)-1,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89)。5例CNIs致肾功能不全患者经减少CNIs用量并加用雷帕霉素后,经过66±58天,eGFR由首次服用雷帕霉素时的44.4±9.35改善至80.4±23.5ml.min-1.(1.73m2)-1(P=0.0078)。结论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若术后肾功能恢复不佳,早期加用雷帕霉素并减少FK506用量,降低血FK506药物浓度,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对于术后CNIs致肾功能损害,加用雷帕霉素并减少CNIs,患者肾功能可逐步改善。
胡凌翔夏强张建军张明陈小松李齐根徐宁薛峰宋玉韩龙志王鑫罗毅沈从欢邢天宇奚志峰
关键词:肝移植肾功能不全雷帕霉素
活体部分供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的用量及代谢特点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和比较成人尸体全肝移植与活体部分供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Tac)的用量、血药浓度和代谢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行肝移植的85例受者Tac的用量以及血药浓度等临床资料.其中,进行活体部分肝移植的受者34例(A组),进行尸体全肝移植的受者51例(B组).结果 肝移植术后,在使用相同的Tac初始剂量下,A组达到治疗窗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A、B组分别为(3.4±1.0)d和(4.5±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Tac的用量在术后28 d内明显低于B组,但两者差距逐步接近,在术后28 d以后趋于一致.比较术后第7、14、21和28 d时的用药量,A组分别为B组的72.74%、82.26%、83.92%和88.87%.在相关性分析中,A组移植物重量/受者体重(GR/WR)与其术后第7天所用Tac剂量(mg·kg-1·d-1)呈显著正相关(r=0.728,P<0.01);与全血Tac浓度/剂量(C/D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44,P<0.01).结论 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后,其早期Tac用量与植入供肝体积显著相关;成人活体右半供肝移植术后的早期用量约相当于尸体全肝移植术后的70%.随着植入供肝的不断再生,至术后28 d时Tac的用量可基本接近尸体全肝移植水平.
汤晓寅夏强张建军李齐根徐宁陈小松王鑫韩龙志罗毅邢天宇
关键词:活体供者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在大鼠肝脏保存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了解他克莫司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供肝保存期间向保存液中加入他克莫司,检测保存12 h后的肝脏能量物质负荷、肝移植术后受体大鼠血清中的肝酶浓度以及胆汁分泌情况。结果保存液中加入他克莫司后,肝组织在保存期间的能量物质消耗明显小于对照组,移植术后受体大鼠血清中ALT和LDH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为低,胆汁分泌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他克莫司用于肝脏保存能够有效地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肝细胞能荷,改善移植术后的肝脏功能。
王鑫张明张建军
关键词:他克莫司肝脏保存
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预防与处理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患者乙肝防治方法、术后乙肝复发的处理。结果术后乙肝复发者7例,复发率2.76%。复发后分别采用加大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剂量、改用恩替卡韦、加用贺维力等措施,2例HBsAg经治疗后转阴,2例HBsAg明显下降,总有效率57%。结论肝移植术后HB IG+拉米夫丁能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HB IG、恩替卡韦、贺维力能不同程度控制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
奚志峰夏强张建军陈小松张明李齐根徐宁薛峰宋玉韩龙志王鑫沈丛欢罗毅邢天宇
关键词:乙肝复发肝移植HBIG恩替卡韦贺维力
活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活体肝移植(LDLT)与尸体肝移植(DDLT)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比较,探讨LDLT治疗HCC的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实施的105例肝癌肝移植手术(其中LDLT38例,DDLT67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LDLT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及78.9%,DDLT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5.1%及73.1%。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567)。LDLT患者1年及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9%及71.1%,DDLT患者1年及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1%及67.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269)。超过UCSF标准病人3年生存率与符合Mi-lan标准及UCSF标准病人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病理分级程度,AFP水平与肿瘤复发,病人的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 LDLT治疗HCC可以取得同DDLT一样的效果,是治疗HCC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合理适当的扩大受体选择标准可以使更多的肝癌患者受益,因而值得推广运用。
沈丛欢夏强徐宁罗毅邢天宇韩龙志王鑫李齐根张明陈小松张建军
关键词:肝细胞癌活体肝移植肿瘤复发
肝硬化伴门静脉血栓患者行肝移植术的处理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合并门静脉血栓的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我院完成的161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不同级血栓手术情况和生存率。结果 161例患者之中共有15例患者合并有门静脉血栓,其中1级8例,2级4例,3级3例。脾切除史中发生PVT的患者有5例,占45.5%(5/11),无脾切除史者发生PVT的患者有10例,占6.7%(10/150),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例1级血栓患者将机化的血栓作为门静脉内膜直接行端端吻合。6例1级和4例2级血栓患者术中行取栓。3例3级血栓患者中1例行取栓,2例行静脉架桥术。1,2,3级血栓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5±0.7 h,8.7±1.7 h,11.8±2.3 h;术中输血分别为5.4±2.3 U,7.8±1.3 U,13.7±1.5 U。3级血栓分别和1,2级血栓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1级和2级血栓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门静脉血栓患者的围手术期存活率为86.6%(13/15),一年存活率为80%(12/15)。146例无血栓患者的围手术期存活率为90.4%(132/146),一年存活率为82.2%(120/146)。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有门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患者通过适当的处理行肝移植术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级血栓在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上高于1,2级血栓。有脾切除史的肝硬化患者易发生血栓,拟行肝移植患者应尽量避免脾切术。
沈丛欢夏强徐宁罗毅邢天宇韩龙志王鑫李齐根张明陈小松张建军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血栓
小儿活体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总结小儿活体供肝移植术后应用以他克莫司(Tac)或环孢素A(CsA)为基础免疫抑制方案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1月进行小儿活体肝移植的30例受者术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血药浓度、药物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其中,7例以Tac为主要免疫抑制剂(Tac组),10例以CsA为主要免疫抑制剂(CsA组);其余13例因发生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将CsA转换为Tac。记录术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及其血药浓度谷值,监测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维持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稳定的前提下,术后1年受者体重可增加约50%,但免疫抑制剂的单位体重用量可明显减少。Tac组均未发生排斥反应,CsA组发生排斥反应4例(40%,4/10),均经增加免疫抑制剂用量后逆转。术后3个月内,Tac组出现腹腔感染1例(1/7),CsA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3/10),经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Tac组出现巨细胞病毒IgM阳性1例(1/7),CsA组出现2例(2/10),使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均好转。两组在术后3个月后均未出现新发感染及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3例转换用药的受者在转换用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逆转。结论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后Tac和CsA均可安全应用,二者促进肝肾功能恢复的效果相似,但Tac抑制排斥反应的效果较好,并且药物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
汤晓寅夏强张建军韩龙志李齐根徐宁陈小松王鑫罗毅邢天宇沈丛欢奚志峰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供者他克莫司环孢菌素
精准肝切除的应用及其价值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的适用范围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12例肝占位性病变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精准肝切除88例(精准组),Pringle法阻断快速切除24例(Pringle组)。精准组切除范围分肝叶、段和局部切除;Pringle组的切除范围均为肝单段和局部切除。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肝功能衰竭发生、因大出血或胆汁漏而行二次手术。两组同行肝单段和局部切除患者术中输血率、肝切除时失血量、术后TBil、PT分别为7%(2/29)、220ml、20μmo]/L、13s和4%(1/24)、210ml、19μmol,/L、13s,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8,0.263,0.246,P〉0.05);肝切除时间、术后WBC、ALT、低热发生率分别为60min、7.5×10^9/L、66U/L、10%(3/29)和15rain、14.0×10^9/L、335U/L、42%(10/2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2,4.961,4.959,P〈0.05)。精准组中肝叶切除和肝段或局部切除患者术中输血率、术后WBC、ALT、PT、低热发生率分别为9%(4/45)、8.3×10^9/L、153U/L、17S、13%(6/45)和12%(5/43)、8.2×10^9、133U/L、14S、14%(6/4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2,1.225,1.236,P〉0.05);肝切除时失血量、肝切除时间、术后TBil分别为350ml、250min、32μmol/L和240ml、150min、21μmol/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5,4.967,4.829,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可减少创伤,但需根据切除范围和部位选择性应用。肝叶切除最适合行精准肝切除。
李齐根夏强张建军徐宁张明王鑫罗毅邢天宇
关键词:肝肿瘤精准肝切除PRINGLE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