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艳
-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通过服务器主机将验证信息发送给二维码生成与显示装置,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生成与显示装置所生成的二维码,并让用户进行验证,验证后将已验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主机进行对比验...
- 崔建明白艳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牵引点跟踪的自动泊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牵引点跟踪的自动泊车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泊车环境信息,坐标变换,靠近车位入口,确定泊车方式,引导泊车。本发明通过车辆靠近车位时的位姿信息确定合适的泊车方式,用牵引点来引导车辆安全可靠的驶入车位...
- 白艳张成谢宁猛王欢张渊
- 文献传递
- 汽车绕z轴转动惯量和轮胎侧偏刚度识别方法
- 本发明属于车辆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绕z轴转动惯量和轮胎侧偏刚度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盘转角脉冲试验进行操作,采集数据;所述数据包括转向盘转角、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和...
- 白艳崔建明管欣付锐许渝峰
- 一种基于位姿收敛算法的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位姿收敛算法的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车辆当前位置姿态P<Sub>0</Sub>与目标位置姿态P<Sub>t</Sub>,根据当前位置姿态P<Su...
- 白艳张成韩国华龚显旭
-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光自适应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转弯时远近灯光自适应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及处理车速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和横摆角速度...
- 白艳付锐许渝峰任肖齐超飞
- 文献传递
- 驾驶人转向操纵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 2015年
- 针对驾驶人模型建模中驾驶人的感知、决策和操纵3个关键行为,通过对转向盘转角进行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上分析行驶轨迹和车速对驾驶人转向操纵动态特性的影响。采用Matlab建立了人车闭环仿真模型,分别在低速60km/h和高速100km/h下进行了蛇形试验和双移线试验仿真,并且在湖州的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实车试验,对比了直线行驶与弯道行驶下的驾驶人转向操纵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速度增加转向盘转动频率增加,频率成分越高,转向修正幅度越大;在相同速度、不同弯道转角时,转向频率分布基本相同,但是随着弯道转角的增加,转向盘转角幅值明显增大;直线行驶工况下,转向盘转角幅值明显降低。综合分析,道路线型和行驶车速对转向盘转角动态特性影响较大。
- 白艳任肖许渝峰吴付威
- 关键词:交通工程动态特性傅里叶变换
- 车辆横摆转动惯量及轮胎侧偏刚度识别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车辆参数辨识在汽车正逆向开发及控制器设计等方面是必要前提与技术难点。目前参数的获取主要有两种方法:通过仪器测量的方法和系统辨识技术。研究了一种能够识别横摆转动惯量及轮胎侧偏刚度的实验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汽车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获得的实验数据,首先采用时域法辨识车辆横摆角速度对转向盘转角和侧向加速度对转向盘转角的传递函数,再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传递函数中包含的横摆转动惯量和前后轮胎侧偏刚度,使所得频响特性和辨识所得频响特性误差最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的理论可行性。所提的实验辨识获得横摆角速度和轮胎侧偏刚度参数的优点是无需特制或购买专用测量设备,尤其在实验条件受限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 白艳管欣
- 关键词:系统辨识
- 一种车辆避碰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避碰控制方法,通过车辆依据环境感知能力获取车辆自身速度、车辆自身加速度、前车速度、前车加速度、以及车辆自身与前车间距的信息,建立转向/制动避碰动作决策机制,当前车辆的碰撞风险程度<Image file...
- 蒋拯民白艳谢宁猛王曌刘通郭应时
- 文献传递
- 一种汽车助力转向系统通用试验台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台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测试的通用试验台架,包括双层支撑架和水平支撑架,所述双层支撑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层支撑板和下层支撑板,所述上层支撑板和下层支撑板端角处对称设置有4根竖直方向的...
- 白艳任肖郭应时齐超飞张名芳李星星
- 文献传递
- 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方法综述被引量:29
- 2012年
-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是汽车动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目前,汽车设计最终的评价、调校阶段基于主观评价。为了要在样车生产出来之前即可在虚拟样机上预测和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就需要有一套可在计算机上实施的客观评价体系。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主观化是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的和难点,一种方法是通过线形回归方法建立主客观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没有形成最终统一明确的客观指标体系。详细介绍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的发展历史、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以及基于人车闭环系统中驾驶员模型的参数来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白艳贾鑫宗长富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