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亮荣

作品数:50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细胞
  • 24篇肿瘤
  • 19篇胃癌
  • 14篇免疫
  • 11篇肠癌
  • 10篇消融
  • 9篇射频
  • 9篇射频消融
  • 9篇免疫治疗
  • 9篇CIK细胞
  • 8篇抗肿瘤
  • 7篇术后
  • 7篇化疗
  • 6篇结肠
  • 5篇肿瘤标志
  • 5篇肿瘤标志物
  • 5篇晚期
  • 5篇结肠癌
  • 5篇标志物
  • 4篇血清

机构

  • 3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7篇常州市第一人...
  • 6篇苏州大学
  • 3篇匹兹堡大学
  • 2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瑞典隆德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常州市武进人...
  • 1篇金坛市人民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0篇石亮荣
  • 42篇吴昌平
  • 34篇蒋敬庭
  • 18篇徐斌
  • 17篇吴骏
  • 16篇季枚
  • 15篇赵洁敏
  • 12篇邓海峰
  • 10篇陆明洋
  • 8篇朱一蓓
  • 8篇李敏
  • 8篇张红宇
  • 7篇吴爱珍
  • 7篇陈陆俊
  • 6篇单婵婵
  • 6篇胡文蔚
  • 4篇秦锡虎
  • 3篇赵伟庆
  • 3篇罗光华
  • 3篇王赫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现代免疫学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寻找新的胃癌预后指标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紧迫的科学命题。合理应用辅助化学治疗与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重要途径,确定新的分子靶位成为治疗胃癌新疗法的研究重点。共刺激分子B7-H4能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
蒋敬庭吴昌平沈月平郑璐陈陆俊吴骏季枚徐斌李争光石亮荣胡文蔚LuBin-feng张学光
关键词:B7-H4胃癌患者细胞治疗杀伤辅助化学治疗
AFP-IgM复合物在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分析甲胎蛋白-IgM免疫复合物(AFP—IgM)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含量,探讨AFP-IgM对诊断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对103名正常人、74例肝癌、43例肝硬化和58例脂肪肝病人血清AFP—IgM与甲胎蛋白(AFP)含量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ROC曲线确定AFP-kM和AFP的最佳切割值分别为300Au/ml和10μg/L作为诊断学意义的临界值。在此切割值下,肝癌组AFP-IgM和AFP血清水平均高于脂肪肝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对早期(Ⅰ与Ⅱ期)肝癌诊断时,AFP-IgM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AFP(0.91vs0.82);当肿瘤直径≤3cm时,AFP-IgM为(1090.4±571.8)Au/ml,而当直径〉3cm时,AFP-IgM为(604.9±749.9)Au/ml,两者比较P〈0.05。且AFP-IgM在诊断小肝癌时ROC曲线下面积大于AFP(0.92VS0.78);AFP-IgM对性别、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肿瘤数量、包膜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块大小和分期密切相关。结论AFP-IgM对早期(Ⅰ与Ⅱ期)肝癌和小肝癌(≤3cm)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判断肝癌的肿瘤大小与分期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蒋敬庭吴昌平吴骏秦锡虎孙达成季枚邓海峰陆明洋周国平李敏徐斌郑晓刘检石亮荣NingXuPeter Nilsson-Ehle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标志物
射频消融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协同抗肿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建立小鼠双侧背部B16黑色素瘤与CT26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分d组,分别予以单独右侧肿瘤RFA、CIK治疗、两者联合治疗或未治疗对照,记录左侧肿瘤大小与小鼠生存时间。在B16移植瘤模型中分析各治疗组对侧肿瘤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数量,并检测浸润至对侧肿瘤内的CIK细胞的数量与表型。结果RFA与CIK单独治疗均可产生短暂的肿瘤抑制作用,而联合治疗能显著抑制对侧肿瘤生长;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42.0±3.3)d,显著长于未治疗对照组[(20.5±2.2)d]、RFA组[(26.0±2.2)d]与CIK单独治疗组[(31.5±2.2)d,P〈0.01];联合治疗组小鼠对侧肿瘤内浸润淋巴细胞总数增加,其中每克肿瘤组织内CD8^+T细胞、CD4^+T细胞、自然杀伤(NK:CD3^-NK1.1^+)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NKT:CD5^+NK1.1^+)数量均显著增加,分别为(2.41±1.03)×10^6cell/g、(4.52±1.63)×10^cell/g、(1.62±0.31)×10^+cell/g、(0.42±0.08)×10^+cell/g;CD8^+/调节性T细胞[Treg:CD4^+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比值增大为(3.85±0.63)。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比例降低,为(8.92±3.05)%。RFA联合CIK组较外科切除联合CIK组小鼠对侧肿瘤内外源性CIK细胞聚集增加,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颗粒酶B(GranzymeB)的表达水平上调,分别为(79.12±1.51)%、(56.13±2.12)%、(63.51±1.82)%。结论RFA治疗可促进外源性的CIK细胞向消融区外肿瘤内迁移,并提高CIK细胞在肿瘤内增殖能力与活性,RFA联合CIK治疗可增强消融区外肿瘤微环境中抗肿瘤免疫效应,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
戴夕超石亮荣孙明芬徐斌李晓东陈陆俊胡文蔚朱一蓓蒋敬庭吴昌平
关键词:射频消融结肠癌黑色素瘤抗肿瘤免疫效应
肿瘤精准诊疗新策略及转化医学研究
蒋敬庭邢伟胡文蔚郑晓陈陆俊陈杰吴晨石亮荣邓海峰王琦卢斌峰
肿瘤精准诊疗是指与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组学大数据、生物技术和新型功能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精准诊疗的基础。将精准医学理念与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基于肿瘤基因诊断、肿瘤微环境中免...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诊断免疫治疗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监测与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监测与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复发或转移组)及48例恶性肿瘤无复发或转移患者(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并进行比较。结果复发或转移组辅助性T细胞(rrh)/抑制性T细胞(Ts)为0.95±0.52,较对照组的1.35±0.4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4+/CD25+为7.15±3.81,较对照组的6.01±2.6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NK细胞为0.2053±0.1135,较对照组的0.2501±0.0745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肿瘤患者定期监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能及时反映机体免疫状况,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该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临床应用,有助于治疗后随访。
赵洁敏石亮荣季枚张红宇吴骏吴爱珍吴昌平
关键词:肿瘤复发T淋巴细胞亚群杀伤细胞流式细胞术
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药盒灌注(HAI)氟脲苷(FUDR)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一种改进的介入方法植入肝动脉药盒,术后第2天开始接受HAI FUDR联合全身化疗。对治疗疗效、毒副反应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其中完全缓解1例(5.6%),部分缓解16例(88.9%),疾病进展1例(5.6%)。8例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转化率为44.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6.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0.2个月。结论 HAI FUDR联合全身化疗是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手术切除率。
王琦石亮荣赵洁敏周文杰胡文蔚单飞吴昌平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局部复发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二线治疗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局部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4例既往有局部放疗史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予FOLFIRI方案化疗,研究组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术后每2个月参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采用寿命表法计算1、2、3 a生存率,采用log rank法比较亚组生存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25.0%,研究组为100.0%(P<0.001)。中位局部控制时间对照组为4个月,研究组为12个月(P<0.001);2组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9、36个月(P=0.0168)。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可作为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局部复发的补救治疗。
杨轩璇羌伟光李晓东赵洁敏石红兵石亮荣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复发放疗
单次大剂量与多次小剂量输注CIK治疗鼠肠癌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单次大剂量与分次小剂量输注两种治疗模式的抗肿瘤的作用。建立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体外诱导培养小鼠CIK细胞,7天后CIK单次大剂量组荷瘤鼠接受总剂量为1×107的CIK细胞一次性输注;CIK分次小剂量组荷瘤鼠分5次(隔天1次)接受总剂量与单次组相同的CIK细胞输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治疗后第14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治疗组小鼠脾细胞CD3+、CD4+、CD8+、NK1.1+、DX5+等细胞表型;建立CIK治疗后小鼠脾细胞对C26皮下移植瘤的预防和治疗模型,预防模型统计一周出瘤率,治疗模型生存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经C2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CIK单次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平均体积(253.30±43.59)mm3明显小于CIK分次治疗组(384.36±43.59)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CIK单次治疗组小鼠脾细胞相对于CIK分次治疗组、PBS对照组对C26结肠癌移植瘤表现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应(P<0.05);CIK单次治疗组小鼠脾细胞较其余各组CD4+T细胞比例下调,而CD8+T细胞比例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NK1.1+、DX5+等细胞表型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单次治疗组小鼠脾细胞在经C2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的能力最强,差异较其余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IK单次大剂量输注较分次小剂量输注对BALB/c皮下结肠癌(C26)荷瘤小鼠具有更好的激发机体免疫应答效应以及肿瘤预防和治疗作用。
丁美钱吴昌平石亮荣单婵婵朱一蓓卢斌峰蒋敬庭
关键词:免疫治疗
胃癌患者术后血清CA19-9、CA72-4和MG7-Ag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血清CA19-9、CA72-4和MG7-Ag检测的临床意义,本文对170例Ⅲ期胃癌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每两个月检测患者血清CA19-9、CA72-4和MG7-Ag,术后定期进行胸片、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并对疑有局部复发的患者行胃镜检查。结果表明:全组中有101例患者发现了复发(其中血源性复发83例,局部复发18例)。CA19-9、CA72-4和MG7-Ag对复发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2.4%、67.3%和59.4%;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5.0%,除MG7-Ag外,以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术前(分别为48.5%,51.5%、57.0%和76.4%)。标志物出现异常的时间比影像学发现病灶早14个月至晚4个月(中位时间为4.2±2.5个月)。三项标志物中,CA19-9异常与复发后的生存时间有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CA19-9、CA72-4和MG7-Ag有助于预测胃癌术后复发,而CA19-9可作为判断胃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石亮荣吴昌平蒋敬庭赵洁敏吴爱珍
关键词:胃癌肿瘤标志物
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DDP和5.Fu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以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素帝)联合DDP和5.Fu方案作为对照。[方法]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艾素组(32例)与泰素帝组(30例),两组给药剂量与方法相同,分别为艾素或泰素帝75mg/m^2,d1;DDP 25mg/m^2,d1-3;5-Fu 200mg/m^2,civ 24h,d1-5 3周为1个周期。分别评价其有效率(R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1、2年生存率与毒副反应。[结果]61例可评价疗效,艾素组与泰素帝组RR分别为46.9%与51.7%(X^2=0.143,P=-0.705),两组TTP分别为5-3个月与5.5个月(X^2=1.320,P=0.100),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55.2%,2年生存率分别为23.3%与27.6%(X^2=0.163,P=0.686),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主要毒副发应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贫血、脱发、恶心呕吐、骨关节肌肉酸痛和乏力,艾素组的骨关节肌肉酸痛发生率较泰素帝组低,其他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艾素联合顺铂、5-Fu方案治疗晚期疗效与泰素帝联合顺铂、5-Fu方案相当,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鲁露石亮荣张红宇季枚赵伟庆赵洁敏吴爱珍王赫吴昌平
关键词:顺铂5-FU多西紫杉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