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华东

作品数:31 被引量:55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水稻
  • 16篇免耕
  • 16篇根系
  • 9篇抛秧
  • 8篇氮肥
  • 8篇免耕抛秧
  • 8篇根系生长
  • 5篇土壤
  • 5篇免耕水稻
  • 4篇氮肥运筹
  • 4篇稻根
  • 4篇水稻根
  • 4篇水稻根系
  • 4篇水分
  • 3篇稻草还田
  • 3篇玉米
  • 3篇玉米根
  • 3篇玉米根系
  • 3篇栽培
  • 3篇数学模拟

机构

  • 29篇广西大学
  • 8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广西气象减灾...
  • 1篇科技厅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9篇秦华东
  • 21篇江立庚
  • 10篇张玉
  • 9篇肖巧珍
  • 9篇陆福勇
  • 5篇唐茂艳
  • 5篇董登峰
  • 5篇韦善清
  • 5篇黄敏
  • 4篇伍龙梅
  • 4篇李忠
  • 4篇陈念平
  • 3篇汪妮娜
  • 3篇张婧
  • 3篇梁天锋
  • 2篇张平刚
  • 2篇徐建云
  • 2篇胡春锦
  • 2篇甘秀芹
  • 2篇曹卫星

传媒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广西农业生物...
  • 2篇杂交水稻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硅素营养的关系被引量:44
2004年
研究了30个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与硅素积累的关系及高效硅肥对2个水稻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氮素积累量与硅素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氮素含量与硅素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水稻品种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NDMPE)与其体内N、P、K、Si积累的平衡有关,NDMPE与养分平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养分偏离系数呈显著负相关,但氮素吸收量与养分平衡指数和养分偏离系数的相关不显著。硅肥提高了叶片GPT转氨酶和籽粒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从而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但其NDMPE却随氮素积累量的增加而降低。施硅水平对灌浆期籽粒Q酶活性的下降速度产生重要影响,施硅水平愈高,Q酶活性下降愈快。
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韦善清徐建云董登峰陈念平秦华东陆福勇
关键词:氮素硅素养分平衡氮肥硅肥
不同氮、硅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5
2005年
陆福勇江立庚秦华东唐茂艳
关键词:水稻硅素氮肥施用量稻米外观品质整精米率施用技术
育秧方式对免耕稻立苗期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研究了编织布隔层旱育秧、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和塑盘旱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免耕稻立苗期的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立苗期编织布隔层旱育秧和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处理的单株总根数、白根数、一次分枝根数量、二次分枝根数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根冠比、单株根生物量、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塑盘旱育秧处理。编织布隔层育秧对免耕水稻单条根长影响不大,但促进了根毛的生长。与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处理相比,编织布隔层旱育秧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秦华东肖巧珍江立庚张玉徐世宏
关键词:育秧方式根系特性根系活力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金优253立苗速度与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2004年晚季在大田条件下,对免耕抛秧、常耕抛秧、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常耕抛秧的立苗速度与立苗期的根系生长及其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7.64%,稻草还田免耕抛秧与稻草还田常耕抛秧产量差异不大,但分别比常耕抛秧高10.72%和8.22%。免耕抛栽秧苗前期立苗速度较慢,后期立苗速度较快,总的立苗时间较常耕抛栽秧苗多1d。免耕使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根系的总长度和根毛区长度及根系氧化能力下降。但是,稻草还田增加了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和根系长度,提高了根系氧化能力,因而对抛栽水稻立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在免耕条件下更明显。
唐茂艳何礼健秦华东江立庚李如平杨为芳陈德威王勇董登峰陆福勇
关键词:免耕稻草还田根系生长立苗苗期根系根系长度
赤红壤条件下宿根甘蔗根际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赤红壤条件下宿根甘蔗根际细菌的多样性,为进一步研究甘蔗根际生态过程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赤红壤中连续留宿根2年的10个甘蔗品种根际可培养细菌进行研究,以数学生态学方法分析根际细菌的多样性。【结果】从10个不同品种宿根蔗上共获得167株根际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根际细菌主要包含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大类群的31个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是最主要的优势菌属,占42.51%,其它优势菌属还有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 sp.)(10.18%)、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5.39%)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4.79%)等。群落生态学分析显示品种间的根际细菌多样性有一定差异,群落丰富度指数为1.80~3.6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17~2.32,其中甘蔗品种B8和GT43根际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相比较高,具有维持宿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的相对优势。【结论】赤红壤宿根甘蔗根际可培养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主要种群中包含许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不同品种宿根甘蔗根际细菌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
农泽梅史国英曾泉叶雪莲秦华东胡春锦
关键词:赤红壤宿根甘蔗根际细菌多样性
水分管理对免耕抛秧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研究了水分管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根系的伸长、生长、生理及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水稻各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水稻单株根干质量、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实收产量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增产主要因子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灌浆盛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湿润淹灌,水稻产量差异则不显著。
秦华东江立庚肖巧珍徐世宏
关键词:免耕水稻水分管理根系生长干湿交替灌溉
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学模拟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根箱试验获取玉米根系坐标数据,采用方程y=1/1/k+ae^-bx建立根系纵向和横向分布模型,利用模型分析田间氮肥运筹以及不同品种对玉米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研究玉米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在拔节期和灌浆盛期,分别约49.7%和20.7%的根系分布在20 cm深度土层内,34.6%和46.6%根系分布在20 cm横向范围内,其纵向和横向累积长度的变化均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重基肥处理能够扩大拔节期的根系的空间分布。
张玉秦华东伍龙梅李忠张婧江立庚
关键词:玉米根构型氮肥处理株型
稻草还田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可显著提高免耕水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单株根系干重、单株生物量、根半径、单株根表面积、单株根长、单条根长、根长密度、根系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是对单株总根数的影响不大。与3 t/hm2稻草还田量相比,6 t/hm2稻草还田量的增产效果和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秦华东张玉徐世宏李昌华何燕丁成泉梁天锋汪妮娜杨彩铃郑土英朱贵玉江立庚
关键词: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栽培根系生长
稻草还田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免耕抛秧水稻立苗期根系生长及成熟期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立苗期免耕水稻根冠比、单株根生物量、总根数、白根数、单条根长、根毛区长、一次分枝、二次分枝根数量、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根系的伸长、生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稻草还田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及免耕抛秧水稻0~10cm土层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6t/hm2稻草还田量比对照0~10cm土层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分别高29.85%、41.62%,产量提高11.1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秦华东肖巧珍江立庚
关键词: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栽根系生长根系分布
水稻花发育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迄今为止,双子叶植物花发育模型研究已基本成熟,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的研究。目前,已鉴定克隆了部分与水稻花发育相关的基因,如水稻稀穗LAX、PLAI、LHD、FZP、CL、RFL、RAP1A和RAP1B基因以及花器官发育的水稻ABCDE5类功能基因和花序变异基因包括Lax、Fzp、OsCKX2、Fon1等,促进了人们对水稻花发育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但是有关水稻花发育特异基因之间的调控及作用机理尚未清楚,今后需采用以先进的生物技术为手段,通过分离、鉴定更多的水稻花发育突变体基因,深入探讨各个基因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最终系统了解水稻花发育调控机理,从而为深入研究单子叶花序发育奠定基础。
肖巧珍江立庚秦华东
关键词:水稻花序发育基因克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