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涛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 论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的目标系统和主要任务
- 2009年
- 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的实质是中华传统和谐精神的现代化。推进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必须实现从基于传统自然经济的静止型和谐精神到基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发展型和谐精神、从基于封建君主专制的宗法人治型和谐精神到基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法治型和谐精神、从基于漠视个体的群体型和谐精神到基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人本型和谐精神的现代转换。就具体任务来讲,是要实现从重义轻利的和谐精神到义利统一协调的和谐精神、从注重均平的和谐精神到突出公正的和谐精神、从压制竞争的和谐精神到提倡竞争的和谐精神、从维护等级制的和谐精神到追求平等的和谐精神、从维护专制的和谐精神到倡导民主的和谐精神、从强调人治的和谐精神到崇尚法治的和谐精神、从漠视个体的和谐精神到尊重个体的和谐精神的转型。
- 秦国涛徐长安
- 中国当代和谐精神的内涵与建构被引量:4
- 2008年
-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工程。当下,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必须坚持以真为魂、以人为本、理论建构与现实生长对接、继承传统与批判创新统一等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有利于和谐精神生成的现实路径。
- 殷斌秦国涛
- 论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的法律控制力
- 2009年
- 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强大的规范、约束、监督、调控功能,它通过法律制度的规范机制、法治文化的牵引机制、法律实践的调控机制,生成强大的法律控制力,为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提供法制保障。必须建立完善强有力的法律控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律的控制力,以确保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
- 秦国涛
-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律
- 和谐精神研究综述
- 2007年
- 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心理取向、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精神。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后,国内学者围绕和谐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价值与意义、培育和谐精神的基本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秦国涛徐长安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的动力机制
- 2008年
- 在当代中国,推动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培育现代新和谐精神,必须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系统中,批判继承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资源,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尤其是西方现代平等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开放精神、个体精神等有益的和谐文化因子,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教育引导、道德控制和法律控制机制。
- 秦国涛
- 关键词:动力机制和谐社会
- 论中国当代和谐精神的理论内涵与社会功能
- 2007年
- 中国当代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以推进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基本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养等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物质基础、社会氛围和人才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 秦国涛
- 关键词:社会功能
- 弘扬和培育和谐精神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07年
- 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和谐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价值与意义、培育和谐精神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秦国涛徐长安
- 关键词:弘扬
- 孔子和谐精神初探被引量:3
- 2008年
- 和谐精神,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它贯穿于孔子宇宙观、认识论和道德伦理观,体现在"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泛爱万物的仁爱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中庸"的致和之道之中。
- 秦国涛
- 关键词: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仁爱忠恕中庸
- 和谐精神:和谐社会的灵魂——论和谐精神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发挥被引量:2
- 2007年
- 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取向,以推进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育等功能,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社会氛围、人才支撑,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 秦国涛徐长安
- 关键词:和谐社会灵魂
- 和谐精神研究综述
- 2007年
- 秦国涛徐长安
- 关键词:哲学理念社会公正精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