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晗 作品数:21 被引量:77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历史地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16 2013年 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应用问卷调查和登门访谈的方法,对地质公园内居民的社区参与现状和意愿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对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认知态度,明确他们在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诉求。调查表明,在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社区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参与度低,参与机会有限,有强烈的参与决策、规划、商业经营的愿望,并希望在参与中分享资源开发的利益,参与过程得到政府、企业的保障。本文在现有的经营体制下,从资源保护(含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商业经营、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保障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居民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社区参与模型体系,为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罗培 秦子晗关键词:地质遗迹资源 米易龙潭溶洞地质遗迹调查及特征分析 2017年 在地质遗迹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对龙潭溶洞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调查和分类,并分析了其主要特征及其主要的洞穴沉积景观。研究表明:龙潭溶洞钙化沉积景观分布之密集、规模之大、品味之高、类型之全,国内罕见,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进行洞穴研究、钙化沉积研究的天然宝库,同时其也具备了开展旅游及科普教育等条件,是珍贵的地质遗产。 秦子晗GIS技术在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评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以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为研究背景,介绍了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子系统的建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土壤重金属、残留农药污染等严重危害着农作物,破坏了农产品品质,并... 秦子晗关键词:农业地质 地理信息工程 地质环境评价 信息系统 文献传递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色分析及旅游产品规划设计 被引量:2 2013年 地质公园是融地质遗迹保护、旅游观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场所,除了具备一般景区的公园属性之外,还有独特的地质内涵和科研科普责任。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气候条件优越,地质遗迹类型齐全、特色突出、科研科普价值高,并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与之辉映。在分析公园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内涵与公园属性,设计了包括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在内的共同构成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完整结构的旅游产品谱系,以帮助公园进行更准确的产品定位,为公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秦子晗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旅游产品 基于GIS的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11 2006年 以四川省为例,选取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指标、地质环境指标、经济环境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将层次分析法(AHP)运用于评价模型的建立,并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是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有效途径。 秦子晗 唐斌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基于DEM的一体化山地特征要素提取 被引量:6 2020年 山顶点和山脊线等特征地形要素是构成地表地形及其起伏变化的基本框架,对地形在地表的空间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基于DEM研究山顶点、山脊线及其空间组合关系,是DEM地表形态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衔接从地形特征分析向山峰等地貌学本源语言的途径之一。本文以四川盆地西南缘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川西凉山山原为例,基于山峰-山脊线-控制范围一体化构建的算法策略,识别了山峰和山脊线及其等级、主山脊及其范围。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有主峰9座,次峰53座,平均高程2540 m;山脊线230条,其中主山脊9条,平均长度60 km;9大山系,近南北走向,平均控制面积1017 km^2。研究用模糊隶属度方法对算法所提取的主峰、主脉进行精度验证,隶属度介于0.98~1.00和0.37~0.57时提取的主峰、主脉基本吻合算法提取的结果。研究采用一体化山地特征要素提取方法,实现了各山地要素间紧密联系、总体结构与区域地貌特征相对吻合的目标;完成了由栅格单元向地理对象的转变;可以应用于协助地貌类型划分,协同区域地理规划等。 胡金龙 唐梦鸽 罗明良 魏兰 晏自红 秦子晗关键词:山峰 山脊线 DEM GIS技术在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本文以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为研究背景,介绍了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子系统的建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土壤重金属、残留农药污染等严重危害着农作物,破坏了农产品品质,并... 秦子晗关键词:GIS 农业地质 地质环境评价 信息系统 高师地理科学背景下GIS本科课程教学探讨 2013年 随着GIS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院校相继开设GIS课程,由于很多院校对GIS课程设置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性与侧重点,引发了一系列值得争议的问题。以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背景下的GIS课程设置为例,论述了在地理科学基础上开设GIS专业的优势,应充分依托地理基础扎实的特点,突出"应用性强"的特色;最后在分析学生就业渠道的前提下,针对就业方向、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提出了构建能充分发挥"地理科学"优势的GIS课程体系的建议。 秦子晗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体系 地理科学 基于GIS的川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研究成渝城市群建设和发展对川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基于川东北地区2000-2014年人口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和人口重心迁移模型对川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人口总量变化来看,2000-2014年川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增加了195.1万人,年均增长率达5.56‰;(2)川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充市、广安市和达州市西南方向的部分县域,即川东北地区的东南方向;(3)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的人口在空间上呈正相关,空间集聚性显著;从局部来看,2000-2014年,人口空间聚集的局部特征逐渐减弱。2014年,局部聚类不显著;(4)2000-2014年,川东北地区人口重心总体上表现为由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迁移的趋势。 晏自红 唐梦鸽 魏兰 罗明良 陈忠升 秦子晗关键词:人口分布 GIS 空间自相关 中国GIS硕士点布局及研究趋向 被引量:2 2019年 我国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300多个方向招生硕士研究生,分析国内GIS研究的学科布局与研究趋向,可为新建GIS硕士点人才培养及方向设置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调研、汇总统计等方法获得近年来全国GIS硕士点研究方向及其依托机构信息,结果表明: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以师范类、综合类大学居多;区域分布不均衡,京苏鲁鄂陕硕士点个数位居全国前列;GIS硕士点的研究方向宏观上可概括为“空间认知、表达及可视化”“空间数据获取、处理与管理”“GIS空间分析与建模”“GIS应用、服务及其新进展”四大方向;与国际研究议程相比,我国GIS与社会科学结合等方面的研究方向不断充实;海洋及南海GIS、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等方向特色鲜明。 罗明良 陈涛 吴勇 张斌 秦子晗 孔亮关键词:硕士点 知识体系